第五节 儿童保健服务措施 儿童保健学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1:56浏览次数:5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一)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片采集和运送 正常采血时间为出生 72 小时后 ,7 天之内 ,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未采血者,采血时间一般不超过出生后 20 天 。 采血部位为新生儿足跟内侧或外侧,滤纸片至少采集三个血斑,自然晾干后制成滤纸干血片,置于密封袋内,密闭保存在 2~8℃冰箱中,最迟不宜超过 5 个工作日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验室检测。 筛查 以苯丙氨酸( Phe ) 作为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指标。一般大于 120μmol/L ( 2mg/dl ) 为筛查阳性。 以促甲状腺素( TSH ) 作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指标。一般大于 10~20μIU/ml 为筛查阳性。 (二)听力筛查 时间 正常出生新生儿于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产院前 完成初筛。 随访 高危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 3 年内每年至少随访 1 次 ,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高危儿:疾病相关;与孕母相关。 筛查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OAE)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AABR)的方法。 复测 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 42 天内 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 3 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新生儿家庭访视服务 (一)新生儿分类特点 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根据出生体重、根据出生时情况。 根据胎龄分类 ·胎龄满 37 周~不满 42 周为足月儿 ; ·胎龄不满 37 周为早产儿; ·胎龄满 42 周及以上为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在 2500 ~ 3999g 为正常体重儿 ; ·出生体重小于 2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小于 1500g 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 ·出生体重在 4000g 及以上为巨大儿 。 根据出生前及出生时情况分类 ·高危新生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产伤(如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1 分钟和 5 分钟 Apgar 评分低于 7 分者)、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等异常情况;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 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正常新生儿:无以上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二)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儿 2.高危新生儿 (三)访视内容 访视内容 问 看 查 做 教 1.询问 2.观察 注意新生儿的面色、精神、呼吸节律、哭声和反应性等一般情况,观察有无嗜睡、烦躁、吸吮无力、黄疸、青紫、呼吸急促、反应差等异常表现。观察母乳喂养的体位和含接姿势,测量体温,数 1分钟呼吸次数。
3.体检 4.处理 5.护理指导 保暖 皮肤护理 促进感知觉发育 预防感染 0-6 岁儿童保健服务 (一)定期健康检查 1.时间 >>婴儿期至少 4 次( 3 、 6 、 8 和 12 月龄) >>3 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 1 次 >>3 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 2 次,每次间隔 6 个月,(1 岁半、2 岁、2 岁半和 3 岁) >>每次健康检查时间不应少于 5 ~ 10 分钟 2.检查内容 >>体格测量与评价 >>全身系统检查 >>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实验室检查 >>询问与指导 >>转诊 (二)生长监测 1.监测方法
儿童生长监测图是将同性别、各个年龄组儿童体重或其他指标的数值标在坐标纸上,连成参考曲线而绘制的图。 2. 生长趋势判别 正常即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相平行不增本次体重/身长(身高)值减上次体重/身长(身高)值等于零儿童生长曲线不与参考曲线走向平行,而与横轴平行下降本次体重/身长(身高)值减上次体重/身长(身高)值等于负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相反偏低即本次体重/身长(身高)值减上次体重/身长(身高)值虽为正数,但其增长值低于该月龄增长的最低值 3.营养不良评价正常 儿童体重/身长(身高)曲线在 P97~ P 15参考曲线之间轻度 儿童体重/身长(身高)曲线在 P15~ P 3参考标准曲线之间中度以上儿童体重/身长(身高)曲线低于 P3参考标准曲线 五官保健 (一)耳及听力保健 1.定期检查耳及听力
应在 3 个月、6 个月、8 个月、12 个月、18 个月、24 个月、30 个月、36 个月 4 岁、5 岁和 6 岁与健康检查同时进行。 2.保健措施 (1)正确哺乳及喂奶;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儿童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二)眼及视力保健 1.定期检查眼和视力眼病·通过眼外观、光照反应、瞬目反射、红球试验、眼位和眼球运动等检查,以评估儿童眼部结构、视力和眼位是否异常。视力·>4 岁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 ·距离视力表 5m,视力表照度为 500lx,视力表 1.0 行 高度 ·对 4 岁≤ 0.6 、 >5 岁≤ 0.8 ,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的,应在 2 周~1 个月复查一次,若视力无变化,应及时矫治早产儿·出生体重< 2000g 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在生后 4~6 周或矫正胎龄 32 周接受眼底病变筛查,以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保健措施 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 30 分钟 ,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 20 分钟 ,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 1 小时 。2 岁以下 儿童尽量避免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 5 ~ 7 倍 ,屏面略低于眼高。 3.常见眼病的特点弱视·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 ·或双眼视力相差 2 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3 岁以内 为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斜视·指当两眼向前看或向其他方向转动时,视轴不平行,一眼向内、外、上或下斜者。 ·预防关键是定期检查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均可造成视力低下。 ·预防的关键是注意用眼卫生 (三)口腔保健 1.检查时间 3、6、8-12-18-24-30-36 个月-4、5、6 岁
2.保健措施 (1)预防龋齿 (2)预防牙颌畸形 关于弱视,错误的说法是 A、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 B、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 C、屈光矫正可达到正常 D、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 E、弱视儿童没有完整的立体视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弱视:其主要特征包括最佳矫正视力低下,一般物理检查眼球及其后部结构无器质性病变。 预防龋齿最主要的卫生措施是( ) A、保持口腔卫生 B、少吃糖 C、少吃酸性食物 D、加强营养 E、药物预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预防龋齿最主要的卫生措施是保持口腔卫生 。 进行听力筛查的重点人群是 A、0~6 岁儿童 B、3 岁以前的儿童 C、0~1 岁婴儿
D、4 岁内儿童 E、3 岁以上儿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听力筛查的重点人群是 3 岁以前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