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0 09:06:36浏览次数:50
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具体阐述起来应该是:在社会生活中,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缓和,社会实现基本的公平和正义;全体社会成员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民的创造活动得到尊重和支持,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成果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协调发展。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政府现行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政府职能在不断做着调整,但政府职能定位仍然存在诸多欠缺,也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1.政府职能中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在行使职能时仍然存在着“宏观不足,微观过热”的现象。在经济管理领域,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程序过于繁琐;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间的关系仍不明确,不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和资源的认识层次有限,保护力度不够。在社会管理领域,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不科学,“重审批,轻监 管”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合理有序发展;在管理手段上忽视协调、民主和劝服,过分依赖行政管制手段;在管理过程上,各部门之间扯皮、争功诿过的现象存在,使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有效地承担起来,一些不该由政府过多插手的事又进行了过多的干预。2.政绩至上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为了追求个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使有限的财政资源被浪费,而一些真正对老百姓有利的民心工程却得不到及时开展;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为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保驾护航”,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当地财政收入的短暂增长,从眼前来看这确实能够制造出一个漂亮的 GDP 数据,但它实际上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二)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也是政府职能履行的所在之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从各个领域入手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1.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确立新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方式和机制,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政府,有利于解决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的渠道,使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都能以合法的形式及时表达,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更好地为经济发 展服务,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3.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发展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经济职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绩考核机制也围绕这一目标而存在,数字化行政现象非常明显,对行政官员没有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不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全面发展,单纯的经济数据增长已不再符合当代潮流,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二、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一)积极推进公民社会建设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权力高度集中,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却忽略了社会本身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调整,公民社会开始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培养健康的公民社会需要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应当“放权”,即解除一些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通过法律实现对他们的间接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和自主性。只有让非国家的社会组织在法律范围内真正地享有广阔的自主活动权,让国家行政性联系之外的其他社会联系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协调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最终培养完善的公民社会,形成民主的社会环境。(二)加强公共服务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以服务性为导向,用“民本位”代替传统的“官 本位”思想,认为政府只是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服务者。以“服务”为导向,是政府在更好认识自身职责、提升行政能力方面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继往开来、立足根本的系统工程。政府一方面要切实负担起在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承担的责任,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经济、管理手段等,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三)逐步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的主要内容,实现政务公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行政办事服务中心,使之成为政务公开的主要载体。通过服务中心,以“一站式办公、一个口受理、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为运作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同时在需要提供咨询和答疑的单位设立接待室,方便群众办事和咨询。二是建立重大事项的听证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栏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最简便、最直观的知情方式。凡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各级政府应主动召开听证会,同时,积极、及时维护政务公开栏,并在公开栏旁边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为群众观看、办事、监督提供方便。三是加强公众信息网建设,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实现政务公开的现代化、网络化。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四)寻找多种主体履行公共职能寻找多种主体履行公共职能,就是把一些原来认为只有政府才能履行的公共职能转移给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分担原有的政府公共职能,从而促进政府职能的有效转 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虽然它首先意味着政府职能履行方式的民主化和政府管制性职能的压缩,但它同时必然也意味着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张。如果政府全盘地承担因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而带来的职能的扩张,就很容易导致政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政府职能履行成本的进一步增加,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是不相符的。因此,推进公共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是一种在不扩大政府规模的前提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9).〔2〕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9).〔3〕唐铁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16,(8).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