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的QDII型理财产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2 10:06:44浏览次数:27
某银行的 QDII 型理财产品分析摘要:论文对 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理财产品是 A 银行发行的,也是当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中的一种重要的产品,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作用,希望能给同行有帮助。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作用一、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相关情况介绍以下为 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介绍。(1)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投资对象A 银行在 2007 年下半年香港和内地经济都处于繁荣的格局下,为内地客户提供一个投资香港基金的机会。此 QDII 理财产品选取的投资对象是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是连续三年获得香港基金表现排名第一称誉的优质基金。客户通过该行的产品投资该基金只需要管理费 1.5%,如果在香港市场自行购买该基金,初次要缴纳 5%认购费。(2)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此产品的客户收益完全与基金表现挂钩。一旦达到触发水平,产品马上提前终止。在对触发终止问题上,A 银行通过每天观察产品净值,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式,如产品净值出现已达到或者超过触发水平上限或者,达到或低于触发水平下限的形势,则当日为触发日。该触发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为触发终止日,A 银行基金净值计算产品的静值按照触发终止日结算。(3)QDII 型理财产品的运作A 银行履行产品合约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进行相应的投资计划,按照事先与客户约定的合同进行资产管理,到期向客户支付收益及收取相应的认购费,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产品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及合约规定的条件和比例。同时,客户应自行承担投资收益及投资风险。该产品投资面向瑞士银行伦敦分行发行的一年期欧元票据,而该票据全部投资于在香港证监会注册的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二、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及问题研究自从 2006 年第一款理财产品问世以来,其发展道路堪称曲折。从 2006 年到 2007 年上年,产品虽曾一度面临较好的市场机会,但由于我国银行对境外投资与管理经验的不足,理财产品的市场表现始终不理想,期间甚至出现由于大量赎回而提前终止的情况。2007 年 5 月,监管部门逐步加大了的投资领域与地域,以期能促进产品的发展。但随着 2008 年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来袭,使得一度得到良好发展趋势的产品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并伴随着全球股市的一再下跌,演变成整个行业系统面临巨额亏损的局面,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据我国金融专家蒋鑫盘点 2008 年各大中资及外资银行的报导,中资银行发行的款理财产品中,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仅有 1 款而在其余 8 款负收益的理财产品中,亏损度超过 60%的有款,其中有 200 款产品累积亏损超过了外资银行发行的多款产品中,仅有 3 款实现了正收益,其余均跌破净值亏损超过的有 91 款,占比近 46%,其中有款产品 亏损甚至超过了 70%。三、加强 A 银行 QDII 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对策(一)产品设计应做到攻守兼备在产品设计上,可尝试增加新模式。对于基金产品,可考虑构建,即基金中的基金模式,通过选择全球各大金融市场中风格各异的基金产品作为其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式,即核心组合配置。并在此配置上进行少量高风险的股票型产品成分的配合,构成非核心配置。此项核心组合的配置不仅能充分实现产品的风险分散,还有着管理成本较为低廉的优势。另外,在设计产品的风险与收益方面,建议银行应尽早设置合理的区间值,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银行稳健理财的优越性,小心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期间可适当的进行一些套期保值的操作。真正做到产品的进可攻,退可守,在提高产品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二)银行应学会自主经营各大银行虽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各行的亏损程度各异。此期间北京银行投资的“海外基双赢组合产品”美元款最低时单位净值跌到了美元,人民币款最低时净值仅为元。而这一局面却因北京银行的自主经营最终取得了正收益巧的成绩。跳水后,国内大多银行都表示束手无策,而北京银行则采取积极的挽救措施,进行自主参与项目调整,主动管理挽回损失。在危机发生之际,该行积极与国外专家联系,通过其对货币、债券等市场熟知度的优势,将产品不投资股票基金的剩余部分投资于金融市场工具,争取在基金收益之外增加产品收入。此外,北京银行与国外投资顾问始终保持紧密的沟通,双方共同研究国内外市场情势,寻找合适的调整投资策略。在其共同的努力下,其产品最终在产品终止日前,获取营利的良好成绩,顺利提前退出市场。而在此过程中,北京银行对这两款原本亏损的产品主动管理时间约有一年。该行通过自己的市场研究及运作累计取得的投资收益约占该产品初期募集资金的。收益额由亏损转变为盈利。由此,北京银行主动参与管理的期都获得了正收益,相比而言,该行未曾主动管理的两款己亏损多。在以上北京银行的事例中能发现,国内银行在与境外投资机构的投资合作及各自的较量中,基于其担心产品大幅度亏损的心理状态下,已有部分银行开始逐渐摸索一些经验与教训。尤其是在市场形势出现波动之即,银行除了苦等以外,也应学会采取主动管理。从保全投资者的利益出发,维持产品发展的平稳过渡。(三)培养自己的境外投资队伍在银行的投入市场之际,金融危机己经显现。但霸菱公司却以自信的态度高调入市,大量的进入港股及股,最终导致清盘收场。由此分析,霸菱公司虽有着较为丰富的境外投资管理经验,但却没能从此次危机中识别出来。虽然在总体上来看,香港管理公司有着比内地机构更为丰富的海外市场管理能力,对国内市场了解较为充分,但对于境外市场的种种经济现象,往往是凭着过往的经验及自认为熟悉的金融规律进行判断,导致盲目自信。此外,境外投资顾问一般是按照一定的投资策略来进行投 资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境内投资者是否盈利并不直接影响境外投资顾问的切身利益,境外投资顾问只是收取相对应的管理费用,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境外投资公司出现不负责任的投资比率。加快培养自己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银行本身及国内具体经济市场的运作规律,提升银行对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管理能力。据作者调查,在清盘事件过后,已有不少中资银行放弃与境外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转而开展本机构境外人员的培养过程,而此行为也应验了我国银行业的未来进程,银行对于境外投资学会不断的从自身建设出发,在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银行的对外竞争力。(四)提高银行的理财风险管理水平银行产品的失败,除了在“天时、地利”上的失利以外,还有欠缺“人和”等因素。领导班子内部及团队风险意识有待提高银行的清盘事件结束了。此次事件给银行的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也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给业内敲响了警钟。国内权威金融评论家们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能让不少国内发展势头迅猛的银行暴露出其隐藏的缺点,银行就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对于如何在此事件中吸取教训,并从根本上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及抗风险能力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切入。(1)提高高层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目标应该面向总行产品设计部、金融产品市场分析部、理则一产品执行部等这些处于一线岗位的理财经理,及总、分行具有创建项目职能的各级领导。在新产品开发初期阶段,风险往往难以被准确识别。但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推出,有赖于各个部门的集体力量,各部门之间也是环环相扣。其间只要有一个环节的风险不能被识别或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整个项目产品的最终失败。因此,作为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或者领导者,应严格做好每一环节的风险把关,做到业内两手抓,一“抓业务”,二“抓风险”。在确保收益及损失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推动业务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新产品的成功推出。(2)正确引导客户对产品的风险提示“人为”的因素包括了银行的对外宣传方面,其中一点就是银行理财人员对投资者的引导工作。以银行为例,作者发现在银行内各大明显处张贴较多的均为该产品的优势广告及标的物的辉煌历史记录 ,但对于产品的风险提示公告就不曾发现。此外,银行虽然在产品说明书内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绝大多数的理财人员面对投资者进行宣传解说时对风险揭示均一概不提。当清盘事件发生后,银行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也加强了投资者的不满,并由此引发出许多纠纷及投诉 ,严重影响银行声誉。由此可见,银行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产品的后期风险管理工作,如开展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并根据投资者的个人风险偏好,合理公正的为投资者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参考文献:[1] 张秀娥,孙中博.后危机时代中国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及对策日本经验借鉴[J]. 国际金融. 2013(01) [2] 徐溪.商业银行结构类理财产品定价模型扩展及其效果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17) [3] 吕斌.客户关系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 武汉金融. 2012(07) [4] 谢涛.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关系管理浅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11(S2) [5] 李善民,毛丹平.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研究[J]. 经济研究. 2010(S1)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