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机考[0403]《国际经济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7:07浏览次数:52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编号】: 【0403】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1: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国与国之间基于经济贸易往来和能源供求关系而使相互间产生了互相依赖的联系。相互依存论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由于经济原因而使得政治关系趋于和平,各国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之后从大局出发,弱化或者避免政治军事冲突。2: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3: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5: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三.1 答: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2 答:(一)对工人的贸易调整援助 (二)对企业的贸易调整援助 (三)对农民的贸易调整援助3 答:外汇交易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1)即期交易。又称“现汇交易”,一般是指须在当日结清的外汇交易。(2)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在买卖契约成立时买卖双方不需立即支付本国货币或外汇 ,而是预先约定在将来某特定日期进行结算的外汇交易。(3)掉期交易。是指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该种货币,但买进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的外汇交易。(4)择期外汇交易。择期的含义是买方可以在将来的某一段时间(通常是一个半月内)的任何一天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因此,择期外汇买卖是一种交割日期不固定的买卖,属于远期外汇买卖的范畴。4 答:货币论,又可译为货币分析法。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而货币论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第一,在货币论者看来,对于小国来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它只能改变货币供给国内外来源的结构,即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的比例。 第二,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它的对策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 第三,货币论者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并不否认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只不过它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盈余,而利率上升则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货币论关于收人、利率、价格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结论正好与传统理论相反。四.1 答: 赞成:1.国际收支不平衡不需要以国内经济为代价。 2.保证了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3.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增加了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 反对:1.使得汇率变得更加不稳定 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 性,降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同样会引起外汇投机。 3.更加容易传递通货膨胀。2 答: (1). 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 不但包括初级产品, 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看, 则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从领域角度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从表现形式看,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各个方面。 (2). 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限定在某一国家,从而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额度在分配中存在的明显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适应,其限制进口的目的是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的。三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从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 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 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 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4). 复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更为复杂, 而 WTO 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人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5).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的多样化为灵活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条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6). 影响大。尽管要求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 但一般来说,一旦技术性贸易壁- 1 -
垒产生了影响,其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而且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即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 甚至全球。-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