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5-04-04 09:04:17浏览次数:17第九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一、A11、某患者脊髓腰段横断外伤后,出现尿失禁,其机制是A、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损伤,B、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C、排尿反射传入神经受损,D、排尿反射传出神经受损,E、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2、去甲肾上腺素激活 α 受体后引起舒张效应的部位是A、冠状血管,B、皮肤黏膜血管,C、脑血管,D、小肠平滑肌,E、竖毛肌,3、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A、右侧胸髓 3~4 节段病损,B、右侧胸髓 5~6 节段病损,C、右侧胸髓 7~8 节段病损,D、右侧胸髓 9~10 节段病损,E、右侧胸髓 11~12 节段病损,4、一般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A、重量,B、运动功能,C、感觉功能,D、语言活动功能,E、皮层沟回数,5、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肠蠕动增强,D、心率加快,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6、关于特异性投射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能够激发大脑皮质发出冲动,B、所有的传入冲动都经过丘脑换元,C、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D、引起特定感觉,E、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7、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A、切割,B、牵拉,C、缺血,D、痉挛,E、炎症,8、正常人白天工作时出现的脑电波应为:A、α 波,B、β 波,C、γ 波,
D、δ 波,E、θ 波,9、下列关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B、投射至皮质,产生特定感觉,C、投射至皮质广泛区域,维持皮质的兴奋性,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10、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昏睡不醒,D、站立不稳,E、运动共济失调,11、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要多长时间A、0.1~0.3ms,B、0.2~0.3ms,C、0.3~0.5ms,D、0.1~0.5ms,E、0.2~0.5ms,12、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A、前膜内轴质黏度的高低,B、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C、兴奋传到神经末梢,D、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E、Ca2+进入突触前末梢,13、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双向传播,B、突触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改变,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14、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是由于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B、红核神经元病变,C、新纹状体 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病变,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E、新纹状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病变,15、在周围神经系统,烟碱受体分布于A、自主神经节和骨骼肌运动终板,B、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腹腔内脏,C、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心脏和血管,D、交感神经所支配的汗腺,E、交感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血管,16、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收缩,E、伸肌和屈肌同时收缩,17、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A、疲劳,B、负反馈,C、回返性抑制,D、腱器官兴奋,E、肌梭敏感性降低,18、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调节内脏活动,B、维持身体平衡,C、维持姿势,D、协调随意运动,E、协调肌紧张,二、A21、女,36 岁,急起双下肢无力 4 天,双上肢无力 2 天,伴吞咽困难 1 天。病前 1 周有感冒病史。检查:双上肢肌力 3 级,双下肢肌力 2 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征,颈 4 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尿潴留。目前该患者应特别注意A、血压下降,B、呼吸困难,C、神志障碍,D、脉搏加快,E、瞳孔改变,2、女,67 岁,右手抖动,动作缓慢。考虑为帕金森病,体检时下列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A、右上肢肌张力增高,B、右上下肢反射亢进,C、面部表情刻板,D、行走时步距变小,E、行走时右上肢连带动作消失,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脊髓腰段横断外伤后,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使得排尿不受大脑控制,因而出现尿失禁。【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3,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 α 受体和 β 受体两种亚型。一般而言,去甲肾上腺素与α 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子宫、虹膜辐射状肌和竖毛肌等的收缩,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平滑肌的舒张。这可能是由突触前受体(α2受体)所介导的。故正确答案是D。【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5,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为上腹壁浅感觉神经传入路径是从胸髓 7~8 节进入同侧锥体束。故胸髓 7~8 节病变,上腹壁浅感觉神经冲动不传入,表现为上腹壁反射消失。上腹壁:胸髓 7~8 节;中腹壁:胸髓9~10 节;下腹壁:胸髓 11~12 节。【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6,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语言活动的中枢常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称为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临床实践证明,惯用右手的人,其优势半球在左侧,这虽与遗传有关,但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人类惯用右手劳动密切相关。优势半球形成于发育成年之前,在 12 岁之前左侧半球优势还未完全建立牢固,如此时左半球受损,在右半球还可能再建立语言中枢。成年之后,左侧半球优势已完全形成,如左半球受损,则右半球就很难再建立语言中枢。在运用左手劳动为主的人中,左右两侧半球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活动的中枢。【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7,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8,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能够激发大脑皮质发出冲动(备选答案 A)的系统属特异性投射系统,不符合题目要求。嗅觉的传入冲动不经过丘脑换元,所以备选答案 B 是错误的,符合该试题要求。特异性投射系统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备选答案 C),可以引起特定感觉(备选答案 D),可以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所以,该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B。【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95,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内脏痛的特点:常由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引起。(1)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的特点;(2)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3)对牵拉和扩张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4)常伴有情绪反应,如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动改变。【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96,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α 波:清醒、安静、闭眼及正常血糖范围的情况下出现。β 波:在睁眼和大脑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代表皮层处于兴奋状态。γ 波:进入慢波睡眠时出现。δ 波:成人在入睡后,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θ 波:少年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97,点击提问】9、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的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与大脑皮质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并能产生特定感觉,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于接受脑干网状结构投射,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因而失去了各种感觉传导的专一性,故不能形成特定感觉,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被切断时,动物将处于昏睡状态而不能保持清醒状态,在受刺激时,动物则能保持清醒而不会处于昏睡状态。所以正确答案是 C。【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98,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会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的去大脑僵直。【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99,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要 0.3~0.5ms。【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0,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当冲动从上一神经元传至突触前膜时,末梢产生去极化,引起膜对 Ca2+通透性增加,膜外的 Ca2+内流入胞质,胞质中的 Ca2+浓度增加,因此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Ca2+进入突触前末梢。【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1,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中枢兴奋传播为单向传播。【该题针对“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2,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基底神经节中与躯体运动调节有关的结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和中脑黑质等,纹状体又包括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尾核和壳核属于新纹状体,苍白球则属于旧纹状体。选项 A 和 B 不属于基底神经节结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在调节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环路的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临床上用左旋多巴能改善帕金森病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应用 M 型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也有类似疗效。故 C、D、E 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 D 为正确答案。【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3,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烟碱受体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中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故应选 A。B、C、D 项上的受体为毒蕈碱受体,E 项为肾上腺素受体(α 型)。【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5,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6,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腱器官是一种张力感受器,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其功能与肌梭功能不同,是感受骨肉张力变化的装置。当梭外肌纤维发生等长收缩时,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发放频率不变,肌梭的传入冲动频率减少;当肌肉受到被动牵拉时,腱器官和肌梭的传入冲动发放频率均增加。因此,腱器官是一种张力感受器,而肌梭是一种长度感受器。此外,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牵拉抑制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一般认为,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装置发动牵张反射,引致受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抑制,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7,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小脑的功能: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的绒球小结叶与身体平衡功能有关。【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8,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该患者急起双下肢无力 4 天,双上肢无力 2 天,伴吞咽困难 1 天,肌张力低。说明该患者可能会由于肌张力低,呼吸肌无力而引起呼吸困难,最后引起窒息,所以要特别主要该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如果出现要及时治疗。【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及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584,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右上下肢静止性震颤,不会出现右上下肢反射亢进。【该题针对“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2604,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