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126]《语言学概论》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02 10:10:37浏览次数:9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汉语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教育 ), 语文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 语言学概论 【0126】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0 分)二、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20 分)三、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20 分)四、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凭借来了解语音的演变?(20 分)五、请谈谈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20 分)大作业要求:请按照以上题目作答,每个题目都需要以语言中的实际例子进行举证,论述清晰,字数不限。(每题 20 分,共 100 分)一、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0 分)答: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二、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20 分)答:语言是一种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不大可能只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的影响。综观人们的研究,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可从社会、心理和语言自身三个方面来考察:(一)社会因素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交际工具的作用,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语言的这种工具属性,决定了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当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现象或新的事物时,语言中就会出现新的词语来指称它们。例如“互联网、电子邮件、聊天室、克隆牛、新课改、校校通”等。其次,对原有的事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了发展变化,原来指称这些事物的词语的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人们对于“心”的认识的发展变化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二)心理因素的影响语言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交际和思维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使用语言的人的心理的影响。这种心理的影响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第一,思维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例如,先民们以具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不发达,所以先民们的语言具有较浓的具象色彩。第二,类推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惯性。人们期望语言系统匀称有致,时时都在利用多数语言现象所呈现的规则,去同化一些不合规则的特殊语言现象,去填补一些不对称的缺位。第三,不同语言社团的人,对语言往往有不同的心理。(三)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只是为语言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要求、提供了动力,而语言能不能接受和满足外部因素的要求,怎样把这些外部因素的要求和动力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发展变化,还取决于语言自身的内在因素。比如,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之一。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语言、方言间的相互接触,也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上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语音系统比较复杂。随着语音系统的简化,出现了大量同音词,迫使汉语的词向双音节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语音系统的变化影响语汇系统的- 1 -
例子。许多书面语的语汇进人口语,许多口语的语汇进人书面语,这是口语和书面语相互影响的例子。语言之间的词语借贷,汉语中许多粤方言词语进人普通话,是语言、方言间相互接触带来语言发展变化的例子。语言发展变化的这些自身因素,归根到底来自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语言形式是有限的 、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和心理诸因素则要求语言表达的意义具有无限性和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人、因境、因事而异。有限且相对稳定的形式对意义具有一定的制约,同时,也把人类的各种思维模式、心理取向和发现、创造的新事物“固化”下来。而因表达需要所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必然对形式产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带来语言形式的新质要素的出现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使语言形式发生各种微妙的人们可以感觉到或一时感觉不到的发展变化;发展变化了的语言形式反过来又对意义发生作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运动,把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各种外部因素,通过意义吸纳转化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三、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20 分)答:按照语言按结构类型,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1.孤立语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词类缺乏形态标志,构词主要采用词根或词根加词根的形式。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词序和虚词的语法手段来表达。汉藏语系的大多数语言属于孤立语。2.黏着语是指主要靠词缀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黏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哈萨克语、土耳其语、日语、韩语、蒙古语都是比较典型的黏着语。3.屈折语屈折语在构词方面有两个特点: ⑴ 用内部屈折手段构词。⑵ 屈折语也用附加语素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与粘着语的附加语素有别:一是屈折语中的附加语素可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同一个语法意义也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二是屈折语的词根与附加语素常结合得比较紧密。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属于屈折语,但英法语的词形变化已经大大简化。4. 复综语复综语又叫编插语、复综语、相抱语、抱合语、嵌合语、嵌复语、多重综合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其特征是:句子是基本的语言单位,没有独立存在的造句基本单位词。属这类语言的多式综合语的例子包括因纽特语、莫霍克语、古爱努语。四、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凭借来了解语音的演变?(20 分)答: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方言和亲属语言的比较,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三个方面的材料来加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一种语言发展的基本轮廓和线索。1. 方言和亲属语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从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全浊声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一般简称为“平送仄不送”,也就是说变化是以中古音的声调为条件的,中古音当中的平声的全浊声母字今都读送气清音,而中古音当中的仄声(即上、去、入)的全浊声母字今一律读不送气的清音,从以上所举各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规律。2. 记录语言过去状态的文字与语言相比文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语言发生了变化,文字往往还是老样子,或者虽然有所调整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又会落在语言的后面。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保守性去探索过去语言的面貌和他的演变线索。这在一些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 古代借词汉语从外语借入的词、外语从汉语借去的词都能提供音变的线索。前者如汉译佛经,后者如隋唐时期日、朝、越等国从汉语借去的词。将借词用作语音史研究的材料一定要注意词语借贷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五、请谈谈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20 分)答: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说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而说话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歌唱家用语言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艺术家用相声逗着我们开怀大笑,老师用语言谆谆教导孩子,情侣们用说着甜言蜜语诉说彼此的感情,老爷爷老奶奶用简单朴素回忆着往日的岁月。语言拉近我们的距离,加深我们的感情,增长知识,使生活更加充实,精彩。总之,语言与我们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的时候需要用语言。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我们说话的同时思维也在进行着,要不然我们说出的话是语无伦次,吞吞吐吐。周恩来之所以成为我国出色伟大并受到举世公认的外交家,因为他思维与语言达到一定的层次,当然也与他的知识渊博,聪明才智离不开。另外,语言也使我们不断的认识世界,创造世界。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语言就伴随着我们成长。当妈妈开始教着我说叫“妈……妈”的时候就让我懂得了一直疼我的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妈妈;当爸爸买回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他指着它对我说“小狗”,让我知道这可爱的东西就是人们所说的“小狗”,渐渐地我就喜欢上它并成为我的好朋友。在学说话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中秋节吃的是月饼,铁轨上奔驰的是火车,埃及的奇迹是金字塔……我不断地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我懂得了生活虽然有时很无奈,但更多的是精彩。 语言是我们的交际工具,我们应该好好学好语言,善于运用语言-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