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急管理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5 10:06:29浏览次数:85国外应急管理经验分析摘要:应急救助行动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专业应急管理培训,也是提高人们应急能力和知识的必要手段。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培训中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来建立我国应急管理培训的框架。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一、美国、日本、德国紧急管理培训经验(一)组织秩序1.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3 个应急训练中心,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和全职员工,进行应急教育、宣传、专业教育。2.日本应急组织体系分为中央道县市町村三级制,各级灾害应对计划都提出了相应的应急训练要求,许多高校开设了“危机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高水平防灾、应急管理等人才。3.德国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由联邦民事保护和灾难救援局(BBK)下属大学负责。志愿者培训主要由联邦技术结构局(THw)所属的技术结构教育学院负责。公民教育由政府部门和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进行。(二)培训专业化为了使应急管理教育更专业,各国将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加强应急管理训练基地建设、培训课程、教员能力、培训方法等,建立适应案例式、模拟式、练习式教学要求的专用教室、实验室和相关设备,遵守应急管理教育的规则和特点,适应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1.美国应急管理教育包括全面的应急管理课程、专业和高级专业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各种灾难培训课程、灾难应急运营和灾难恢复课程。紧急救援专门小组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持有资格证,参加工作。2.日本灾害救助任务主要由消防、警察、自卫队、医疗机构等负责,这些机构目前构成了日本比较严密的灾害救助体系。3.德国的紧急管理训练非常注重专业性。在 AKNZ 和联邦技术救援学院讲课基本上是某方面的专家。二、我国应急管理培训现状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晚,应急管理训练也在 2003 年 SARS 以后,才在各地方党校或行政学院及相关部门逐步开展。这些培训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自愿组织,专业性不强,内容不完整,整体表现粗糙。2008 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成熟,我国开始重视国家层面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训练和模拟练习。总的来说,我国的应急管理训练还处于初期阶段,训练体系还没有建立,总体水平亟待完善。中国的应急管理教育显示了以下特点:(一)多主体、小联盟我国各级政府制定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制度,各种干部培训机关、各主体部门、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危机管理培训课程,但这些制度不统一,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方式多种多样。相关应急部门正在进行模拟演习,但各自展开战争,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指
导,部门间的联合较少,总体上显示出比较分散的情况。(二)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的应急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应急训练体系还不健全,而且突发事件的种类很多,有关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目前除消防队员和矿山、地震救援队外,其他专业救援力量比较弱。最近,全国 2000 多个县有紧急管理办公室,但其中从事突发事件的人员都没有打工接受专门教育,对突发事件紧急应对的专家很少。高校、研究所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只是理论专家,缺乏实际应急管理经验的积累,缺乏实战应急训练课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因此建议的鼎操作性相对较差。(三)社会化水平低根据历史经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大部分幸存者依靠自助和相互救助逃脱。事故灾害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一些人不了解科学,不按程序造成的。因此,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种社会组织、社区、企业、新闻媒体和民众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实践上看,当前我国对群众的应急教育尚处于初期阶段,对危机警报问题的认识不足,群众对应急知识知之甚少,自救能力低下。目前我国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的总人数已达到 8000万人,但参与应急救援的志愿者数量有限,对志愿服务的技能和知识也不足。三、国外应急管理培训对中国的启示(一)培训系统假设1.政府部门职员
其应急能力的高低是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总体效果。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者和指挥,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和技术,以及各种灾害的基础知识,以便在事态的各个阶段制定正确的对策。具有掌握事态雨伞面的能力和对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对他们的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常用的课堂集中学习、案例教育等方式,还要充分利用当今网络教育的便利,组织模拟训练,通过小组讨论等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还要求加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逻辑思维和信息组织能力,及时准确地向外部发表信息。2.专业急救人员专业应急救援队是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主要包括消防公安、医疗、交通、通信、监视工程、应急等。他们负责指挥、运营、技术指导等工作,思维结构知识和技术水平要高,必须有政策把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动态跟踪能力和现场资源整合能力。要发生很多灾难,需要部门间、系统间、行业间的应急救援,专业应急人员必须加强与其他应急部门的合作和沟通。突发事件还具有结合性和派生性,在灾害中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应急人员必须具备应对紧张状态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因此,实战环境中的训练对他们尤其重要。3.社会大众突发事件是偶发的,如果发生灾难,普通居民是最大的受害者。社会公众必须具备防灾意识,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公众了解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相应的应急计划。根据年龄和职业群普及紧急文化。电视、广播、网站、举办宣传活动,在公共场所分发上一页,组织社区、学校、企业定期紧急教育和培训,制定和执行紧急训练举行紧急事件预防计划,告
诉我们如何请求紧急情况下的撤离和帮助,如何使用救生设备,自助方法,以及如何救他。(二)安全系统假设1.加快培训基地建设设立相对集中的应急管理训练基地,专门负责应急管理训练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综合训练基地,供应急性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进行实战训练,同时,针对各个专业,在专业大学、专业部门设立了专门训练基地。垂直地,增加对上级部门下级部门的指导,在国家一级的应急管理教育中心统一制定应急管理教育计划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方法体系。横向加强各地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实现信息、资源共享。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大提高我国应急管理培训教员的专业水平,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传授先进技术。以急救管理教职员的培养为惯例,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紧急管理人才必须来自多个领域,一个人才组合,必须有领导型人才,必须有专业型人才,也必须有专家型咨询人才。3.促进教育训练手段的现代化不仅要将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训练方法作为应急管理训练的主要方法,还要将应急管理训练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同时提高实际应急能力。为此,要统一开发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程序,提高训练的技术装备水平,统一开发标准化训练场或教育设施,提高实战能力。参考文献:
[1]许泽宁,吴建南,高晓路.疫情分级分类管控机制的优化策略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7):5-10,89.[2]李江,夏泽胜."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培训:模式更新、价值证成与行动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4):38-44.[3]李亚男,张燕香,韩颖,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行风教育影响因素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