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导学资料一

发布时间:2024-05-08 15:05:44浏览次数:24
《古代汉语(专)》导学资料一(第一章)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第一阶段的导学的范围《古代汉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包含《左传》文选,常用词(一)、通论(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本阶段的知识点如下:第一章(一)绪论(1 学时)(二)《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4 学时)(三)《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4 学时)(四)《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4 学时)(五)《楚归知罃》、《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4 学时)(六)怎样查字典辞书(1 学时)  1、了解常用字典辞书的类别及其功用 (1)查字音字义的字典: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 (2)查词语意义的辞典:  《尔雅》、《经籍纂诂》、《辞源》、《汉语大词典》; (3)查虚词和特殊词语意义的字典:  《词诠》、《古汉语虚词通释》、《诗词曲语词汇释》;  2、掌握几种常用的检字法 (1)部首笔画检字法; (2)音序检字法; (3)四角号码检字法;  重点:常用的检字法  难点:四角号码检字法(七)古今词义的异同(4 学时) 1、了解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基本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2)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 (3)古今词义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2、掌握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4)词义的褒贬色彩有改变  重点: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  难点: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八)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4 学时) 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情况 2、掌握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联绵词的特点及类型 3、掌握辨析同义词的要领  重点: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联绵词的特点及类型 C. 假借义D. 常用义【答案】A【题型】单选题【题干】“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选项】A. 《郑伯克段于鄢》B. 《齐桓公伐楚》C. 《宫之奇谏假道》D.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B【题型】单选题【题干】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选项】A. 五年卒亡其国B. 故不如先斗秦赵C. 梁以此奇籍D.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答案】D【题型】单选题【题干】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帮助判断的语气是( )。【选项】A. 者B. 也C. 矣D. 耶【答案】B【题型】单选题 【题干】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转移的是( )。【选项】A. 走B. 宫C. 狱D. 货【答案】B注:判断题的答案 T 为正确,F 为错误。【题型】判断题【题干】“辗转”在古汉语里属于合成词。【答案】F【题型】判断题【题干】词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答案】T【题型】判断题【题干】“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的“共”同“供”。【答案】T【题型】判断题【题干】“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答案】T【题型】简答题【题干】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句中“少”和“轻”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少、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少、以之为轻。考察目标:掌握“少”和“轻”意动用法的具体使用。指导性评分标准:答对形容词意动用法得 3 分;答对意动用法得 2 分;答对“以之为少(认为少、觉得少)”得 1 分,答对“以之为轻(认为轻、觉得轻)”得 1 分;答错不得分。【题型】简答题【题干】辨析“谁”和“孰”。【答案】这两个词是同义词,但也有细微的区别,“谁”专指人,“孰”则兼指物,“孰”用于选择问,而“谁”不用于选择问。【题型】简答题【题干】什么是古今字?【答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题型】简答题【题干】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说明句中“隧”的意义及用法。【答案】隧,名词用为动词,挖隧道。【题型】论述题【题干】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案】1)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2)、异体字的类型:(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   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   再如: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   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考察目标:掌握异体字的基本知识。【题型】论述题【题干】“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分析该句句型。【答案】判断句,主语是“制”,谓语是“岩邑”。   难点:联绵词的特点(九)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 学时) 1、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 2、理解学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 3、掌握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重点: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难点: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了解《左传》的性质和特点; 理解《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文章,体会写作风格; 掌握《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文中的古今字 、通假字等用字情况,掌握各类句式的特点; 通过 3 篇文章的学习,认识儒家一贯提倡的伦理道德在春秋时代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中的尴尬地位; 了解学习古汉语、研读古籍的常用工具书的内容与体例,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掌握古今词义在范围上与情感色彩上的各种差异,培养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培养阅读古籍时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的意识; 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包括单音词和复音词。掌握偏义复词的定义。了解同义词的概念、形成方式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所在,能够利用一些方法辨析常见的同义词; 理解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内涵,词的引申途径及方式。二、重难点讲解 1.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一)编排方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1)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2)各字典辞书的部首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五百四十个部首,那基本是以小篆为结构的。《康熙字典》分为二百一十四个部首,主要是以楷书的偏旁为依据。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设置二百五十个部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则设置二百个部首。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号码。(二)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是古代字典辞书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兴起于汉末。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 h 和“报”的韵母 ao 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三)释义方式 1.直训。用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二、常用工具书简介(一)《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五百四十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二)《康熙字典》: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开始编写,参加编写的人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康熙十五年(1716 年)编成,收字四万七千多个,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 214 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三)《汉语大字典》,这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四)《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 ,1979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子点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另附“难字表”,收难字二千六百多个。(五)《辞源》(修订本),最早出版于 1915 年,本是一部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从五十年代以来,经过选收内容的分工和修订,《辞源》改为专门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六)《辞海》(修订本):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七)《汉语大词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 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八)《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 年),这是一部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一百六十条。(九)《词诠》,近人杨树达著,共十卷。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十)《诗词曲语词汇集》,1953 年中华书局出版。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词 537 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课后练习一般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有: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音序排列和按号码排列三种。 注音方式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法三种。释义方式有:直训法,描写法,义界法,譬况法四种。1.直训.也叫语词式.这是最常见的释义方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注音方式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法三种。多选题的时候,它可能会把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法拆成注音字母注音法,拼音字母注音法两项。《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写的,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 214 个部首分别归于十二集中,十二集一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共收字 47000 多。《汉语大字典》:是一部目前我国收集汉字单字最多,解释汉字音形义的质量最高的一部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为帮助初学古汉语的人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小型字典。《辞源》:修订以后的《辞源》是一部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词典。《汉语大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详述语词历史演变过程的大型词典,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词诠》:近人杨树达所著按注音字母顺序编次的解释古书中常用虚词的词典。《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所著着重研究秦汉经传中虚词用法。《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所著专门解释诗,词,曲中特殊语词的著作。《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它共收字 9353 个,全书按 540 个部首编排,主要用于查找字的本义。由于它在收录小篆形体的同时,还收有古文,籀文等形体,所以对于我们了解汉字的形体变化有一定的作用;它运用六书的理论对汉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大都是正确的,对字本义的分析也都比较客观,所以可以帮助我们在掌握它的本义的同时,明白词义的源流,有助于我们掌握词的意义系统。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行:本义:道路;句中义:做。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完:本义:完整;句中义:修缮。兵:本义:武器;句中义:武器(即本义)。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信:本义:言语真实;句中义:相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时:本义:季节;句中义:季节;胜:本义:能承受;句中义:尽。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啖:本义:吃;句中义:利诱。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斯:本义:劈;句中义:这里。2.古今词义范围的变化分类讲析 (1)词义范围的缩小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2)词义范围的扩大。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说文》:“焚,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等等。 (3)词义范围的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似或接近等)。“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3.《郑伯克段于鄢》解析第一阶段辅导讲解文选《郑伯克段于鄢》。要求大家能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和语法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掌握相关文化常识:1、春秋末年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2、又称《春秋内传》或者《左氏春秋》。(《国语》简称《春秋外传》)。3、《左传》与《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战国时公羊高撰)、《谷梁传》(又称《春秋谷梁传》),战国时谷梁赤撰)合称为“春秋三传”。4、掌握周代的爵位分封等级:公、侯、伯、子、男。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本文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古今字 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 古今字 满足。   3、“公赐之食。食舍肉。” 舍——捨 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 佗——他 异体字  5、“不义不暱。”   暱——昵 异体字   6、“庄公寤生。” 寤 ——牾 通假字 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阙——掘 通假字 挖掘(王力认为“阙”有 júe 的音和“挖”的义)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无——毋 通假字 不要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 通假字 赐予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 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谋划  4、“况君之宠弟乎?” 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倒下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而: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  无庸:不用。及:赶上,这里指招致。  8、“厚将得众。”  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修茸城郭。 聚:聚集民众。  缮:修缮。 甲兵:甲,铠甲;兵,兵器。 具:备,准备。  10、“夫人将启之。”  启:开门。   11、“公伐诸鄢。”  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12、“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不曾尝过。  羹:带汤的肉食。  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  遗:(wèi)赠,送给。   15、“敢问何谓也?”  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  患:忧虑,担心。   17、“颖考叔,纯孝也。”  纯:敦厚。   18、“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yì):延,扩展。  1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匮(kuì):尽。永:长久。   2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使……惊; 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庄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⑵“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焉   ①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在这里”,“在这时”等)。如:“虢叔死焉。”(虢叔死 在这个地方)“君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担忧什么?)  ②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姜氏欲之,焉辟害?”(怎么能躲避祸害?)   其  句首句中语气词。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难道谁还说不是这样吗?) “其”在句中加强反问语气。又如:“其是之谓乎!”(大概所的就是这个吧?)“其”在句中 表示推测语气。三、本阶段综合练习【题型】单选题【题干】“斗”的 词 义 由“酌 酒 器 ” 引申为 “ 斗 星”,引 申 义 与本义 的 联 系 是()。【选项】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答案】A 【题型】单选题【题干】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选项】A. 弓B. 刀C. 支D. 斤【答案】D【题型】单选题【题干】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选项】A. 《汉语大字典》B. 《中华大字典》C. 《康熙字典》D. 《新华字典》【答案】C【题型】单选题【题干】“民贵君轻”这一主张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来的( )。【选项】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C【题型】单选题【题干】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A. 天帝B. 天下C. 天空D. 人的头顶【答案】D 【题型】单选题【题干】“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乏”的意思是( )。【选项】A. 疲倦B. 困乏C. 缺乏D. 乏味【答案】C【题型】单选题【题干】“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选项】A. 供B. 珙C. 恭D. 栱【答案】A【题型】单选题【题干】“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所下的含义。【选项】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答案】B【题型】单选题【题干】“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 )。【选项】A. 本义B. 引申义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