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0706]《地籍管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7 09:07:41浏览次数:39
1、请说明什么是土地登记,土地登记的制度要点是什么?答: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将土地权利人依法取得、变更、灭失的各项土地权利、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依法记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其目的是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提供法律依据。 当今世界各国的土地登记制度,虽然在具体做法上不完全一致,但主要有契约登记、权利登记和托伦斯登记三种基本制度。契约登记制度是以契约为主要条件,权利登记制度是要经过登记才具有法律效力,托伦斯登记制度是初次登记不强制,自愿登记后变为强制。我国的土地登记采用的是兼有权利登记制度和托伦斯登记制度两者优点的一种登记制度。与其它几种登记制度方式比较有这样一些特点: 契约登记制 权利登记制 托伦斯登记制 我国登记制立法思想意思主义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审查形式形式审查 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公信力强制作 初次登记不强制 用登记簿编排按土地权利人登记次序以宗地顺序为标准按土地权利人登记次序以宗地顺序为标准权利凭证不颁发 不颁发 颁发 颁发权利人登记动态登记 静态登记 负担登记动态静态结合(1)强制登记无论是初始土地登记,还是变更土地登记,《土地登记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必须依照本规则的规定,申请土地登记。(2)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3)进行实质性审查土地登记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必须经过严格的实质性审查。要经过初审、复审、公告(变更土地登记除外)、批准等步骤。(4)登记具有绝对公信力 经登记的土地权利是真实可信的,具有不可推翻的法律效力,登记具有绝对公信力。(5)颁发土地证书土地证书是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利的法律凭证。2、什么是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有什么特点?答: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表格、图件及文字记录,整理和分析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工作过程。土地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土地统计是对土地现象总体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显示其总体特征和规律性的系统性工作。 土地统计的特点:(1)土地数量的地域性。土地有着位置固定的特点,土地统计的任何一个数据都是反映特定范围的数据。另外土地数量的变化总是意味着是土地界线位移的结果。(2)总面积的稳定性。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一个区域的土地总面积,只要其外部界线不变,始终是一个恒量。区域内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利用类型的变化,权属状况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均受不变的总面积的制约。这是土地统计的一个重要特点。 (3)统计数据、图件与实地的一致性。土地位置固定的特点和土地连绵无间的特点使得土地的统计必须与土地的空间分布发生联系,以土地界线的空间定位为依据,才能实现对土地的统计。因此需要以图件作为土地面积量算的基础,或者以土地范围界线上各点的平面坐标作为量算的基础。所以,土地统计 图在土地统计中不再是反映统计结果的一种形式,而是统计的手段之一。必须与数据、文字保持一致。并依靠图件的准确性来确保土地统计结果(数字和文字)的准确性和现势性。(4)质量的相对性。土地质量的统计结果只反映了对象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针对某种用途的质量水准。对于不同用途来讲,土地质量要求有很大差异,甚至质量指标都会出现很大差别,尤其是土地用于农业用途和城镇建设时,质量观有着巨大差异。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