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25-01-09 10:01:35浏览次数:7
  1. 概述   公共场所卫生项目  以下符合卫生标准①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②水质;③采光、照明;④噪音;⑤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  遵纪守法+卫生宣传  2.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内容  人员配置+制度+空气、采光等+餐具消毒情况+卫生设施+空调消毒+员工健康和培训考核+公共卫生用品进货+应急预案或方案  档案保存时限:2 年   从业人员卫生培训  学习法律+卫生知识后考核上岗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1.空气质量   2.水质   3.采光照明、噪声  4.用品用具  5.设施设备  6.选址、设计、装修(装修符合标准)  7.禁烟  8.卫生检测  危害健康事故的处置与报告  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者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危害公众健康事故。向县卫健委上报!  3.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  申请表+身份证明+场所涉及图纸+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审批程序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 ,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许可证有效期 4 年,每 2 年复核 1 次 。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变更申请和延续申请  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30 日前 ,向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谁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怎么监督.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当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监督检查依据与方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临时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可临时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  4. 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的,由有关部门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