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中小幼)

发布时间:2024-05-12 21:05:17浏览次数:13
综合素质(中小幼)第一章 职业理念考点精讲 1 素质教育概念的含义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由此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2006 年修订(2015 年再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这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那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基本内涵为:(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因此,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基本素质大体相同,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素质教育就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作为国家竞争基础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所做出的回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2.素质教育的外延素质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真题回顾】(2019 下)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也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故选 B(2016 下)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2017 上)吴老师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B.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C.良好的课程开发能力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研究教学问题,发表系列论文,较好地诠释了研究者的角色。(2019 下)材料分析题多年来,徐老师一直坚持还课堂于学生,他安排的“课前五分钟”深受好评。其做法是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主要程序是:学生讲授——大家评论——师生共同给出成绩,此项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除了这项活动,徐老师鼓励学生开展的自编课本剧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创办文学刊物都收到了很好效果。徐老师的教学方式别具一格,他尝试过用分析讨论法讲议论文、用欣赏分析法讲小说、用朗读品味法讲诗歌、用形象体会法讲散文等。他重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大家评价说:“徐老师玩转了课堂!”徐老师说,当老师要舍得“折腾”自己。为此,他每天梳理自己的课堂,写教学日志,多年下来,他积累的教学日志多达二十多万字,还被学校当作校本培训的资料。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徐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参考答案: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新型教师观的要求,值得学习和发扬。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徐老师通过“课前五分钟”活动,用不同教学方式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学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这些行为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编课本剧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徐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开展自编课本剧、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创办文学刊物等活动,丰富了课程活动,开发了新的课程内容板块,促进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③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徐老师每天梳理自己的课堂,写教学日志,这些内容还被当作校本培训的资料,体现了徐老师专业发展意识,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现代教师行为转变①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徐老师课堂上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鼓励学生。②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徐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③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材料中徐老师每天坚持写教学日志,不断折腾自己的行为,体现了这一点。总之,徐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新型教师观的要求,值得学习。考点精讲 2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从教师的劳动对象来说,学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从教育的任务来说,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从教育的影响说,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有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协调好这诸多影响和学生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因为要做一个好的教师,其工作是艰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军,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都要受到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是教师用心血培育了他们。所以,教师的劳动虽然复杂艰苦,但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也是其被赋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称号的原因所在。2.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中心和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千差万别。而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此。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育学生 的方针和策略,并科学地预见其结果。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劳功充满了创造性,有时甚至在不自觉中进行着创造性教育的实践。我们说教师的劳动绝不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而是—种创造性的劳动。3.示范性。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依靠学识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质、言行风范、治学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这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而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的品学和教师的德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乐于而且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不仅应当加强自己在学识才能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必须加强自己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修养。4.长期性。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际,莫如树人。”这说明培养人的劳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的,有赖于教师群体长期的共同努力。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从某—个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看,某一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是教师劳动艰巨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才要求教师的活动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而且还应该从劳动结束时的社会需要考虑。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未来的。5.前瞻性。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说“教育学就是未来学”,这不仅是教育者的现代语言,也是教育家的现代思想。社会进步已经使我们看到,教育将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正是这—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今天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明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想,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从课本、课堂和学校围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具有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场意识,必须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与自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瞻远瞩,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青少年奔向新世纪。 6.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是由于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也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教师常常还要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来思考、备课、批改作业、写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在,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教师劳动时间的广延性是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他的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进行家访、街访,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真题回顾】(2019 下)吴老师在指导青年教师时说道:“我们是生物老师,自己就知道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这种多样性的重要,所以对各有所长的学生,我们可不能做一个把学生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园丁。”这种说法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A.差异性B.协作性C.复杂性D.示范性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多个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题干中提到“各有所长的学生”表明了教师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在同一时间下面对多个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保护这种多样性”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故选 C。 考点精讲 3 教师的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在信息化时代,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提升能力。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勇于创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教育反思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法,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教学案例等。(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如教师之间可以彼此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与设计课程等等。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2)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深化是指专业知识深度的纵向加深,拓展是指专业知识的横向拓宽。专业知识在教师整个教学工作中起基础性作用。一般来说,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识性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②本体性知识(系统的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如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的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原理,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模式等。③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称为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本体性知识,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④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这类知识包含着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 认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3)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②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演示等能力。③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学习管理能力等。④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⑤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 中突发事件的能力。⑥反思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时间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⑧创新能力,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4)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它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果。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 职前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师范教育通过严格的组织和周密的计划,不仅可帮助师范生打牢专业基础和教育学科基础,还可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另外还可通过教育实习帮助师范生提高教育实践能力。(2)新教师入职指导(入职培训)新教师入职指导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使新教师实现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也可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3)在职培训(在职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主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4)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4.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需要培养、提高的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以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 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 把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其中的关键程序有以下几点: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 周、每月都进行回顾。(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5.学生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真题回顾】(2019 下)每周五,崔老师都会带领老师们研讨并反思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登门拜访等形式向大学教授请教,或是与校外名师共同探讨,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该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校本研修B.自主学习C.行动研究D.专业志愿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题干中所提到的“带领老师们研讨并反思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登门拜访等形式向大学教授请教、与校外名师探讨”等都是在行动上进行专业发展。而题干中未提及校本研修和专业志愿,崔老师也不只是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故此题选 C。(2015 上)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B.和谐发展理念C.长善救失意识D.课程开发意识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题干中物理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自己查阅资料制作器材,开设探究性实验课程,这体现了该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2015 上)某校经常组织同一学科教师相互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B.同伴互助C.师徒结对D.自我研修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学校组织的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并展开讨论,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方法的过程,属于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中的观摩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文中没有针对培训也没有提到教师师徒结对,更不是教师自我的研修,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因此,答案选 B。 (2016 上)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王老师因自身为骨干教师,并不参加业务培训,体现出不积极学习的意向,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2018 下)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不包括的原因。显然题干中王老师是非常诚恳认真学习的。【章节点拨】1.教育观中的素质教育内涵、新课改下教育观的转变,“以为人本”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及行为的转变仍是考试中的考查重点,必须要掌握,识记关键词。2.本章考查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单选题的考查难度较低,考查方式多为生活中实例,依据相关的理论作答即可,比较容易作出判断。而针对材料分析题,一定要识记相应的理论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快速作答。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师职业道德考点精讲 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 9 月,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的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有六条。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真题回顾】(2019 下)李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废纸。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严肃教育学生,严重时将学生赶出教室B.建立惩罚机制,罚扔废纸的学生扫走廊C.不再强调卫生,只要学生成绩好即可D.批评教育学生,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题干李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废纸。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体罚或者置之不理,故选 D。(2019 下)王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A.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C. “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D. “朝闻道,夕死可矣”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 指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B 指学习没有止境,到进入棺材那一刻才是终止,指活到老学到老;C 指为了学习可以倾尽终生;D 指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题中王老师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获得同学们的喜爱,符合学无止境,故选 B。(2019 上)对教师“廉洁从教”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不在学生面前抱怨自己的薪酬B.不收取学生及家长的任何礼物C.校外兼职不得影响本职工作D.不贪占公共和他人财物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以身作则,体现在为人作风上,就是“廉洁奉公”。这一行为要求在教师方面,就是要求教师不从学生那里谋取自己的利益,就是“廉洁从教”。C 项中的教师参加校外兼职来谋取私利的做法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要求。(2018 下)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A.不恰当。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B.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C.恰当。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检验孩子的发展D.恰当。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2008 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这一点提到,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题干中班主任只看考试成绩,没有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应当综合评价后再与家长沟通。 (2018 上)面对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新来的班主任说:“新学年到来了,你们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的篇章。以前的你是怎样的,我不想知道,老师只想看到现在的你有多吊!”这表明班主任( )。A.关爱全体学生B.未能严慈相济C.保护学生隐私D.未能因材施教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关爱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2017 下)王明同学成绩不好,跟夏老师关系很紧张。一天,王明悄悄在黑板上写了“夏某某是个大笨蛋!”夏老师查出后暴跳如雷,多次勒令王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自己做深刻检讨。夏老师的行为( )。A.正确,有利于遏制其他同学的类似行为B.正确,应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C.不正确,不应该对此类学生如此宽容D.不正确,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夏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爱学生,遇到问题首先应该进行反思,同时利用教学机智恰当处理师生关系。(2019 下)材料分析题我刚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时,班上的晓义经常打架、抽烟、旷课,一开学就和科任老师发生冲突。几次家访后,我掌握了晓义的基本情况:他从小就调皮,爸爸经常打他,而且家长对他的学习不抱指望,久而久之,他的毛病越来越多。我该怎么办呢?我注意到晓义精力充沛,喜欢运动,于是决定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来试一下。这个决定宣布后,学生一片哗然,当晚就有家长打电话表达不满,我耐心地地向家长解释说:“我会对所有孩子负责的,请您给我时间,也给晓义一个机会。”刚开始,晓义并没有因为做了体育委员而格外兴奋,甚至有时在带领大家跑操时还有些满不在乎。一次跑操时,有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跤。晓义马上过去扶了他一把,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看得出来,晓义有所触动。初三时,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区运动会,还获得了铅球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都为他欢呼,他不好意思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初中三年,我和晓义的谈话不计其数,我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多鼓励晓义。初中毕业三年后的一天,晓义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我已经应征入伍了!”那一刻,我知道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 分)参考答案:材料中“我”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表现在:  (1)爱岗敬业。教师应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我”对晓义的认真帮扶,耐心细致地和家长的解释,及给晓义平台让其锻炼提升,最终晓义在毕业后顺利入伍都体现了这一点。  (2)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的“我”能够平等公正的对待晓义,通过谈话等方式,能够时刻关注他的变化和成长、进步,并及时鼓励和引导,做到信任晓义,最终晓义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3)教书育人。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的“我”在帮扶晓义的过程中能够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首先通过家访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然后给予信任,给他鼓励和支持,能够发扬他的优点,尊重和鼓励他,并没有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4)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身作则,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的“我”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家长,注重团结,体现了这一点。总之,材料中的“我”的做法是正确的。(2017 下)材料分析题:师范大学毕业后,孙斌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前几年,为了适应教学工作,他向其他同事学习,教学水平逐渐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这时,他认为教学工作并不神秘,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已经足以应付,没有必要继续深入钻研教学。Æ 一天,几位学生的家长找到孙老师,希望他能在课后帮助孩子补习。孙老师认为这事有利于提高 学生成绩就答应了。补习结束时,家长们为了感谢孙老师,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补课费,孙老师推辞不过只好接受。Æ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孙老师补课,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来找他。为了保证补习效果,孙老师常常将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联系起来,还专门编印了系列学习资科,仅收取成本费和辛苦费。随着参与辅导学生规模的扩大,孙老师家里的空间已不足以容纳。于是,他在小区里专门租了地方方便学生参与辅导。为了节省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的费用,孙老师还要求学生统一从自己这里购买。家长们对孙老师的辅导非常满意,还给他送了锦旗。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孙老师的教育行为。参考答案:材料中孙老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给教师队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应加以改正。 (1)孙老师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孙老师在获得家长们的认可之后,就认为教学工作并不神秘,自己的知识已经足以应付,没必要继续深入专研教学,显然是不对的。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要有发展的愿望、发展的意识,才能与该职业的特点以及社会的期望相适应。(2)孙老师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有责任上好课,并给学生进行辅导。孙老师帮学生补习是他分内之事,但在家长们的坚持下,孙老师收取了可观的补课费,显然是不对的。 (3)孙老师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但孙老师帮学生补习却抽取了可观的补课费,并且在之后利用职务之便,开设补习班,编印有偿学习资料,且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学习用具和资料,显然严重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应给予严重处理。考点精讲 2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第三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第二章 配备与选聘第四条 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第五条 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 1 学年以上。第六条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第七条 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第四章 待遇与权利第十三条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第十五条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第十六条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第五章 培养与培训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第十八条 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第十九条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B.全面发展C.自主发展D.因材施教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全面、广博”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B 项正确。(2017 上)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做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题干中刘老师践行素质教育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017 上)材料分析题: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Æ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参考答案:材料中的李老师践行了科学的素质教育观。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李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变废为宝等各项课余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李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同时开展“变旧为新”等个性化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实践,并举办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考点精讲 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九年义务教育要求面向全体适龄学生,每一个适龄的学生不得因种族、性别、出生、经济等因素而受到限制或剥削其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为先,五育并举。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与在实践中丰富知识的能力。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存疑、求疑 ,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真题回顾】(2018 上)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第七章 附则第二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经典例题】下列班主任的做法中,违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是( )A.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B.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C.组织本班学生自行制定和实施班规,负责收缴学生违规罚款,决定班费开支。D.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C 项不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的职责与任务,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二)教师职业行为考点精讲 1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其次,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精神,乐于奉献。做好人类精神灵魂的工程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最后,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依法执教,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利用职权向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索要礼物、钱财或让家长为自己提供个人服务,不接受家长的宴请及其他类似要求,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2.教师教学行为规范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严肃对待教学工作,熟悉教材,认真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要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学术发展前沿,不断吐故纳新,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课堂要表达清楚、板书规范,认真完成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不随意占有学生音、体、美课或者班会、自习课的时间,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最后,教师在课下要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用心编制练习题,把握好指导学生的每一个环节,帮且学生改正学习上的错误,包括态度、方法等。特别是对待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切勿急躁和挖苦,学会用积极、鼓励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让一个幼儿掉队。3.教师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同事以及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之间的关系:(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2)教师与同事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相互协作。(3)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教师仪表行为规范具体内容有:男教师不留长发,不烫发,不染发(黑色除外),不剃光头,不留 胡须;女教师不染红、蓝、紫等非大众化颜色头发,不烫标新立异或非大众化发型。 衣着整洁、得体,朴实大方,教育教学或集体活动中不穿拖鞋。男教师不穿短裤、背心;女教师不过多佩戴首饰,不穿透、露、无袖、吊带服装和超短裙,不浓妆,不染指甲。 举止端庄、稳重,言行有礼,既不轻浮粗俗、又不拘谨呆板,落落大方,潇洒自然。5.教师语言规范教师语言表达要尽可能规范、准确,需做到:(1)教师要使用普通话;( 2 )语义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语句要完整,上下连贯,有逻辑性; (3)注意与时俱进、丰富语言,学会用幼儿熟悉、喜欢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真题回顾】(2019 下)班主任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却招来了一些科任教师的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面对这种情况,田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取得同事支持,继续指导学生活动B.尊重同事意见,暂停兴趣小组活动C.利用校长威信,平息同事反对意见D.接受科任老师意见,重视考试成绩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题干田老师鼓励学生展开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同事们有不同意见。田老师恰当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平和的方式,取得同事支持继续指导学生活动,而不是放弃兴趣小组活动或者采取极端的方式置之不理。故本题选 A。(2019 上)方老师和家长联系紧密,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教育孩子。每当学生犯错,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共谋对策。方老师的做法( )。A.不可取,不应把家长当作教师的“助教”B.不可取,不应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家长C.值得提倡,共同教育学生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D.值得肯定,发挥了“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优势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教师人际行为规范中,要求老师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遵循的要求有:(1)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尊重和理解家长重视家长的请求;(3)听取家长的建议;(4)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题干中的方老师虽然与家长联系紧密,但是该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是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助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2018 下)上课时,程老师发现后排的一名学生在偷偷吃零食,刚开始程老师没有理会,但这名学生吃了很长时间也没停下。程老师忍无可忍,便快速走到这名学生跟前,抢过零食扔出窗外。程老师的做法( )。A.恰当。体现教师的严格要求B.恰当。符合学习的管理规定C.不恰当。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D.不恰当。不应干预学生个人行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程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太过简单粗暴。(2016 下)方老师工作勤奋,为人直爽,教学能力也很强,但经常和同事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和有的教师已经发展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方老师应该( )。A.不予理睬,只需关注教学质量B.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的沟通C.无需改变,继续保持独特个性D.避免冲突,减少与同事的来往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题目中的万老师教学能力强,但是与同事关系差,应当反思自己,与同事沟通,尊重同事,团结协作。B 项正确。【章节点拨】该章节学习难度较低,容易提分,是备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为主,需要对此部分内容灵活掌握,熟记每个规范的要求,同时还要熟悉每个知识点常考的案例关键词是什么以及掌握答题技巧。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素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周老师只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很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015 上)图 1 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图 1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图中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力”被剪掉了,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考点精讲 3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主要有五个途径,分别是: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新课改带来的教育观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 ( 4 )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关注人,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①关注每一位学生;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必须做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行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经典例题】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是(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B.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C.校外教育D.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开展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B 选项正确;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A 选项正确;加强学校管理,D 选项正确;同时还要做到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属于校内教育,因此 C 选项错误。考点精讲 4 正确理解及运用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异,具体如下表:类别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教育对象 面向所有学生 少部分学生教育目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偏重知识传授教育内容 联系生活,着重创新与实践考试科目教学方法 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学生评价 多元评价 单一的评价标准着眼点 终身可持续发展 满足于选拔要求通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比,我们进一步总结,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2.实施素质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不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而不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4)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形成日后所需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句话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特别是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错在应试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6)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真题回顾】(2019 上)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一堂课,甚至是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是简单等价于课外活动。(2018 上)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显然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二)学生观考点精讲 1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确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对学生有完整的认识。(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2)学生是有着身心诸方面需要的完整的人,教育必须要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3)学生是有着发展潜力的人,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发展潜力。(4)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5)学生是有差异、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和有个性、有差异的发展是统一的。【经典例题】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考点精讲 2 “以人为本”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发展的主体地位。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现实中,个别教师忽视学生的独立主体性特点,以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而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与当代学生观相悖的。(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生角色观念,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探究。在这种学生观的引导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精神,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权是并存的,更是统一的,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具体如下表: 规律 表现 举例 启示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翻六坐八爬十二月会走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小学:具体形象思维高中:抽象逻辑思维分阶段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个体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表现在:①同一方面不同速;②不同方面有早晚①身高有两个高峰期:新生儿及青春期,其他时期慢;②身体成熟早,心理成熟晚;③③狼孩的故事 抓住关键期互补性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①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互补;②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互补①盲人在触觉、味觉、嗅觉方面灵敏度高于常人;②海伦、史铁生身残志坚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①个体的发展具有差异性;②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①①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②②男女之间的差别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从本质上讲,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应当避免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挖掘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局性把握,甚至全人生的指导。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 3.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以人为本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以人为本”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端,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因时制定,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才条件,从个性化的角度入手,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坚定的基础。【真题回顾】(2018 下)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参考答案:A试卷解析:题干中李老师通过“作业札记”记录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并据此进行分析,体现的是学生观的学生是独特的人,所以该教师的做法是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2017 下)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排除法。题干描述曾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此选项 A、B 不正确。再者通过反思记录等,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因此 D 正确。(2015 下)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C.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题干中于老师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2016 下)材料分析题: 汤老师接手 3 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汤老师的行为。参考答案:材料中汤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材料中汤老师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才有了丰富多样的作业活动方式,才真正探索出能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分层教学。(2)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发展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世界文化遗产考察路线,模仿联合国发言,设计公益募捐的方案,积极推动“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等等,都体现了汤老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3)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材料中汤老师非常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他不跟其他老师一样满足于关注大多数学生,而是探索创新实验新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考点精讲 3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 所谓不因性别而造成受教育者的发展差异,做到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别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另一性别学生发展的劣势。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中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这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发展。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真题回顾】(2019 下)某校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单独编班,并组织优质师资对这个班进行重点辅导,提高了中考优秀率,得到了该班学生家长的好评。该校的做法( )。A.违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B.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C.弱化了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D.遵循了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题干中学校对成绩好的同学单独编班进行重点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没有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违背了教育公正的原则。故选 A。(三)教师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考点精讲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 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 3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 4 )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还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2.教师行为的转变 (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 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联系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真题回顾】(2019 下)近一段时间,班上流行大操大办生日的风气,孩子过生日家长们纷纷比阔。在班会上,班主任孙老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批评,要求大家厉行节俭。孙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是( )。A.文化知识的传播者B.高尚情操的塑造者C.社会风气的改造者D.学生品行的引导者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班主任在班会上批评学生对生日大操大办的行为,要求大家厉行节俭,属于对于学生品行的引导,故选 D。(2016 下)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C.缺乏问题意识D.善于自我暗示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题干中邱老师遇到不同意见和问题有着反思的精神。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