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治精神(第01期)-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2025-09-19 07:09:46浏览次数:24
专题 16 崇尚法治精神考点 1 尊重自由平等 1.(2020 四川省巴中市)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D.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平等的认识,根据所学,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A 不符合题意,B 观点正确;C 观点错误,我国反对特权;D 观点错误,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B。2.(2020 湖南省湘潭市)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在公共汽车上设立残疾人的爱心专座②一些高校面向残障考生采取单独招考③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④各类公共场所建设了轮椅坡道和盲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比如工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在公共汽车上设立残疾人的爱心专座,说明国家发展残疾人保障就业,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关注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一些高校面向残障考生采取单独招考,我国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因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残疾人不是给予残疾人士的帮助,未体现平等理念。故选:D。3.(2020 湖南省株洲市)2020 年 3 月 23 日,株洲市文明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餐饮经营单位和市民朋友发出了“使用公筷公勺,践行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不少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你支持的观点是A.小明说:换来换去多不方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呗B.小红说:这有利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就餐“新食尚”C.小丽说:我又没病,干嘛要用公筷公勺D.小青说:跟不熟悉的人就使用,跟熟悉的人就没必要了【答案】B【解析】“使用公筷公勺,践行文明餐桌行动”有利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是就餐“新食尚”,是尊重他人的表现,B 观点正确,A、B、D 观点都是对使用公筷公勺,践行文明餐桌行动的错误认知,所以本题选 B。4.(2020 辽宁省营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此,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A.要反对特权B.要消除差异,一视同仁C.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D.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践行平等的要求,难度较低。根据题干,“……《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说明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 C 说法符合题意。A、D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我们要尊重差异、平等待人,不是消除差异,B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 C。5.(2020 重庆市)与青春共舞,与法治同行。某校正在开展“法治少年青春远航”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手机风波)2019 年 7 月 18 日,黄某未满 14 周岁的女儿私自在某营业厅花 800 元购买了一部手机。黄某得知后以自己不知情不同意购买为由找商家退货退款,但遭到拒绝。黄某请求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解,双方达成退货协议,商家于当日全额退还购机款 800 元。(1)有人认为给黄某的女儿退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不同意。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②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③黄某未满 14 周岁的女儿私自在某营业厅花 800 元购买了一部手机,她的行为必须经过黄某同意、追认才有效。黄某以自己不知情不同意购买为由找商家退货退款,是合法的,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第一问考查的是自由和平等的真谛。黄某的未满 14 周岁的女儿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平等的第二层含义和《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可知她属于特殊群体,她的民事行为要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有效。所以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6.(2020 湖南省株洲市)材料一:2020 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株洲市上千名白衣战士抱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信念自愿奔赴抗疫一线。他们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去更危险的地方,救治更多的患者”、“当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这种时刻我不去谁去”……他们被称之为“最美逆行者”。材料二:在全民抗疫期间,既有令人感动的行为,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一澳籍返京女子不戴口罩违反隔离规定外出跑步,拒不配合防疫要求,结果被所在公司辞退;长春一男子拒绝隔离,外出聚餐,导致 5 人感染,多人封闭隔离观察,最后被立案侦查……(1)结合材料一,从生命的意义角度,说一说这些最美逆行者“美”在哪些地方?(2)根据材料二,运用自由的相关知识点,谈一谈你对以上行为的看法。【答案】(1)他们珍爱生命,将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记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澳籍返京女子、长春男子的做法是没有正确认识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的表现,违反了法律,最终会失去自由。 【解析】(1)题文中最美逆行者们在疫情发生互殴将生命至上,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学生据此分析即可。(2)本问是从自由的角度考查,分析题文中人物的行为。根据所学知识,自由的相关知识可围绕法治标记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角度作答。结合题文中澳籍返京女子、长春男子的具体做法,围绕是没有正确认识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的表现,违反了法律,最终会失去自由的角度作答。考点 2 维护公平正义 1.(2020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时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我国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体现了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③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④公平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文中的内容,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②观点正确;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③观点错误;公平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④观点太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A 答案。2.(2020 山东省聊城市)2019 年 12 月 13 日,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统一全市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通知》,从 2020 年元旦起,盐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不再区分受害人的户籍性质,实现城乡居民“同命同价”。此举有利于①守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②践行平等理念维护社会公平③尊重公民人格实现完全平等④守住法律底线保护公民自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实现城乡居民“同命同价”,有利于守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平等理念维护社会公平,①②观点正确;③观点中“完全平等”的观点太绝对错误;守住法律底线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不是自由,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 A。3.(2020 湖南省株洲市)为切实将新冠疫情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降到最低。2020 年 3 月 31 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 2020 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教育部的做法启示我们①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②国家坚持健康第一,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③国家坚持公平第一,有利于保证高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公正④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杜绝了教育不公平现象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公平的相关知识。为切实将新冠疫情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降到最低。2020 年 3 月 31 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 2020 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教育部的做法启示我们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国家坚持健康第一,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国家坚持公平第一,有利于保证高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公正。①②③选项表述正确。④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在杜绝。综上所述,选 C。 【点睛】解答选择题时我们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注意认真审题。首先要审题干,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审题肢,通常采用排除法。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选项要看所给观点和题干中的意思是否相关,虽然观点正确,如果不合题意也应排除。4.(2020 安徽)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餐馆老板李某拒不申报纳税B.王某利用手中职权给家人谋私利C.刘某强行索要小学生的财物D.张某积极向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正义的相关知识。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上述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D 选项,张某积极向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ABC 选项均不符合正义这一主题,该做法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选 D。5.(2020 江苏省苏州市)2020 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即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表明A.教育质量得到飞速提升B.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D.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答案】C【解析】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有助于维护教育公平,表明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C 符合题意。ABD 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 C。6.(2020 湖南省湘西)2004 年,山东省冠县陈某某冒名顶替他人上了山东理工大学,其行为于2020 年 5 月被揭露后,所获得的学历于 2020 年 6 月 3 日被注销,2020 年 6 月 13 日被用工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目前,冠县纪委监委已对陈某某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处理说明①只要不浪费上大学的机会,谁上都是公平的②只有维护公平才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③全社会积极追求公平、努力捍卫公平④维护社会公平是国家机关的事,个人不需要参与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处理说明冒名顶替他人上学侵犯了他人的受教育权,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对陈某某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捍卫公平,所以②③说法符合题意。我们应依法行使权利,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①说法错误;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参与,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 C。7.(2020 安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到出台《安徽省 2020 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到江河湖泊治理……安徽积极打造蓝天碧水净土生态样板,走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富皖绿色惠民。材料二:2020 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年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乡所村中小学智慧学校 1700 所,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条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材料三:安徽日报 5 月 28 日报道,日前,我省印发《安徽省 2020 年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实施方案》聚焦剩余 8.7 万贫困人口——打好“夏季攻势”,夺取全面胜利。◆探究分析 (2)请你从公平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我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答案】(2)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解析】第(2)题,考查公平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并且结合上述材料可知,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8.(2020 江苏省连云港)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不仅确立了绿色原则,还设立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有效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侵权行为,体现了民法典在关爱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立法价值追求。法不仅调整人的行为,也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一段时期以来“扶起老人反被讹”“英雄流血又流泪”等不公平现象的回应,是弘扬助人为乐、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设计。(2)“维护社会公平,依靠的是制度”,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答案】(2)①制度保障公平。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时,要公平对待每个人;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时,要公正对待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②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③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题中观点是片面的【解析】(2)本题为评析题,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维护社会公平,依靠的是制度”,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只看到制度保障公平,没有认识到个人也要维护公平。依据教材知识,制度保障公平从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对于立法而言,对于司法而言方面来回答。个人维护公平从面对利益冲突,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的做法来回答。最后进行总结,即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据此回答即可。9.(2020 湖北省咸宁市)材料:为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关系你我他”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加。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观点: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④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⑤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上述观点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2)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什么法治精神?(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请你按照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答案】(1)③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高空抛物”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3)①按劳分配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观点,“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高空抛物”不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属于生活 中的具体问题方面来回答。(2)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的法治精神是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3)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教材知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井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据此作答即可。10.(2020 山东省潍坊市)聚焦两会热点感受法治力量为了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感受祖国繁荣,某校团委组织开展系列实践探究活动,法治小组成员对 2020 年全国两会焦点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和探讨。(焦点透析)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高票表决通过涉港国安立法决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仍有一些人妄加评断、恣意曲解、编排谬论、混淆是非,妄称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权,涉港国安立法决定将损害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对这些谎言与污蔑,全体中国人予以强烈谴责!谎言和污蔑丝毫动摇不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和意志!为此,法治小组成员决定围绕“批驳荒谬言论,我们立场严正;维护国家安全,我们正在行动”这一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积极声援国安立法决定高票通过,坚决维护国家安全!(1)请围绕演讲主题,列出你的发言提纲。(感受美好)学习研讨两会精神,感受中国法治力量,沐浴法治阳光,享受美好生活,法治小组成员决定用笔抒发自己的认识、思考和启迪……(2)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法治如何保障公平正义”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不限。【答案】(1)①维护国家安全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②荒谬言论的危害和不良影响。③青少年如何维护国家安全。(2)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解析】(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批驳荒谬言论,我们立场严正;维护国家安全,我们正在行动”这一主题,列出发言提纲。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安全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荒谬言论的危害和不良影响,青少年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立法保障公平、司法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等方面来回答。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