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10 14:07:33浏览次数:26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一、《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开发科学规律,二是利用科学规律指导生产活动。这其中,开发科学规律可被视为计划职能(即管理职能),而利用科学规律指导生产活动则可被视为视为执行职能(即劳动职能)。计划职能中又包括科学地选择和培养工人和有效地解决劳资矛盾,执行职能又包括实行差别化的计件工资制度和职能工长制等。它的亮点,我认为是可以是以下 3 个方面。一是“科学管理的最终的获益者是全体人民”,他没有站在资本家和工人的角度去谈受益者,而是站在全体人民的角度,站在发展的最终目的的角度来谈提高生产效率的意义,这和我们今天的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亦有契合。二是他强调了合作,认为所有伟大的一切都来自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在 20 世纪初提出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三是标准化的理念,这一点可以在今天得到广泛应用。二、对《科学管理原理》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科学管理是一个划时代的管理理念,开创了新的管理时代,我固然同意这个观点,但我想从另一方面对科学管理原理做一评价。 一是它的优点。从上述的 3 个方面的亮点出发,我想,科学管理不仅是一个理念,更加提出了许多新想法,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厂管理、政府决策,甚至在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政府部门都能找到科学管理、任务管理的影子。科学管理利用科学规律指导生产活动,促使形成一个高效的组织和组织的高效,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美国道格拉斯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从提高效率这一点上说,科学管理的思想理论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大有裨益的。二是它的缺点。科学管理的一个缺点就是不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创新,因为在科学管理的概念里,工人就是执行命令的,是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操作的,所有创新和发展规律的事情由专门的人员去做,而这些专门的人又不从事具体的工作,或者从劳动者的岗位下来以后就不再经常接触机器了。尽管科学管理鼓励工人提出改善意见,但工人的工作时间相较传统已经被充分利用了,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记录一瞬间的想法。 有人批判科学管理原理不适用于知识型企业(组织)。我认为,针对这方面却是无可指摘的。因为,泰勒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工厂,而知识型企业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事实上,也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解决某一领域的所有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凯恩斯主义,从自由经济到市场经济,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和健全同样地,科学管理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作者在书中说,“不考虑科学管理的本质而只用新式管理方法的机制是没有用的”,这也就是说,需要灵活地使用科学方法,而不是教条主义,任何事物都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科学管理也是如此,只有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正确地运用原理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使用方法,科学管理的效果才会实现。三、科学管理原理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启示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科学管理要求仔细调研在经验主义管理方式下,对统一种工具的各个改进版”,因此,或可概括科学管理就是熟悉并优化流程的过程。 科学管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详细的实验过程分析,证明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这一点是每一项研究都应该遵循的。为什么德国生产的精益求精反而效率更好质量更好,而国内产品很多质量不够好,就是没有去开发科学规律、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而是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花点时间和成本去研究变革和创新将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进 而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在我们提倡“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 2025,如果不去提倡深钻细研、而是简单追求短平快的所谓创新(走捷径),那么我们的公共管理政策就是失败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科学管理标准化的工作理念,或许可以应用到公共管理之中去防治腐败。比如,建立标准化的政府办事流程,明确规定政府审批事项或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要求,具体需要哪些资料、分为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由谁负责、需要多长时间、应办未办如何处理,让这一系列流程成为流水线作业。政府腐败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相关部门太多了没有明确的指向、百姓办事不知道找谁、出了问题不知道对谁问责,如果引入标准化工作理念,相信必然能够减少腐败的发生。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