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

发布时间:2024-04-23 09:04:01浏览次数:23
吉大《货币银行学》 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摘要: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至今仍方兴未艾的全球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使世界金融业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这股金融创新风潮,使得各国中央银行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都造成了冲击 ,提出了挑战。分析了金融创新下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确保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 、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货币供求关系是货币政策选择的出发点,研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货币供求、货币供求量和货币供求稳定性的变化,是考察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基础。一、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金融创新加大了货币乘数不稳定性。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是货币乘数必须稳定,金融创新使得货币常数变动随机性增强,预测货币乘数变得更加困难,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加大。对货币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通货比率、定期存款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和银行超额储备,金融创新使这四个因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改变了通货/存款比率。金融创新从提高持币机会成本和促进金融制度发达两个方面对通货/存款比率产生了向下的压力,在通货/存款比率的下降中,货币乘数反比例升高了。(2)定期存款比率有所变化。在金融创新中非存款性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市场发达,证券服务日益完善,从而提高了银行存款之外其他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但银行定期存款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吸引力降低时,定期存款比率会降低,进而扩大货币乘数。(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提缴率下降。由于各国央行一般对不同提缴对象采用差别准备金率,这就为金融创新通过模糊对象界限,减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实际提缴法定准备金提供了余地。(4)银行超额储备下降。超额储备与货币乘数是反向变动关系,金融创新主要从三方面降低银行超额储备:一是减少银行保存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二是降低拆借储备金的价格;三是减弱公众对通货的偏好。三方面影响之和降低了超额储备比率,加大了货币乘数。二、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具体而言,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金融创新减弱了货币需求,改变了货币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在通货膨胀下物价水平的上升,人们对货币绝对数量的需要会增加,但是金融创新却通过金融电子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减弱了这种货币需求,使得人们在既定的总资产中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的欲望降低,在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使用减少,因而导致货币在广义货币和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下降。(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发生:1.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引起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从货币需求稳定性角度分析,由于商业性货币需求受规模变量(主要是收入)的影响较大,规模变量短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商业性货币需求具有可以预测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2.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稳定,各因素的影响力及其与货币需求的函数关系不确定性更为明显,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例如,金融创新使得市场利率更为复杂多变,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亦不稳定。三、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而强有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供求机制。而且对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都同时存在着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两面性,改变以往的反对或敌视的态度,而采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创新,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充分考虑这种两面影响,认真研究如何扬利除弊以缓解其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积极影响,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