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发布时间:2025-03-23 09:03:01浏览次数:14
八、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一、A11、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发生的三大要素是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E、遗传、营养、身体锻炼$2、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生物环境$E、社会环境$3、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A、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B、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它强调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E、它强调病原物在发病中的作用$4、在病因学上,三角模型与轮状模型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强调病因、宿主、环境三者的动态平衡$B、更强调环境的作用$C、更强调遗传因子的作用$D、强调病因为独立的成分$E、强调疾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得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6、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验证病因$E、探索病因的关联强度$7、必要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A、之后$B、同时$C、之前后$D、之前$E、全过程$8、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9、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A、因先于果$B、关联强度大$C、关联可重复出现$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10、混淆因素的作用是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减弱$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或减弱$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无关$E、以上均不对$11、进行病因推断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A、联系的强度$B、剂量反应关系$C、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 P 值的大小$D、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E、研究中病因的量与发病率的量有相关关系$二、A21、西德在 1961 年对反应停采取干预措施后,儿童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下降,这符合病因判定标准中的A、时间顺序的证据$B、关联强度的证据$C、可重复性证据$D、合理性证据$E、终止效应的证据$2、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 17%的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配对的非胰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仅 4%被诊断为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A、正确$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C、不对,因为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发生之间没有明确时间顺序$D、可能不对,因为在胰腺癌病例中缺少糖尿病的确诊$E、可能不对,因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缺少胰腺癌的确诊$3、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 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 60%~80%。该结果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重复性$B、剂量-反应关系证据$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合理性证据$E、终止效应证据$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型,也称为流行病学三角,该模型强调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4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轮状模型的核心是宿主,其中的遗传物质有重要作用。外围的轮子表示环境,包括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4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三角模型强调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当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体保持健康;一旦其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三者失去平衡,就将导致疾病。【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50,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轮状模型强调了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轮状构成的各部分具有伸缩性,其大小变化随不同疾病而异。三角模型强调的是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51,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就会下降。【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52,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病因研究的步骤:提出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病因推论。【该题针对“病因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53,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病因推断的关联的时序性指因与果出现的时间顺序,有因才有果,作为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1,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在流行病学的发展过程中,病因判定的特异性标准是在研究传染性疾病的时期诞生并应用的,在多危险因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面前,特异性是非必需的条件。【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2,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果推断中强调关联的时间顺序必须满足,有因才有果,作为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这在病因判断中是唯一要求必备的条件。【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3,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混淆因素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它的影响作用有两个方面,即掩盖(降低)或夸大(增强)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4,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1.关联的时序性;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可重复性;4.关联的特异性;5.剂量反应关系;6.生物学合理性;7.关联的一致性;8.实验证据。A、B、D、E 选项都在推断的原则之中,E 选项为剂量反应关系。C 选项是推断的结果判定,在病因推断时不予以考虑。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C。【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5,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实验证据:指用实验方法证实去除可疑病因可引起某疾病发生频率的下降或消灭,则表明该因果关联存在终止效应,其作为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论证强度很高。实验证据可来自人群现场试验,也可来自临床试验或基础医学实验。【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8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因为本题中并没有交代是何种病发病在先,若是胰腺癌先发病,以后又得了糖尿病,就无法说是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作用。【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8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终止效应证据也就是指实验证据,即用实验方法证实去除可疑病因可引起某疾病发生频率的下降或消灭,则表明该因果关联存在终止效应。【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1090,点击提问】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