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发布时间:2025-04-24 08:04:52浏览次数:7
第七章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一、A11、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A、执行医嘱率B、从众行为概率C、接受暗示程度D、对医生的信任程度E、患者出现意识障碍2、医患交往障碍在医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A、医疗技术不过硬B、只看病不看人C、以科研价值衡量病人D、以物质利益确定医患关系E、以上都是3、提高病人依从性的方法不包括A、及时纠正病人的不良行为B、纠正病人对检查和治疗措施的错误认识C、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D、提高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E、教会病人自我监测4、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A、技术交往B、言语交往C、治疗效果D、非技术交往E、非言语交往5、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E、以上都不是6、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最适合于A、急性病人B、绝症病人C、慢性病人D、重症病人E、精神病人7、对于急性病病人的治疗,宜采取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被动主动型C、指导合作型D、共同参与型E、合作指导型8、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平等的原则B、共同参与和知情同意的原则 C、诚信和公正的原则D、保密的原则E、救治原则9、一位女医生声调柔和,目光亲切,讲话面带微笑,她在下列哪方面做得好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D、目光沟通E、以上都不是10、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应特别注重哪种水平上的交往A、技术水平B、非技术水平C、言语水平D、非言语水平E、以上都是11、医患关系中的"患"是指A、就诊病人B、病人亲属C、做体检的健康人D、到医院进行咨询的人E、以上都是1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包括A、提高病人依从性B、有利于医患关系模式转变为共同参与型C、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D、提高病人的社交能力E、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13、对医患之间信托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陌生人关系B、不同于一般陌生人关系C、类似于陌生人关系D、父子关系E、主动-被动关系14、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作用是A、有利于诊断和治疗B、有利于实施预防措施C、有利于病人的情绪D、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健康E、以上都是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依从性又称为遵医行为,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执行率。有人用如下公式来强调依从性的重要性: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4,点击提问】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医患交往障碍在医生方面主要是四个选项中提及的,在病人方面主要是疾病造成的情绪问题。【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5,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执行医嘱的程度。不配合表现为三种形式:拒绝执行医嘱、部分执行医嘱、诊疗过程中擅自停止执行医嘱。针对于此,提高遵医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提高医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在医疗作风、技术方面严格要求;②医嘱要切实可行,安全、经济、有效;③医务人员要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操作技巧,减轻病人痛苦;④医务人员在指导病人执行医嘱时要力求解释充分明白,用各种方法增进病人理解记忆,必要时让病人复述。【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6,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依从性又称为遵医行为,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执行率。有人用如下公式来强调依从性的重要性: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7,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医患关系模式要以病人的人格特征和疾病的性质为原则来建立,随着病情变化,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可以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8,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共同参与型是一种双向性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的医患关系。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因为这些病人自身的经验常常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即所谓“久病成良医”,而医生只起一种指导性的辅助作用,帮助病人自我治疗。【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19,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指导-合作型:是一种微弱单向、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的医患关系,其特征是“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急性病病人的治疗过程,因为此类病人神志清楚,但病情重、病程短,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了解少,自觉地把医生放在有相当权威的地位上,相信医生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自己,所以愿意听从医生的意见,配合医生的安排。【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0,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平等的原则;共同参与和知情同意的原则;诚信和公正的原则;保密的原则;反馈的原则。【该题针对“医患沟通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医患关系模式的临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1,点击提问】 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言语形式的交往和非言语形式的交往。前者顾名思义,是用语言传递信息,后者包括语调、表情等。依题意,这位女医生是非言语形式的交往做得好。【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2,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技术水平和非技术水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都十分重要。但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下,许多医护人员忽视了非技术水平的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意义,如只关心病人的体征而不愿倾听病人的与疾病无直接关系的诉说,这种“非人性化”倾向必然会妨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影响诊治效果,因此要加强非技术水平上的交往。【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3,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医患关系是维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广义上是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病人为中心的群体之间为维护和促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患"首先指来就诊的病人及其亲属、朋友、同事以及领导,其次是包括身体健康但为防病提高健康水平而要求咨询、体检或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的人。【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4,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至少包括两方面: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造就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作为病人可以从常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提高社交能力不是病人所需。【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5,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医患关系,双方是陌生人,却又必须互相信任,因此属于一种特殊的陌生人关系。【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6,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良好医患关系的意义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实施预防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情绪、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健康。此题选 E。【该题针对“医患关系的心理方面、医患间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727,点击提问】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