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城市防灾》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6 12:09:15浏览次数:21 1/ 11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城市防灾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城市灾害:是指由于发生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对城市系统中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2、城市防灾:尽可能地防止城市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城市所在区域发生的灾害对城市造成不良影响。3、震源: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 700km 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称为震源。 4、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 、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5、爆炸:是指大量能量(物理或化学)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光、热等能量形态的现象。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或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6、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达。它是建立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的。7、城市防洪标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后使防护对象达到的防洪能力。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8、应急预案:是为了使应急救援活动能按照计划和最有效的步骤来进行,针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10/道;(6)卫生工程,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管道、环卫设施、医疗救护系统;(7)消防工程等等。这些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和快速的恢复能力。 2、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如何划分火灾种类?1)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2)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3) C类火灾(气体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4) D类火灾(金属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3、基本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哪些?1)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 应急设备与设施; 5) 应急能力与资源; 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11/6) 保护措施程序; 7)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 培训与演练; 10) 应急预案的维护 4、根据所学课程,谈谈如何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城市防灾重在测、报、防、治、救。1) 增强城市综合防灾意识,提高对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 制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特别是消防、医疗、应急指挥、生命线等重大工程选址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地区或灾害敏感区;3) 必须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4) 重视城市防灾策略,灾前预防对策、灾后救险对策等。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2/ 11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需的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应急救援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9、应急能力:是指在应急救援管理各个阶段和应急救援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救援的综合水平,应急资源的占有和使用程度。10、心肺复苏术:是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是人工呼吸及人工心外按摩的合并使用。二、单选题1、按照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类以下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干旱B、崩塌C、火山D、爆炸2、以下不属于城市自然灾害的是:()A、城市气象灾害B、城市洪水灾害C、城市生物灾害D、化学灾害3、爆炸事故可分为()和化学性爆炸两种。A、 锅炉爆炸B、 气体爆炸C、 粉尘爆炸D、 物理性爆炸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3/ 114、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A、领导B、监督C、报告D、监察5、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A、2mB、3mC、4mD、5m6、防护对象是指受到洪水威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的对象,根据防洪对象的安全要求可分为()类:A、2B、4C、5D、37、现场安全避难与疏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保护方案。一般地,发生如下情况时应组织疏散:()A、大量物品长时间的泄漏;B、蒸气云迅速移动、扩散;C、天气状况促进气体快速扩散;D、泄漏容易控制。8、防护行动是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小人员接触危险物质或事故危害的应急行动,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4/ 11如果不采取防护行动,就可能造成伤害。这些行动不包括:()A、搜寻和营救行动;B、医疗救治;C、疏散;D、避难;9、现场急救应优先救助哪一类伤病员:()A、领导B、可能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人员C、轻伤人员D、老、幼10、国内在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不同伤情伤员进行区域性划分,其中哪种颜色代表需要立即处理:()A、黑色B、红色C、黄色D、绿色参考答案1、(D)2、(D)3、(D)4、(C)5、(C)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5/ 116、(D)7、(A)8、(B)9、(B)10、(A)三、多选题1、根据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哪两大类()A、突发性自然灾害B、渐变性自然灾害C、缓发性自然灾害D、诱因性自然灾害2、我国城市灾害的特点有:()A、灾害种类多B、灾害连发性强C、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D、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3、天然地震包括:()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崩陷地震D、人工地震4、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6/ 11A、暴雨洪水B、山洪C、融雪洪水D、冰凌洪水5、以下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是:()A、交通工程B、通讯工程C、供电工程D、卫生工程6、以下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是:()A、供水工程B、供气工程C、供油工程D、消防工程7、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疏散方面的职责包括:()A、制定应急避难与疏散计划B、发布危险警报或警告C、选择人员应急避难与疏散的方式、规模与时机D、指挥应急疏散指挥队伍的救援活动8、紧急疏散注意事项:()A、迅速判明方向和安全区B、做好个体防护,开展互助互救工作C、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群到安全区,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哨位和风向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7/ 11标志,指明方向D、人员登记,查清事故区域的人员是否全部撤出9、以下关于医疗急救运送描述正确的有:()A、晕船呕吐对伤员,尤其中毒患者影响较大,尽量不使用船只远距离运送B、陆运救治时担架应固定可靠,以减少左右前后摇摆的影响,预防机械性损伤C、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D、胸部伤病员应取仰卧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10、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硫化氢B、氰化氢C、甲烷D、一氧化碳参考答案1、(AC)2、(ABCD)3、(ABC)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8/ 1110、(ABCD)四、判断题: 1、城市救灾的回旋余地较大,特别是大型城市,往往在规划时就设计预留好了足够的避难场所。()2、灾害的对象是人类和社会,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灾害,仅有意外事件也不足以称为灾害,只有当它使人类社会招受了损害时,才称之为灾害。()3、5 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其中 7 级以上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大于八级为特大地震。()4、大洋中海啸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 1~2m,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造成灾害甚至难于察觉这种波动。()5、扑救气体火灾时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6、干粉灭火器是用压缩的二氧化碳或氮气做动力,把阻燃粉末喷洒出去,附着在燃烧的物体上,达到灭火的目的。干粉灭火剂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效果很好。()7、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初始评估,对企业现有的应急能力、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紧急情况,掌握有关的信息,并对企业目前在处理紧急事件时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估。()8、1993 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9/ 119、综合考虑伤员的严重程度、救护力量的动员范围,以及对社区影响等复杂因素,可将群体性化学灼伤事故分为一般性、重大及灾害性事故三大类。()10、根据血管损伤程度出血类型可以分为小血管损伤出血、中等血管损伤出血和大血管断裂出血三种。()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对)5、(对)6、(错)7、(对)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1、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1)交通工程,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2)通讯工程,如广播、电视、电话、邮政;(3)供电工程,如变电站、电厂、电力枢纽;(4)供水工程,如自来水厂、水源库、水道管网;(5)供气和供油工程,如天然气和煤气关网、储气罐、煤气厂、输油管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