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09:06:15浏览次数:6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伦理的引导和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高效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既应是一个负责任的经济主体,也应是合格的道德主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也应是一个道德的践履过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追求效率和效益,又应重视人文价值,追求伦理价值。伦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既具有价值理性,又具有工具理性。伦理对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伦理能帮助企业修正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所可能导致的管理中见物不见人、压制人性、一味地强调和追逐个人和企业的经济目标,以及单纯的理性化和只重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忽视人文价值,摒弃对理想追求的不良倾向。伦理既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又是凝聚人心,激励员工,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一、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一)侵犯劳动者的人身权利员工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隐私权等等。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在企业中,如果劳动者人身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则劳动者的其他权利,如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等都将会受到侵犯和损害,并且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将会恶化。企业只有真诚地尊重和保护员工的人身权利,真正地把员工当人来看待和使用,才能促进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发展,最终使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目标也能得以实现。损害企业员工人身权利的行为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着打骂员工、搜身检查、电子监控等
侵害员工人身权利的问题。有些女工的生育权得不到保障,极力缩短产假,取消产假补助,甚至有些企业女工生育即下岗。有些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有些企业随意加班加点,对员工采取“杀鸡取卵”的态度,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逼迫员工长期超负荷工作。员工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严重损害了员工的身心健康,有些员工甚至过度劳累而死,导致了人道悲剧。(二)歧视问题由于我国劳动力远远供大于求,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往往是许多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致使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处于相对的优势:再加上我们的劳动法律、法规有些地方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导致了在企业用工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性别歧视。如在招聘土,些单位在同样条件下,因为女生要面临日后的生育产假问题而不愿招女生,导致女生就业难:男女同工不同酬:在晋升使用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外貌、身高、健康状况等身体条件歧视。如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规定了严格的身高、外貌、健康要求。学历歧视,本来低学历的人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却不管能力如何,一定要招一个学历高的人员,人才高消费现象十分严重,提高了就业的门槛。年龄歧视,很多企业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必须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上述种种问题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公平的竞争机会,同时也给应聘者对企业以很坏的印象:这个企业不讲道德。(三)诚信问题企业利用知识、信息优势,欺骗员工。企业与员工信息不对称,有些企业故意隐瞒对员工不利的重要信息,如有些企业隐瞒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有些重要的信息不告诉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虚假合同,合同中只强调劳动者对企业的义务,保障企业的权利,却极力推托对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 。
有的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签订生死合同,这严重违反了法律,俊害了员工的合法权利。签订劳动契约双方必须平等自由,诚信无欺,是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一些企业的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对员工潜在的危害性,但是有些企业明明知道,却就是不告诉员工,不加强对员工的劳动保护。在管理中,常承诺,但轻兑现。政策朝令夕改,让职工无所适从,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和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员工对企业经常抱着一种防范的心理,没有充分地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在合同的执行过程,只执行对于自己有利的条款,对于企业对员工的责任采取敷衍、逃避的态度。有沙些企业滥用试用期,利用试用期极力压低员工的工资,试用期一过就把大部分人遣散。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工资拖欠十分普遍,特别是对于一些短期,农民工更是如此,到期结账时总是扣一两个月工资,这己成为一些企业惯用的手段。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的路径(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和伦理素质企业家和其他企业竹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道德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伦理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水平。高层管理人员有领导责任,给伦理的组织气氛指明了方向。管理意识中渗透着道德意识和道德评价。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领头人,他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人物,在定程度上企业家决定着企业人力管理的伦理方向,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是示范者,要做给其他人看。企业的管理人员时刻好像生活于透明之中,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中,为其它人树立行动的榜样。领导者要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文化,要做给下属看,带着下属于。其次,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管理者在企业的选人
和用人上是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他人的命运。(二)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伦理管理 第一,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现伦理,合乎伦理。合乎伦理的管理制度是伦理管理的重要保障。制度要体现道德的价值尺度,体现惩恶扬善的要求,接受道德的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人道、公平、正直、责任等的伦理要求。人道、公正是对管理制度的根本的要求,管理的规章制度要追求效益,但不要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惟一追求,而是应当将人的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目的,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热情,不断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会使制度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同,从而由制度的强制他律提升为自律,这样就使制度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企业的规章制度合乎伦理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招聘、晋升、辞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休息休假制度,薪资制度,工伤补助制度等都能够充分反映员工的真实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企业民主的决策机制、公平的赏罚机制、公开公正的.监督机制,平等的教育机制等是企业伦理运行的内部条件。第二,将某些伦理制度化。就是把一些伦理要求制定为企业的伦理守则,是指将某种伦理要求规范化、条例化,从而通过明示的伦理准则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即通过建立专门的制度来实现自己的伦理目的。如为了建立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企业可以规定一定的内部礼仪,如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语一言要文明,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关心,人们之间要相互鼓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合乎伦理,主要强调地是管理的手段要合乎伦理。这是
管理合乎伦理的制度保障。(三)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许多优秀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它决定了企业对待员工和他人的态度。企业要建立“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实现人”的企业价值观,建立与员工互利共享或分享的企业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树立共同的高尚的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意志,集聚全体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 ,共同奋斗。使企业由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整合下,一同追求工作的社会意义,成为追求理想、建立事业的共同体,进而形成价值的共同体。企业文化要把“人生的完善”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对员工的全面发展给予终极的关怀。企业必须要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以员工的成长促进企业的发展。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了解员工的发展需要,着眼于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发展,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的认识每一个员工,关注员工的个性差异,在工作中使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发展,防止对个性的压抑,个性的模式化、同步化、标准化被消除,使员工获得自由的发展,帮助每个员工追求并保持独特的人格、工作和生活理想、社会形象和能力体系,显现自己独特的存在,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参考文献:〔1〕王跃华,试论企业民主决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4): 88〔2〕刘立燕,熊胜绪.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和谐发展[J].理论月刊.2014. (3):166
〔3〕邹先平.企业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浅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3, (3) : 68〔4〕王小霞.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误区[J].企业管理.2014. (4) :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