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7 09:06:35浏览次数:5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金融改革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使得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这股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在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而获取全球资源的配置权,对外投资是必由之路。就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实践来看,确实碰到了特殊的困难。采取何种对策,国内理论界还处于摸索阶段,很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共发生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尤以 1994 年开始的第五次浪潮对世界的影响最为深刻。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实现了经济私有化和服务业自由化;其后包括各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取消了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管制;这些政策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更便于施行。随之而来,欧美各跨国公司纷纷通过跨国并购,扩大规模,抢占国际市场。到 2011 年全世界 6.5 万家跨国公司总销售额达 19 万亿美元,超过当年世界出口额两倍,占全球 GDP 十分之一。可以说,当今世界跨国公司主宰了全球经济。对外投资是跨国公司国际竞争的基本手段。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充足资本等生产要素和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全球市场,进而保证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优势。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返观国内,到 2012 底,GDP 总量为 8.3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 GDP 的 10%,其中尤其是制造业实力雄厚。对比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包括德国,美国,日本都是以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进军全球市场,成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同样,强大的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对外投资实力是经济总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 5.2%;而截至 2011 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 4247.8 亿美元,仅位于全球第 13位。综上所诉,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投资近年来流量增长较快,但总存量还是很低。对外投资实力在经济总实力中比重偏低。中国企业在具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时,存在特殊的困难。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分析国际社会对我国企业近些年快速对外投资的活动给予了普遍的关注。中国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给被投资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资本,促进了被投资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若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企业的大量快速投资活动的动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疑虑或误解,加大了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查力度,这增加了我国企业对外正常投资的困难。整体而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际环境整体良好,但局部恶劣,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安全审查政策加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不公平对待。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受到最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即是各国的安全审查政策。正当我国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时,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强了其安全审查政策。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一般不轻易对国外企业投资进行安全审查,除非这种投资涉及敏感的技术、重要集团的利益或者国家安全。而近些年,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处于未知动机对若干起我国企业在美国的正常商业投资行为进行了安全审查,使得本属于纯粹的商业投资行为被政治化,受到了不该有的非公平待遇,导致投资活动最终破产。又如巴西,在 2010 年之前巴西政府已经向日本、葡萄牙、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出售400万以上公顷的土地,2010 年中国开始购买巴西土地进行投资时,巴西政府立刻修订收缩出
售土地面积的规定。(二)投资国社会责任要求加大,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责任履行的压力,而在之前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压力小的多。国际组织也在近些年颁布或出台了有关社会责任的指南或框架 ,如国际标准组织 2010 年出台的 ISO26000,该标准虽然只是一个指南,但是其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又如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枟跨国公司指南枠,对人权、环境保护以及劳工标准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对各个国家接受国外投资的审核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时,务必认识新增的社会责任履行要求对投资的影响,在充分了解被投资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地域文化对等因素对投资成本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确保投资的成功概率。(三)被投资国家政治的不稳定性要求我国企业慎重选择对外投资决策。国有化政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和落后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能源需求等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企业对非洲等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非洲大部分国家虽然已经过了野蛮时代,但是其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却一直存在。这种政治上的不稳定性使得国外投资被国有化的可能性时刻存在。我国企业在类似国家进行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被投资国家政治的不稳定性,从而避免类似被国有化等使得投资收益被掠夺情形的出现。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困难,往往是经济以外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具体而言,在发达国家,除经
济效益外,其国家政府往往从政治安全角度进行干预。在万事俱备时,由于东道国政府的一票否决,使企业损失惨重。其次,中国企业在整合海外企业时,往往由于社会文化的冲突而功败垂成。最后,中国企业在欠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由于政治动荡,不但资产安全受影响,甚至威胁到我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以上种种,要求中国企业在做对外投资决策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国际政治和东道国社会文化方面因素,政治文化因素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践碰到的第一道难关。接下来的困难,主要是企业自身综合能力的欠缺。首先,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准备普遍不够充分。包括企业自身的实力准备,信息情报准备,与目标企业人员的关系准备,政治及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等。其次,是欠缺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除缺乏专业的财务,技术,营销,法律及金融等人才外,尤其缺乏需要熟悉东道国社会、法律及市场环境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做执行,任何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最后,是资金的困难,由于金融改革尚未完成,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尚未转化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优势。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对策面对以上困难,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分别找到对策。政府层面,首先,是塑造有利对外投资的国际大环境。通过与各国政府及区域性组织良好互动,增强政治互信;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管理,影响国际规则地制订;通过与各国人民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通过加强军事建设,提升硬实力。其次,是建设有利对外投资的国内环境。通过推进金融改革,建立专门对外投资市场;通过拓宽融
资渠道,推动商业银行参与;通过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为对外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是为企业提供实质性支持,包括协助企业评估项目;沟通国际政治社会信息,帮助企业规避政治和社会风险。受意识形态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着特殊的困难,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为中国企业克服困难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层面,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做好战略准备。其中,实力准备是成功的基础,实施对外投资的时机,应该选择在企业规模及实力发展到相应阶段后再进行。情报准备是成功的保障,无论是项目可行性分析,还是具体投资方案的确定,决策的基础都只能是充分且准确的情报。关系准备是成功的杠杆,对外投资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目标公司关键人物的态度,往往影响到投资成败。战略确定以后,人才队伍是关键。事先派送内部员工到海外实习海外业务。当需要用人时,才能保证有人才可用;除此之外,应尽快实现本土化管理。最后,处理好国际化经营中的非经济因素,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用文化平等的融合心态与当地社会相处,才能真正整合东道国资源;注重经济效益时,更要重视社会责任,做好公共外交,与东道国社会的良好关系,是投资安全的最大保证。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企业尤其要擅于汲取优秀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采取对策,就能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参考文献〔1〕李小北,王铤玖.《国际投资学》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18.〔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典案例分析》百度文库,2019.〔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2013 年世界投资报告》,纽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