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法规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16:05:00浏览次数:37
电子政务法规建设问题研究2009 年以来,一些高官腐败问题在网上陆续被披露,还有个别官员因露出少许破绽遭“人肉搜索”,并随后招致应有的查处.此类由网络舆情作用产生的连锁反应使人们对网络反腐败日益重视,对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也愈趋关注。本文旨在研究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和探讨如何将其潜力转化为现实效力的可行性策略,藉以引致党和政府对电子政务反腐败效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采果断行动 ,促成反腐败斗争走向实质性操作层面;另一方面寻求合理路径,有效规避技术应用的风险性和局限性。一、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挖掘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即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在能力和力量,是指那些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有可能被开发的或虽然功能已经开发和应用但能量挖掘和效益发挥不足的反腐败能量。虽然这些反腐败能量需要依靠更加广泛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及平台上建构的丰富实用的监控功能和动态共享的数据库等来实现,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政治上的推动和行政上的支持来达成。(一)借助其程序“刚性化”,严格规制权力运作,堵塞腐败漏洞当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主体把现实物理世界中运作的政务处理的必经环节和必行任务研究清楚。挑选出来并试图映射到数字空间的时候,如果他们并不只局限于作完全的仿真和简单的平移,而是努力地把针对这一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前瞻性把握作必要前提,把对政务处理的环节和任务的内容、规律、规则、标准的深刻体认和其程序化、简化、量化等的精细化改造作建设基础,并真正做到使政务流程优化再造、职责权限科学规划部署和组织结构适应性调整到位的话,那么,处于理想化状态下的电子政务在投人应用后,就能促使所有置身于流程运作环节之中的政务人员处于遵守规则的丁作状态 中,即使需要他做出判断和决定,也只需并只能严格按程序行事,只需并只能负责他被授权的职责范围内的操作,对其他执行环节则既无权过问也无法干涉。(二)借助其流程“节点化”,有效评估多元绩效,追究行政责任电子政务系统是依据政务处理流程的逻辑而设计的,确定系统流程各节点的主要参照是政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及其任务的执行区和分隔点,这些节点又经有序连接形成断续型流程,我们谓之流程“节点化”。究其功用,至少有显著的两点:一是由于它把业务处理的前因后果有序地整合在了一个链条上,可使对某项业务整体的目标管理分解落实到对其各个具体环节、活动或操作的目标管理。于是,电子政务系统既可实现目标管理也可实现分目标管理,既可测量结果也可测量形成结果的过程特别是若干关键“原因”节点,从而把处于链条之上的政务处理工作的分工与合作区间划分清楚,使认定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的职责履行状况并追究其责任成为可能。二是由于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在节点处自动获取有用数据,这使得政府自动化地评估业务流程中的各项活动、操作或相关责任人的真实绩效有望成为现实。要想利用流程“节点化”对反腐败有所贡献,政府可采用在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搭建一个新的绩效评估子系统电子化政府绩效评估系统的做法,帮助政府自动化地“评估政府部门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处理相关业务的绩效,评估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系统自身的绩效,也可评估政府其他业务工作的绩效。”⋯这些多元绩效评估的最终实现,将能帮助政府充分地认识自我,发现问题,厘清原因,明晰责任。(三)借助其运行“实时化”,广泛搜集网上舆情,发现腐败线索 电子政务是“7×24”式“全天候”运行的,加之其作用空间遍及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较之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拥有更广泛的受众。鉴于其受众遍及全球网络且因受众的阶层、职业、身份等的不同,会在不同的地域、场合或空间接触到不同层级的政务人员,以致受众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范同和程度大大超出政府所能见、能闻或能感的范围和程度。倘若政府能够充分重视和利用已有的受众提供的信息资源的话,政府就能藉此借助受众的“雪亮的眼睛”,广泛搜集网上舆情,依靠受众来协助政府发现政务人员在公共权力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行为不当、态度不恭、能力欠缺和绩效低下等问题,达到监督政务人员在 Ad,时以内和以外的行为表现的目的。受众的监督能量如今已现端倪,例如。近两年来一些网民提供的个别领导干部在正式会议、娱乐场所等场合的穿戴图片、不轨行为视频及不检点言论等,已经为追究腐败行为提供了极好的线索,使腐败分子得到惩治。当然,对网络反腐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要尽量做到预先防范。由于网民数量巨大且良莠不齐,政府对其行为实施控制的能力极为有限,一旦出现电子政务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不到位等情况,倘若有人利用网民的信息盲点和激愤情绪煽风点火,极易使某些问题被无端渲染和任意放大。网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社会的连锁反应,引致公众舆论成为一种强大的胁迫力量,迫使政府在危机状况下疲于应付,不得不做出妥协,被动采取难保周全的应急手段,甚至可能做出不理智的言行,结果覆水难收,产生难以预料的危机后果,不仅严重损害到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也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暴露亦可帮助政府重视问题并有所作为,而且腐败线索的及时获得,也的确有助于政府及早发现和惩治腐败分子,有利于避免因延误解决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化潜力为效力的策略选择 (一)以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为契机,推动反腐败功能开发利用我国正在进行的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主要是依托各级政府的政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的。其具体做法是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改进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以及对政府的组织机构、审批机制、功能设置等方面实行一系列配套改革,目前已开始实践“一站式”服务、“一厅式”办公等崭新的管理模式,并促成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审批事项上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这些成果都表明网上行政审批建设正处在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和有序化的发展之中。如果政府能抓住这一契机,很好地利用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中提供的政策、制度、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和收费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程招投标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领导公开电话系统以及政府新闻发布系统等一系列审批服务系统的过程中把反腐败功能内嵌其中,同时,借助审批平台统一化、审批流程规范化、审批人员协同化、审批过程监控化和审批结果公示化等目标约束和过程规范来充分发挥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刚性化”优势,就一定能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成各方反腐败的协同和联动效应。(二)以实施绩效评估电子化为突破口,拓展反腐败功能的作用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所承载的业务流程“节点化”的反腐败功能,政府应以绩效评估电子化为突破口,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电子化的绩效评估系统的功能来全面搜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公众提供的各种腐败线索和证据做统计分析,以分清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权衡关系等,这有助于政府尽可能地审查出流程中的违规行为、寻租迹象甚至腐败根源,尽早地发现政务 运作中可能滋生腐败的环节和问题,从而主动采取措施,尽力规避损失,挽回负面影响。除强化监督电子化之外,各级政府还应努力完善流程问责制度,加强对外网服务平台、内网办公平台以及基础支撑平台中各个环节的权限分配的管理和规范。(三)以建设“一站式”服务为基准,增强反腐败主体的反腐力量“一站式”服务是体现电子服务有效性和彻底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本保障和衡蛩标准,现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所谓“一站式”服务,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通过一次性接触相关政府部门’(实体或虚拟的)便可获得所需服务的服务模式。它通过对前台办公室(包括政务大厅窗口、政府网站、多媒体服务站、呼叫中心等)的访问发出服务请求,再依靠后台多个办公室的无缝隙协作来提供相应的“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前台办公室的多功能性、便捷性、准确性和回应性的达成主要依靠后台的多个办公室的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来提供支撑,后台任何一个办公室的任何一个环节或个人的阻滞和懈怠都会影响到前台办公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参考文献:〔1〕苏新宁,电子政务理论,国防工业出版 2009.〔2〕郭瑜,电子签章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3〕马海群,信息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