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发布时间:2025-04-25 08:04:17浏览次数:8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一、A11、心身疾病是A、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C、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性改变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E、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2、人们在遇到压力、痛苦、困境时,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是A、逃避应激源B、排除应激源C、难以应对应激源D、没意识到应激源E、想超越应激源3、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的是A、使已有的疾病加重B、适应性调整,恢复内稳态C、使原有的疾病复发D、损害适应能力,引发心身症状E、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引发新的疾病4、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下列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消化性溃疡D、大叶性肺炎E、精神发育迟滞5、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应激的原因B、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C、心理应激是包括输入(原因)、中介、反应、应对的动态过程D、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解除焦虑E、反应则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6、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A、认知反应B、情绪反应C、行为反应D、生理反应E、自我防御反应7、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不太常用的方法有A、调整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常常需要增加期望值B、采用自我防御机制C、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D、增加对应激事件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E、提高自身应对能力与经验8、应激源按属性分为四种,不包括A、躯体性应激源B、心理性应激源
C、社会性应激源D、文化性应激源E、外界环境应激源9、研究表明,具有 C 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A、冠心病B、糖尿病C、恶性肿瘤D、哮喘E、偏头痛二、A21、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哮喘和偏头痛等多种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将此类疾病称为A、生理疾病B、心理疾病C、精神疾病D、心身疾病E、神经疾病2、某人,因工作压力大,多年来经常反复出现心烦、心跳过速、胸部不适、出汗,经心电图、血压、血脂、心脏多普勒检查均正常。这个病人的反应有可能为A、躯体疾病B、心身障碍C、心理症状D、神经衰弱E、精神疾病3、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其谦逊的美德与个人至上环境常发生冲突,由此产生适应不良,这种冲突属于A、躯体性应激源B、文化性应激源C、社会性应激源D、心理性应激源E、职业性应激源4、某患者,性格比较压抑,在工作中与大家都能合作,做事很谨慎,存在情绪表达障碍,其行为类型属于A、A 型行为B、B 型行为C、C 型行为D、D 型行为E、E 型行为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则进一步包括了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功能性障碍。【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57,点击提问】2、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逃避应激源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回避与逃避:回避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会出现,立即采取行动,避免与应激源的接触;逃避是指已经接触应激源后,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两种方式都是为了避免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58,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应激的消极意义:① 频繁、强烈而突发过度的应激可造成机体唤醒障碍(唤醒不足或过度),耗损过度,适应能力减弱,使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障碍,作业能力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引发事故和车祸。② 持久和慢性应激,使机体处于适应不良和易感状态,耗竭机体储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心身疾病,引发精神障碍,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③ 应激引起适应不良,造成个体认知上的悲观预测,社会适应功能下降,出现行为障碍。【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59,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所以本题应该选 C。【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0,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拉扎卢斯认为心理应激是人对外界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威胁和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目前,学界普遍使用心理应激这一概念,并将心理应激定义为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环境刺激是对人有威胁和挑战性的社会、心理或生物刺激物,反应则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现代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心理应激是包括输入(原因)、中介、反应、应对的动态过程。【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2,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应激的心理反应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自我防御反应。【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3,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为:1.消除、逃避或回避应激源。2.调整对应激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常常需要降低期望值。3.增加对应激事件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4.提高自身应对能力与经验。5.采用自我防御机制。6.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7.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外在资源。8.请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给予帮助,必要时选用适当药物。【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4,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应激源按属性分可分为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5,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C 型行为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已为临床观察和实验所支持,其特征为:①童年生活不顺利,形成压抑克制的性格;②行为上过分与人合作,理智、协调、姑息、谦虚、谨慎、自信心差、过分忍耐、回避矛盾、好屈服于外界权势;③情绪上易愤怒但不向外发泄。【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7,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55,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心身障碍: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躯体疾病为表现形式的心理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等。其特点:症状以躯体疾病为主,但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与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关;有自制力。【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56,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心理应激源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及(或)生理反应的刺激或情绪。分四类:1.躯体性应激源:刺激物导致心理反应。2.心理性应激源:人际关系的冲突。3.社会性应激源: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不合适。4.文化性应激源:因评议、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引起应激的刺激和情境。【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1,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C 型行为的特征为:过度的性格压抑、过分合作、谨慎,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研究认为 C 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该题针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5666,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