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2 09:06:49浏览次数:35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他在阐述党的建设总要求时,首先强调要“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结论。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就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理路历史逻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救亡图存”,前赴后继开展了诸多救国救民的尝试。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含有君主立宪色彩的戊戌变法到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指出,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不断衰落的历史命运,实现了从封建专制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些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因此,有学者指出,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世情国情,始
终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也有学者基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提出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特点与不同变化不断调整路线 、方针、政策,不断深入认识并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由此开启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转变的伟大历程。贯穿这一历史进程的逻辑主线,是中国从革命到建设到发展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1.领导内容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有学者指出,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包括了坚持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对社会建设的领导、对国防与军队事业的领导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等六个方面。瑏瑦有学者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仅体现于经济、文化、法治、生态、社会以及国防等方面,还应含括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也有学者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其核心要义在于“全面”二字,可以从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进行把握。从广度上看,“全面”领导意味着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是对所有工作领域的全覆盖,凡涉及社会治理与人民生产生活的领域均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对所有区域全覆盖,各级基层党组织都应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区域内各项工作的领导。从深度上看,“全面”领导体现于“绝对”领导上:一是加强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保证令出一门、政令畅通与令行禁止;二是加强对思想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2.领导方式说部。分学者从领导方式的角度探讨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内涵。有学者认为,党的全
面领导包含政治领导、组织领导与思想领导等三种方式。政治领导反映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价值追求,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思想领导旨在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全党,将党的意志主张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灵魂;组织领导旨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有赖于铁一般的组织纪律,因而组织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 。有学者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四方,不断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意识与能力。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目前,学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思想与实践两个层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思想层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建设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需要中华民族在意识上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一致,只有党的领导全面科学、坚强有力,才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将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进行到底并最终取得胜利。在实践层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中国是一个有着近十四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动员并组织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
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是民族复兴由愿景变为现实的最可靠保障。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亦即意味着政党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科学化、强有力的现代型政党能够吸纳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在党内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控制并减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就政治发展过程而言,政党的数量并不重要,政党制度的力量与适应性才是主导因素。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内在契合的,有助于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学者指出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我国治理转型的基本前提。当今中国政治发展呈现出国家与执政党紧密勾连的结构特点,也因此衍生出执政党与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关联性 。也有论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建设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政党治理为根本前提。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夯实执政根基的根本保证,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有学者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发展好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看,脱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后面临的最大危险。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必须以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不断联系群众、密切群众与团结群众,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以法治建设为支撑有学者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在政党治理中必须严格依据党章与党内法规处理党内事务,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依据宪法与各项基本法律领导国家与社会治理,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基础,党内法规是政党法治化的根本,也是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要以统筹党纪与国法的深度融合为基础,政党现代化要求政党权威的行为法治化、政治运作过程公开化程序化。另有论者认为,依法与依规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旨在以硬性约束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过程中权力运行的程序性、正当性以及职责性。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践履路径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在治理环境上,要以健全的党内法规制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在治理对象上,必须严防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消除各种类型的“两面人”现象,及时清理不合格的惰性党员,扫除从严治党盲区;在治理措施上,必须严格推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层层压实,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在治理过程上,必须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的实践中,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化与全覆盖 。徐玉生等人认为,新时代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进与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三全”。“三
全”指的是:全员性,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主体全覆盖,拒绝任何特例存在;全方位,要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 ;全过程,即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必须抓牢抓细,要注重每个细节每个流程。王进芬等人则提出“三严”的要求,即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2.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体制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胡鞍钢等学者认为,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务实的,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体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所有实践中。周良书等人提出,要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机制,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蒯正明等人则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制度与国家监察制度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王敏等人认为,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机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上下一体的请示报告制度,党内请示制度能够有效维护党中央权威,实现全党范围内的令行禁止;二是健全作为执政中介的党组制度,党组是党嵌入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织形态与制度形态,可以有效提升政党控制与动员国家、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