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形势与政策》 文化明珠三坊七巷

发布时间:2024-04-10 09:04:09浏览次数:35
福师《形势与政策》第九  章 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 “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 两个必须认识到 是什么?答: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新时代的依据,内涵 1.依据:(1)实践基础:党带领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开创出来的(2)理论标志:党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得出(3)现实依据:党在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基础上的 2.内涵:(5 个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鹨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的新论断。这是一个重大的新判断,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新的认识起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重大转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辩证关系“要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首先要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基本结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来认识基本国情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由若干具体的历史阶段组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属于其中一个较大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讲过,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1956 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 2056 年,至少一百年不变。但在这一百年的历史变迁中,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又必然会呈现出某些阶段性的特征,并进而构成若干个具体阶段。这些具体阶段从根本上从属于“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大时代 ,又由于自身的一些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而形成为一个 小时代 。党的十九大所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该就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小时代。“ ” “ ”但 小时代 依然是一个时代。这个 小 仅仅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而言的。从根本上说,只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实现,甚至在我们没有完全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大时代 就没有终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 ”又包含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样相对的历史发展新阶段。而决定这个新阶段特征的则是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的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重大演变。我们现在所说的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一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历史逻辑 “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使用了 转化 一词,这更能体现出历史起承转合的时代感、阶段性。从历史的维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梳理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就会廓然明朗。“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 我们的” “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的重要论断,并同时指出: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是最早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随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们一直都沿用了这一表述。但在对这一表述的理解上,一定要注意避免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是将主要矛盾与历史阶段的判断相割裂,不懂得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在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的基础上才得出的;另一种是将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完全等同,以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就不能变。这两种认识都会导致我们看不到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暂时性,错误地将主要矛盾的一般概念、范畴意义等同于它的具体表述和基本内涵。这将导致对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互关系上形而上学的理解。的确,社会主要矛盾一经确立,就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整个历史阶段中永恒的。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到党的十八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的社会主要矛盾虽然表述上保持着延续性、相似性,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却是在逐步丰富、扩展的。归根结底,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的、具体的,无论是基本内涵还是具体表述,都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要问题的变化而转变。党的十九大正是在牢牢把握这一历史逻辑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时代问题,深刻研判阶段性特“征,适时地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从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 ”盾 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更加凸显了后者作为当今历史阶段最突出社会问题的直观性,折射出问题解决的急迫性,理论表达的精准性。社会主要“ ” “矛盾基本内涵从落后生产满足不了人们 物质文化需要 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不了人民 美” “ ” “好生活需要 ,从发展生产是为了满足 物质文化需要 转化为平衡充分的科学发展是为了满足 美好”生活需要 ,从关注落后生产到关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关切人们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到关切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四对转化更加从历史逻辑上证明了基本内涵不断深化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符合历史潮流、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与世界最发达水平相比,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阶段,这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历史性进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已经超过 30%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不仅是 物质文化需” “ ”要 ,而扩展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 新需要 ,社会生产领域则主要表现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的 新问题 ,这就成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有一著名论断: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我们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即将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这样的既有基础上,我们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再生产需要。一方面是我们要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另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相比较过去,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但是从发展程度上来说仍是不充分的,从发展层次上来说仍是不平衡的,这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 ” “ ”个 新问题 。这里所说的 新 并非指该问题首次出现,而是说问题的突出程度已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了。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对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确定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制定正确的发展方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第十  章 文化明珠三坊七巷一、三坊七巷福州这座具有 2200 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 40 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 200 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5 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二、三坊七巷: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勇气。纵观历史上的风云变幻,时代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 ,都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人民,古往今来,我们从来不缺少这种精神和勇气。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每一次时代变革的背后,都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机遇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发展资源,抓住了一次大的机遇就能赢得一次大的跨越;错失了一次大的机遇,就会落后于一个时代。只有敢为天下先,才有可能摆脱桎梏,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党员干部要抓住机遇,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就要自觉树立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首先要解开思想“扣子”,破除保守、落后和僵化的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划新思路,求得新突破。要充分做好政策赢人心的工作,以政策上的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降低门槛、放宽限制、拓展思路,为发展争取时间、空间和红利。 敢为天下先,还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要围绕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拿出敢下深水、敢涉险滩、敢越高山的闯劲,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模式,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着力破除错综复杂的利益藩篱,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来历 “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出自林则徐的名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家中自勉的一副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因为它这样广阔的胸怀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教育人们要心胸宽广才能变得伟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倾倒(教育人们要放弃无谓的享乐欲,修身养性)文化释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顾名思义,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同时,海纳百川还有包罗万象的意思,常常用来形 容事物壮阔雄奇,难以形容,于是用“海纳百川”来形容。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