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29 21:08:42浏览次数:33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开 题 报 告题 目 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22 年 4 月 2 日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一、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从劳动力大国而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国内的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问题,黄瑛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略探》中提出了降低员工的离职流动率,设计合理的员工工资薪酬控制策略;雷洪敏在《浅谈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中从财务会计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索;崔星撰写的《浅论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及其控制》分析了我国企业人工成本趋高的原因?强调有效管理和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进而提出了合理确定和控制人工成本的方法与途径;张爱邦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的探讨》一文中从人员流动,工资、福利、奖金,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的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方面阐述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策略;韦平平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实践与探索》中对某省的一家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湖南工程学院吴振顺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探析》一文中对正确界定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计量,人力 资源成本的控制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陈景峰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中构建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孙胜国在《企业如何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中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人力资源成本的产生、如何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陈军在《浅谈中小企业核心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中研究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等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影响,探讨了核心员工成本控制方法;苗海峰等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探析》一文对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另外,还有许多国内学者针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二)国外研究现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在国外还鲜有学者进行过比较全面的论述。但是,很多国外知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研究高新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起到了理论基础的作用。比如,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国外许多学者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加拿大的知识管理专家弗朗西斯等。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与以往任何群体或集团都具有不一样的特征。弗朗西斯则对知识型员工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她认为,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资源,因此相对于普通员工具有七个主要的不同点。另外,许多著名的管理理论都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理论包括著名心里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等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 个人都有五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将这五种需要分为两种。其中,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另外三种划分为高级需要。并指出需要的层次越高,可变性越大,表现形式越多,更加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并且具有长久的动力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能防止员工不满的因素称之为“保健因素",而对于能带来满足的因素称之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有与上司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作条件、个人生活等 lO 种。赫茨伯格认为,对于保健因素而言,如果缺少了员工会感到不满意,但这些因素当获得相当满足只能消除不满意但不能带来满意。所以保健因素又称为“维持因素"。对于激励因素而言,它能激励员工,给员工带来满意,故又称为“满足因素"。这些著名的理论论点都可以作为高新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的依据。因为,员工所得到的满足不仅仅限于单纯的物质形式,非物质形式的满足往往比物质上的满足更能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无论国内外的学者,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体系、如何去实施、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等问题到目前为止研究的人还相对较少,仍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二、论文提纲引言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概念与内涵(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概念 (二)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内涵二、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一)激励机制不健全(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三)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少三、新形势下影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长因素分析(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二)物价水平的持续走高(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四、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优化(一)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和选择机制(三)加强存量资金控制(四)树立正确的现金流量观念,防范筹资风险。(五)树立全员成本管理观五、结束语参考文献 三、参考文献1、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黄现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探析》,人力资源,2004,3、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5、许学斌:《试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监控》,经济师,2009,6、南顺:《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讨》,会计与审计,2010,7、宋秀红:《略探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意义及强化措施》,财政监督,2006,8、吴振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探析》,技术经济,2009,9、杨芝:《企业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之探讨》,特区经济,2008,10、雷洪敏:《浅谈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中州审计,2007,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