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2年《国家公务员制度 》( 第2次 )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5:13浏览次数:38第 2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1.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是()、公正、公开、民主A. 客观B. 公平C. 全面D. 分类2. 最初的职位分类的产生基础是( )A. 行业科学研究B. 资产阶级革命C. 自然科学的发展D. 科学管理理论3. 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关规定,国家公务员对国家医药管理局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下列行为可以提起控告的是( )A. 侵犯在华外籍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B. 侵犯公务员合法权益的行为C. 侵犯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D. 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4. 试用期结束后,经考核确认为不合格的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但最多不能超过( )A. 3 个月B. 半年C. 9 个月D. 一年5. 从 1994 年 7 月 1 日起,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实行国外职务工资制度。并将工作人员的性质分为外交和工勤两个系列,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交系列的是:( ) A. 军职武官B. 参赞C. 随员D. 特一级厨师 6. 应当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所享有权利是指( )A. 职责B. 职位C. 职务D. 品位7. 国家公务员升降职公正、公开的条件是( )A. 公开B. 平等
C. 竞争D. 择优8.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的日期为( )A. 1993 年 10 月 1 日B. 1993 年 4 月 24 日C. 1992 年 12 月 31 日D. 1993 年 8 月 14 日9. 地区津贴分为艰苦地区津贴和( )A. 地区岗位津贴B. 地区年资津贴C. 地区附加津贴D. 地区考核津贴10. “地区回避”规定于( )A. 《国家公务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B. 《国家宪法》C.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D.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国家公务员复核与申诉的相同之处在于( )A. 主体相同B. 受案范围相同C. 受理机关相同D. 法律效力相同E. 审理组织相同2. 下列情况中符合国家公务员降职条件的是( )A. 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B. 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C. 脱产学习超过一年的D. 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E. 连续旷工超过 15 天的3. 不具的惩戒性质的有( )A. 降职B. 撤职C. 辞职D. 开除E. 辞退4. 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有( )A. 各级政府组成人员B. 在各级国家行机关中从事党委\社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C.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D. 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E. 国家有企业中的工作人员5. 下列情况,进行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的有( )A. 挂职锻炼身体国家公务员B. 试用期间的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C. 当年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国家公务员D. 受开除党籍处分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国家公务员E. 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国家公务员6. 国家公务员”高素质”的涵义包括( )A. 思想政治与知识运用与品德上的高境界B. 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C. 廉政建设上的高风尚\勤政建设上的高效率D. 业务上的精通E. 身心上的健康7. 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国家公务员兼职的陈述属于正确的是( )A. 可以国家行政机关中兼任一个职务B. 不得在企业中兼任职务C. 不得在营利性事业单位中兼任职务D. 不得在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中兼任职务E. 可以在行政机关党组织中兼任领导职务8. 职位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A. 职位名称和代码B. 工作项目C. 工作概述D. 工作标准E. 所需资格条件和升迁转任方向9. 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两种知识是( )A. 管理知识B. 属性知识C. 哲学知识D. 技术知识E. 经济知识10. 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具体情形包括( )A. 晋升职务同晋升级别B. 不晋升职务晋升级别C. 晋升职务不晋升级别D. 可单独晋升工资档次E. 晋升职务不晋升工资档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简述我国设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动因。2. 简述我国公务员的权利。3. 国家公务员有哪些情形时其职务即自行免除?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1. 张某第某县人民政府卫生局的一名副科长。2003 年 3 月,张某因在街头与人争吵,失手交他人打伤,因而受到行政拘留处罚,县卫生局非常重视此事,鉴于其行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除对张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外,并依照法定程序给予张某撤销副科长职务的行政处分。张某对此 没有异议。在 2003 年 4至 5 月的抗击“非典”期间,张某坚守工作岗位,表现突出,并在工作之余到医院从事志愿活动,卫生局也收到医院对张某的表扬信。2003 年 6 月,卫生局批准嘉奖包括张某在内的 12 名卫生局国家公务员。在 2003 年 12 月进行年终考核时,卫生局考虑到张某在抗“非典”期间及其以后半年时间的优异工作表现,决定提前解除其行政处分,年终考核结果定为称职等次。请问:在本案中有哪些情况不符合国家公务员 制度的相关规定,为什么?2. 一天上午,某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师宋晓明得知担任本市审计局副局长的大哥宋大明出国三个多月已经回来 了,就把通过疏通各种关系终于报考了市审计局某职位的消息兴奋地打电话告知大哥,并说正在抓紧准备,“有把握考好”。宋副局长还没有等其弟弟说完高兴的话,就不客气的说“你这次既不经准备,也不要去考试了,就是考了也是白考!”当宋会计师听了这几句话,简直像泄了气的皮球。试分析“不要去考了,考了也白考”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试述国家公务员控告与申诉的区别。2. 试述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原则。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分,共 10 题,每小题 1.5 分)1. A 2. D 3. B 4. B 5. D 6. C 7. B 8. A 9. C 10. C 二、多项选择题(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1. AB 2. AD 3. CE 4. AB 5. BD 6. ABCDE 7. ABC 8. ABCDE 9. BD 10. ABD 三、简答题(15 分,共 3 题,每小题 5 分)1. 参考答案:
适应国家行政机关某些职位特点的需要。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的需要。克服“官本位”现象的需要。减少行政领导职数、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规范对原有相当待遇人员管理制度的需要。解题方案:4评分标准:回答我国设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目的2. 参考答案:因非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政府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的控告。(应该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本法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993 年 8 月 14 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十三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解题方案:4评分标准:参照公务员法回答公务员权利的具体内容3. 参考答案:1、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2、受到行政撤职或者开除处分的。3、辞职和被辞退的。4、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5、死亡的。解题方案:回答公务员免职的条件评分标准:参照答案,每答到一要点得该点分数,其余酌情给分四、案例分析题(30 分,共 2 题,每小题 15 分)1. 参考答案:1、卫生局提前解除武装对张某行政处分和符合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 1993 年 8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解除男孩子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而卫生局对张某的行政处分是在 2003 年 3 月,
到 20003 年 12 月还不到一年,因此卫生局不能解除对张某的行政处分 。2、卫生局对张某的年终考核结果定为称职等次不符合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 33 条规定,受撤销职务处分的,在行政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在受行政处分期间,只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解题方案:7评分标准:综合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2.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本案中宋晓明与市审计局副局长宋大蝗存在兄弟关系,不得在市审计局担任公务员。考核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包括考核有无需要回避的情况。这主要是了解被考核对象和与其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近姻亲的人员,二者是否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茧自缚。如果考核对象具有上述情形之一,该用人部门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解题方案:7评分标准:综合公务员录用、回避、监察有关知识作答五、论述题(20 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1. 参考答案:概念不同。原因不同目的不同受案范围不同受理机关不同提出时限不同审理时限不同审理依据不同法律后果不同解题方案:6评分标准:从多角度对比公务员申诉与控告2. 参考答案:公开原则平等原则竞争原则择优原则上述这四项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解题方案:6评分标准:回答公务员录用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