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01 15:06:26浏览次数:42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成为政府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新型方式和手段。总的来说,公共服务政府是时代的要求,通过电子政务来推动服务政府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一、“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概述由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动摇了传统的公共行政理念,并在西方各国掀起了公共行政改革的热潮.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的有限政府、法治责任政府、电子政府和公共政府,它是在国际上电子政府建设大潮出现之后逐渐形成的公共行政管理方式。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和建设,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主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坚持非歧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本质内涵。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依法从严执政,诚信为民,推行电子政务,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目的。二、电子政务发展对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促进政府组织结构从传统的层级制、“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趋势转变因为电子政务的运用,使电子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政府的部门,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通过网络发布政府的文件、公告、通知、招考信息等,让公众迅速获得相关信息;同时,通过保密技术,使政府内部信息通过网络上传下达,加强了彼此的沟通,有效的传送或反馈信息,缩减甚至取消了可以通过计算机取代的中间管理层,大大的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节约了公共资源,促进了政府“扁平化”网络结构的形成。(二)促进政府部门间、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间的“面面对话”电子政务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没有传统政府间的空间界限,也没有政府与公众间的地理区别,彼此可以似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接触和相互间的有效沟通。政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了解公众真实的公共需求,从而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公众也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获得所需的信息及服务,并能拥有更多的参政和发言的机会。所以,通过电子政务,政府整合了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及反应力,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民主、参政意识和回应力,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政府间,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间的“面面对话”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技术手段。(三)促进政府管理形态,管理意识更加公共服务化
在现代政府管理中,政府在管理中运用电子政务技术手段,使得服务型的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使行政更有效率、更透明、更廉洁,政府能更好的发挥和完善服务功能,能更广泛、快捷、有效的提供信息和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角色和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三、电子政务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电子政务在推动服务政府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足政府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传统的管理和执政理念、方式的烙印还比较常见。职能的交叉,审批环节过多,决策的科学性较差,行政流程不太合理,行政透明度低以及对政府的有效监督薄弱等问题都对实现电子政务推动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和信息的分割,使得各部门、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对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采用不同的标准,业务内容单调重复,形成信息孤岛,阻碍交流沟通,制约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机关、政府公务人员中,专业人才缺乏,实施电子政务意识淡薄,有些将电子政务简单的看成是政府上网,有些还担心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对自身的利益构成威胁,从而抵触 、消极对待电子政务,使得电子政务在服务政府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最大或应有的有利作用。(二)公众利用电子政务来接受政府服务的愿望和能力不足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以公众为导向的现代执政理念要求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目标。然而在以政务电子化来推动服务政府建设过程中,公众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缺乏,硬件和网络设备的匮乏成为电子政务在服务政府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障碍,严重地制约了公众接受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能力和程度。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程序和规范缺乏了解,对依靠电子政务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公众通过电子手段接受服务的实际效果不佳,公众网络的接入不足,使得电子政务无法提供普遍的服务。(三)电子政务在推动服务政府建设中的技术手段不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在推动服务政府建设中还存在技术手段的不完备,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使得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影响着服务政府的整体服务水平;国内软硬件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又导致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保密技术的相对薄弱,威胁着网络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从而威胁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提供服务的水平,并最终影响着服务政府的建设。四、完善电子政务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建议在信息化时代,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公共服务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和选择,所以,借鉴国外服务政府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通过电子政务实际来促进公共服务政府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一)政府方面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和改进政府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和实施协调工作机制,服务长效机制,转变政府职能,重塑行政文化,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主体环境;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以此来提高公务员电子服务意识,转变政府领导执政理念,强化公共服务的意识;坚持统一规划和集中领导,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提高保护和惩罚的力度,打破政府各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与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促进电子政务的有效发展。(二)公众方面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努力发展经济,注重或加大对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国民素质能力水平;加大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与服务的相关知识、政策信息的宣传和讲授,注重对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能力。(三)技术方面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经济实力,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和加大对先进技术研究的投入,支持和鼓励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加强电子政务物质基础建设,解决信息安全和保密等技术问题;通过专门的技术权威机构,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为电子政务的长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制度和法律保障;注重对国外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技术的吸收和借鉴,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创新和提高电子服务的情感化,从而提高电子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五、结语服务政府建设是我国积极与国际接轨和参与竞争的突出表现和重大举措,是我国经济取得发展成就后,公共需求的客观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电子政务与服务政府建设间的关系,解决好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两者长期、协调、有效发展下去,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全面、更充足 、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参考文献:〔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汪玉凯.电子政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陈祥荣.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行政与法,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