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结构与进入壁垒

发布时间:2023-05-22 09:05:47浏览次数:29
论市场结构与进入壁垒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为各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指定产业政策和有关的公共政策,影响和控制市场结构、企业的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学的核心内容。一、市场结构含义及组成(一)市场结构含义市场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买方构成市场,卖方构成行业。广义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包括替代品)、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二)市场的组成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三部分组成。市场集中度,就是某产业市场前几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的比例。近年来我国彩电产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并形成产业集聚。绝对集中度分析。绝对集中度是以该产业市场中最大的 N 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RN=∑XI/X。相对集中度分析。一般以洛伦茨曲线及基尼系数表示。二、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张伯伦、罗宾逊夫人提出垄断竞争理论,将不同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一般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程度,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寡头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和完全垄断型四大主要类型。下面将分别论述市场结构的各个主要类型。(一)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亦称为纯粹竟争,亦指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1.存在众多的小规模的卖者和买者,以致每个卖者(或买者)增减其供给(或需求)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不产生任何影响;2.产品是同质的,即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趋向无穷大;(3)不存在任何进入、退出壁垒,厂商能够依据期望利润率的变化,自由进入或退出各产业;(4)卖方和买方具有完全的信息和完整的知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理论意义在于,市场机制能够使社会资源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但现实中,完全市场结构的实现条件不切实际,这种市场结构只是理论上的抽象。因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以信息容易获得和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为假设前提,这可能造成企业盲目地进入或退出,使市场产品供给量和价格大起大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由大量自由竞争的企业构成,它不能揭示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寡头竞争型市场结构的实质;产品无差异的假设前提,与现实世界供给与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也不符。尽管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现实条件不切实际,但研究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的理论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对纯粹状态下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等进行典型分析。(二) 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的假设条件是:在一定市场区域范围内,某一产业的产品只有唯一的生产者;新企业进入受到很大限制,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没有接近的替代品,买者想购买性能接近的代用品是不可能的。完全垄断,亦称独占。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实现较大的经营规模,获得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垄断厂商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和实力,能够进行耗资巨大的科技研究与创新,从而可能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但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的缺陷也十分突出。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高于竞争型市场上的价格,消费者福利水平下降;由于完全垄断企业能凭借较大的市场控制力,获取垄断利润,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因而其追求技术进步、管理效率的动因减弱,可能阻碍、减缓企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垄断大企业庞大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复杂的管理层次,使企业内的管理交易费用激增,出现“X 非效率”。完全垄断型市场的假定条件在现实中也是难以实现的。研究完全垄断型市场的意义在于,在纯粹状态下对垄断企业的行为进行典型分析。(三) 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市场上卖者众多,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占有比其他企业明显多的市场份额;因为存在产品差异,产品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非价格竞争;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并对原有的市场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市场上充满竞争活力,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有利于技术和管理创新,且企业间提高产品质量的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最主要缺陷是:因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所以难以满足最佳规模生产的要求,产业的平均经营成本不能达到最低水平。垄断竞争是现实经济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研究这种市场结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四)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供给,市场的主要份额为几家大企业所占有,而这几家企业之间又存在不同形式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以垄 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一种市场结构类型。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产业内大企业数目少,他们在资金、技术、规模、产品信誉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使得新企业难以进入。产品同质或有较大差别。产品同质,基本没有差别,彼此依存度较高,属纯粹寡头垄断;产品有较大差别,彼此相关性较低,属于差别寡头垄断。由于产品的同质或差别代替性,使寡头垄断产业的少数寡头企业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寡头垄断企业间相互依存。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几家大企业势均力敌,相互间的决策行为的影响十分明显。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反应,所以合谋常常是寡头垄断企业间维持地位的主要手段。寡头垄断企业均衡产出和均衡价格的不确定性。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场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通过寡头之间的串谋或协商形成的。在此种市场结构中,几家大企业对市场均有影响力,它们可能彼此独立行动,也可能相互勾结,可能进行价格竞争,也可能进行非价格竞争。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成本曲线很难确定,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也就难以有一个确定的解。三、集中度(一)集中度含义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一般用该产业中最大的主要的厂商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比重来表示。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常用的指标,反映了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市场集中度是市场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在一般情况下,行业内的企业数越少,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市场占有率越高,则少数企业对市场的影响作用就越大,企业就越容易形成对市场的垄断;另外,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将增加寡头的相互依赖性,增加他们合谋的可能性,以维持既有的市场结构。集中度分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两类指标,这里限于篇幅不再做详细介绍。(二)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原因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1.企业趋向垄断的意向企业总是力图减少竞争对手,提高本企业在该产业的相对地位,限制产业内的竞争行为。2.企业的价格与非价格行为企业的规模、产品销售价格、售后服务等行为会影响市场集中度。3.进入、退出壁垒 高进入壁垒一般是该产业保持稳定的市场结构状态。高退出壁垒会增加市场结构集中度的调整。降低市场集中度的其他主要因素有:1.市场的扩大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市场扩大,抵消了由于企业合并和大企业内部膨胀而提高的集中度。2.规模经济的内在约束在技术等条件约束下,一个企业必然面对规模经济边界,超过边界的规模就会导致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内在地约束着市场集中度的无限扩大。3.维护企业主权抵制让渡企业经营权阻止了企业的合并。4.反垄断法令此种法令可体现国家维护竞争的政策,成为阻止集中的因素之一。四、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又称进入障碍或进入门槛,它是指产业内己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由于市场容量和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新厂商一旦进入,必须与该产业内的原有厂商展开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 。进入壁垒的大小反映了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过程中所遇见的困难的大小。如果某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就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遇到的困难大,一般厂商就难以顺利进入,相对而言,该产业的竞争程度就要弱一些,垄断程度就要大一些。因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市场结构的一个基本因素。形成进入壁垒的原因。(一)规模经济新厂商在进入某以产业初期,一般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性,相对于产业内己有的厂商其生产成本必然较高,这就是规模经济壁垒。产生该壁垒的原因在于:由于筹资的困难,新厂商进入产业时的生产规模远小于最佳生产规模。对规模经济性显著的产业,小规模生产可能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大量增加,远远超过原有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即使新厂商克服了筹资困难,在生产经营的初期也难以获得与最佳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市场份额,也即有了发挥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市场所限,或者开工率比较低、或者产品积压、或者低价销售,结果都对新厂商不利。(二)绝对费用原有厂商一般都占有一些稀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例如,在原材料占有上的优势;对专利和技术诀窍的占有优势;产品销售渠道和运输条件上的优势;人才优势等。新厂商要进入某产业和原有厂商竞争就要获取这些资源,所需的费用就是绝对费用。由绝对费用而引起的新厂商成本大 幅度增加被成为绝对费用壁垒。(三)产品差别优势在位者也许取得了产品创新的专利,或者,他们也许已在产品空间中垄断了合适的位置,他们还可能享有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产品差别化壁垒是指买者对原有厂商产品的偏好程度高于新厂商产品,以致引起新厂商产品进入市场的困难。一般来说,原有厂商利用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其产品和商标已为买者所熟悉,其市场形象和信誉己经确立。新厂商欲使自已的产品占领市场,必须先让买者了解自己的产品,树立形象和信誉,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广告宣传、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系统、培训销售人员等。这样新厂商的销售费用必然大大超过原有厂商,其产品成本也随之大量增加。(四)政策和法规国家对新建企业的行政管理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也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新厂商进入某些产业的壁垒。参考文献〔1〕王颖捷.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乌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马建堂.中国产业组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文档格式: doc,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