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发布时间:2024-08-03 09:08:13浏览次数:12
2013 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 1: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是我党首交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表明中央正致力于开启民富时代。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的“两个同步”值得关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仅如此,报告还进一步就目标的质量和效率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提。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意味着到 2020 年将有 7亿中国人步入中等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最高可达 2.3 万美元,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计划。它体现了中央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发展改革成果的治国理念。在时间、收入水平上的具体量化,让人们看到,一种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给定资料 2:  收入倍增是全民涨工资吗?有专家分析认为涨工资路上有“四座大山”:民企、垄断企业、物价、困难地区。“按照规划惯例,这个‘翻一番’目标自然是扣除价格因素,这是货真价实的倍增计划。”规划专家、清华大学胡教授说,“这个翻一番”,就是以 2010 年价格基期,按不变价格来计算。  此外,报告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指所有人——即全体人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总体概念,并不意味每个人都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收入倍增当然是就平均水平而言的,低收入群体受惠可能更大,收入增长可能不止一倍。  给定资料 3:  刘树成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共十八大首次将居民收入指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可以实现,但有一定难度。为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他建议:一、提高居民收入的最根本环节是,把生产搞上去。二、提高居民收入的最重大举措是,抓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的改革和调整。三、提高居民收入的最基本途径是,提高劳动报酬收入。四、重视科研人员脑力劳动报酬的提高。五、防止物价上涨蚕食居民收入的提高,实现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给定资料 4:  下面是一些采访实录:  语音采访:  农民工王某:今年 48 岁了,家里一共就两亩多地,上有老下有小,之前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不过现在孩子都工作了,以前是我一个人挣钱,现在是全家人都在挣钱,相信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奔小康就不远了。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厂有份稳定的工作,再也不用风吹雨打站在街头等活了。  个体老板徐某:做酒行生意已经很多年了,做生意不仅比质量,还要比诚信,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生意一直不错,也结交了不少老顾客。希望以后生意越来越好,能再开一个分店,虽然会忙点,但收入会更多。  现场采访一:  11 月 27 日上午,暖暖 的阳光洒满××村,一排排二层小楼整整齐齐。虽已入冬,但水泥小道旁的绿化树依然郁郁葱葱。  一开始一亩多,然后扩展到三亩多,现在已经达到 10 多亩了,其中仅承包的土地就有近 10 亩。现在大棚里夏季种木耳,秋冬种磨菇,常年都有产出,除去成本外,一年能收入 10 多万元。  “有了好政策,不宁 靠勤劳致富,才能过上好日子。”对于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夫妻俩用一句话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现场采访二:  11 月 28 日上午,在工厂车间,李师傅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按件计工,一件 8 元钱提成,加上基本工资,销售旺季的时候,他一个人每月可以挣到近 4000 元。  “家里的地本来就少,靠地一年收成不了几个钱,维持生活都不够。”他算了一笔账,家里以前的两亩地一年收成加做零工,一年一家人纯收入一万元左右,儿子上学、日常开支等一年下来所剩无几。而如今,土地被征收时政府补贴了一些钱,家里还获得两套还原房,夫妻俩在工厂工作,一年七八万元,除去开支也能省下三四万。  在这家工厂,四百多名工人中 90%都是刚刚变成市民的拆迁区农民,不少人已经住进小区,开始了“蓝领”生活,说起眼下的生活,一张张憨厚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企业发展好了,我们的工资自然就更多。”说起来,李师傅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期待。  给定资料 5:  虽说我国 GDP 一直保持较快增速,近年来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增速低于 GDP 增速,资源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是,数据显示,我国 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2 倍,能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仍处于粗放水平。  一个国家劳动力的报酬与这个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正相关的,如果我国企业未来还是处于底端,那仍然是走低劳动杨本的老路,居民收入就不可能上去。只有依靠转型升级,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提高,才可能使得我国劳动力报酬更高,居民收入才能增加。反过来,增加居民收入也会形成倒逼机制,那些走老路子的企业只能被淘汰,也只有收入增长了,才能拉动内需。  给定资料 6:  2002 年至 2011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为 9.2%,增速远高于未来“翻番”所需要的 7%的速度。但很多人的印象是,收入确实增长了,经济压力却没有大有减轻。  另外,“老百姓也期盼着国家加快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意味着工资的提高,还意味着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制品的弥补,收入分配改革既是做”加法“,提高居民的基本收入,也是做”减法“,减轻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负担。”  给定资料 7:  国社科院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重偏低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 GDP 的比重已由 2004 年的 50.7%下降到 2010 年的 45%,更让人忧心的是,据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连续 22%年下降。”这种不断创新低的下降趋势,已经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和经济的正常循环,甚至威胁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社会管理蓝皮书》中显示,反映收入差距的中国基尼系数仍然达到 0.438 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 3.3 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  找到导致劳动收入关系失衡的原因并不难,难在如何对症下药找到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有效途径。另外,劳动报酬比重的大小并不是根本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关键,提高劳动报酬比重,还需合理地分配劳动报酬这块“蛋糕”,否则收入分配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会进一步拉大。  给定资料 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 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 年,中国的居民收入增长仍然远你芋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的统计研究,中国的基尼系数在 2002 年达到了 0.454,在 5年之后的 2007 年达到了 0.48。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则表明,在 2011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5。  从形成当今收放分配格局的原因入手实施改革,媒体报道中所谓收入分配改革的“提低、扩中、控高”三大战略才有意义,才能巩固改革的成果。否则,这些硬性拉平收入的措施,只会造成一时的“结果公平”,而为原有分配格局的反弹积蓄更大的能量。实际上,在十分有限的关于收入徒劳无益叫体方案形成过程的报道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方案的难产之处,正是在如何创造更加公平的机会方面,比如,如果处理垄断存在所必然造成的利益分配悬殊。  给定资料 9:   收入分配的重要性,各方已有共识;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也有诸多期盼。关键问题是,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如何确定收入分配的目标。这对不久后将要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着“顶层设计的”的意义。“十年翻一番”,示着每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需要达到的 7.2%,这个速度的实现难不?既不难,也不易。  而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面临着我们当前同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日本适时地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得到有效执行,其后十年,日本国民收入年平均实际长率达11.5%,形成了近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使日本有效地转变成为一个消费社会。  在过去很长时期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要高于农村收入,尽管 2010、2011 年农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未来任务还很艰巨。而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收入差别,一些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现象也较为突出,社会对此呼声也较大。  要实现中国版收入倍增的目标,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上有重大突破。应当说,只要明确了方向,下定了决心,有了顶层设计,突破口很多。收入根本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给定资料 10: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20 年实现收入翻番有物质基础。从 1979 年到 2011 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 7.4%,超过了十年收入翻番所需要的 7.2%、7.3%的速度。2010 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000 年的 2.73 倍。尤其是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已经为实现十年收入倍增计划开了一个好头。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期增长目标设置为高于 GDP 增长目标的 7%,国家已经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如着力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水平、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等,马建堂指出,不仅要重视收入总量的增长,也要更加关注公平,把收入分配差距尽可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适当的水平上。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张荣楠认为,中国需要不遗余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结构转换,从而跨信以逾越的“中等收入陷阱”,为提高居民收放创造必要条件。  给定资料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展迅猛,国内生产总值已于 2011 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不同阶层、的利益也在不断分化;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城镇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扩大。这显然不利于国家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有违共同富裕的初衷和社会公平正义。  在做好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前提下,除了深化收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外,还应该坚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  那么,收入分配的“利民”之路如何走?显然,就是要通过制度确保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为老百姓“让利”,即政府减部、资方让利、劳动者所得提高。而对于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而言,必须切实做到让得民,必行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针对中小企业也采取相应的减负措施,而与此同时,则需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各有哪些?(25 分)  要求:内容全面,层次清楚,不超过 500 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你认为要切实提高居民收放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要求:内容全面,既有宏观思维,又实际可行;有条理;不超过 500 字。(25 分)  三、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 1000 字以上的议论文。(50 分)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答案解析  先从阅读角度来看,直接读题目,第一题问的是基础和困难,而第二题问的是解决居民收入需要从那几个方面来进行“顶层设计”。先就读题目以后可以看出,第一题和第二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需要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第二题的实际对策。因此在阅读文章中需要将第一题与第二题同时进行解答,方便信息的进一步提取,是高分的必要条件。   在对第一题的阅读中,可以发现,作者需要考上将基础和困难在文中的体现分开作答,但是这只是题干的要求,我们来看第一题的要求部分,要求考生在作答中体现“层次清楚”这一概念。又回到第一段我们所说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二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对策的分析,而第二题是建立在第一题的解读基础上,因此对第一题的“层次清楚”也应当从宏观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一、请恨据给定资科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各有哪些?(25 分)  要求:内容全面,层次清楚,不超过 500 字。  参考答案:  基础:  宏观方面:政策保护,经济物质基础良好,文化科学知识进一步推广,逐步实现全民收入倍增,保护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具体体现:1、十八大报告写入“两个同步”,提出质量效率要求,着力解决分配差距大的问题,收入问题纳入规章,防止物价上涨;2、提高生产分配格局,重视科研脑力劳动;3、提倡全民劳动,农民进入企业,提倡市场经济诚信,农民勤劳致富;4、耕地开发和环境保护;5、可支配收入增长,收入增长率高,生产效率提升。  困难:  宏观方面:政策和实施存在分离,生态污染严重,企业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收入倍增不是全部人的倍增,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具体体现:1、四座大山:民企、垄断、物价、困难地区等问题导致收入倍增计划遇到困难,倍增不是全部人民倍增;2、政策在具体实施上存在问题,缩小差距战略实施上现状艰巨,没有具体方向和名曲的顶层设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让企业和政府“让利”;3、能源消耗偏高,企业低端,经济压力大,社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有负担;4、提升途径不明确,收入增长低于企业和物价增长,未从分配格局入手处理问题;5、劳动者报酬比例下降,城乡、地区、行业和人群间收入差距大。  (考生在写具体答案的过程中需要对全篇文章进行解析,防止出现丢分现象,另外依照题目的问法,层次分明也是得分的一个要素。)  二、根据给定资料,你认为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要求:内容全面,既有宏观思维,又实际可行;有条理;不超过 500 字。(25 分)  解析:依照题目要求,需要对对策,即文章所说的顶层设计进行解释,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题目要求“有条理”,即要对答案进行进一步分类,可以从政府、社会、个人角度进行分类,另外在提及对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得答案的对策具体可行,需要在细节上进行规划。同时,立足第一题的基础,需要在全文中找寻对策以及问题,在此基础上解答,将文章的答案做到面面俱到,防止丢分。  参考答案:  为切实提高居民收入,需要从政府、社会以及个人三个角度进行“顶层设计”。  政府方面:从政策规划上加强提高居民收入的保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进一步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民保障,减少群众负担。具体措施:全民收入提升纳入政策,加大力度提升生产力,对收入分配的方向进行改革和调整,防止物价上涨;防止物价上涨,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可以通过设立严格的监控制度进行实施;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提升劳动者报酬比例,合理分配劳动资源,控制收入增长低于物价增长,真正创造机会平等,转变经济发展,调整格局和结构。  社会方面: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具体体现:企业发展需要减少能源消耗,如加强科技人员的使用和保护;引导农民进入企业,保障农民收入,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垄断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资方让利,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减少负担。 . .劳动者方面:劳动者所得提高,观念转变。具体体现:重视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的报酬,对提高居民收入理性认识,即全民提高,倡导全民工作,自身建设提升,加强诚信的宣扬,勤劳致富;提升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 1000 字以上的议论文。(50 分)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解析:收入倍增是主题不是标题,标题需要同学进一步进行规划,另外文章需要做到参考资料和见解深刻,那就需要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文章在写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的过程中提及了有关全民收入提升的基础、困难和对策,那在表述大作文的时候可以从以上三个部分入手,然后进行提升。另外在表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微观的进一步细化和宏观的进一步弘扬,从作文角度看可以优先选择策论文进行写作。  参考文章:  让收入的提升不再是“面子工程”  ——如何实现真正的“收入倍增”  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是伟人的选择,而是人民群众的选择。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重要观点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大众作为评选政府优良的标准。无论是从秦皇汉武的统一中国,还是到隋唐盛世的民心所向,亦或是康乾盛世的永不加赋,都体现了民生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的切实“倍增”,是人民真正幸福感的体现。  ——真正的“收入倍增”是人民幸福的最直接表现。  古时秦国能够一统天下,是建立在雄厚的国力基础上,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提出的“仓稟实则知荣辱,衣食足则只礼节”,成为了中国统一的基础保障。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们不再需要考虑国内的攀比,更多的是需要看向世界的看齐的标准之一。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强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一步步引进外来的知识和理念,并且在政策上对提升民众的收入,观念上了解民生的重要性,种种迹象表明了国家对群众生活的关注。  ——“收入倍增”是综合国力在现阶段的明显表现。  然而,我们不得在温暖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现阶段,我国虽然出台了许多政策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马上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解决:提升人民群众收入的政策和实施存在分离,生态污染严重,企业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种种的迹象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和进行及时的处理。  ——解决影响收入问题,刻不容缓!  站在山顶的人需要环顾山腰人的艰辛,同时,身处山腰的人同样需要关注站在山顶的人的高处不胜寒。对于“收入倍增”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论你身处哪个地位,都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自己的贡献,因为这即使任务,也是责任。从政府角度来看,加强提高居民收入的保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进一步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民保障,减少群众负担等政策已经写入了相关的规划中去,但是,更多的人民群众呼吁的是如何从科学角度分析出良好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政府实地调研,将中国和相类是的发展中以及发达国家进行对比,设计出真正的“顶层”规划,在宏观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利益给与人民群众,完善保障体系,在给劳动者涨工资的同时,提高民众购买力,改善物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障政府收益提升的同时,适当的让利给我们的劳动者。在企业方面,改善经营模式,倡导环保节能的企业发展理念,垄断行业企业需要适当让利,同时在企业自身上,提高高科技技能引入,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最后,在劳动这自身上,一方面需要对自身能力有所提升,成为高科技人才劳动者,提高单位效能,创造高回报率效能,提高劳动者生产比例和收入比例;另一方面,倡导全民劳动,共同建设发达国家和良好生活环境,对收入提升正确认识,减少两极分化局面。  ——多管齐下,解决收入问题。  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自身的生活,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当然,这样的计划不能全部推给国家去做,需要身边的人一同完成,无论你是劳动者,是企业家,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都有能力和责任去完成这个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