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9]《课堂教学艺术》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4 14:08:38浏览次数:42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课堂教学艺术【0289】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1.第一、二、三题选做二题,第四、五题选做一题。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4.卷面清晰干净。一、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的基本形式(30 分)二、课堂教学艺术节奏的主要表现形式(30 分)三、暗示教学的艺术形式(30 分)四、论述课堂艺术高潮的制造方法(40 分)五、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下述情况,该如何处置?请结合课堂教学行为管理艺术的知识,将你的对策写下来。(40 分)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如果你家有 5 个热水器,送了 1 个给奶奶,送了 2 个给外婆和舅舅,请问你家剩几个热水器?”学生甲回答说:“老师,我家只有 1 个热水器”,学生乙回答说:“我奶奶家的热水器不是我们送的”,学生丙说:“老师我知道……”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听不见学生丙的回答,学生甲和乙表示不满,许多学生在嘻嘻说笑,教学无法在持续下去。一、课堂导课艺术的基本形式。答:1、事例导课,将一个或多个事实、现象展现出来,从中引出本堂课或本门课的主题。 2、问题导课,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设疑导课的启发思维功能,在导课时精心设疑问难,以鼓起学生思维的翅膀。3、审题导课,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课题进行分析解释,由此直接引入主题的导课艺术操作。4、温故导课,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常用的导课方式。有位教师在上《茶花赋》时,就注意以旧带新,使学生感到新课非但不陌生,反而很亲切。5、演练导课,在新课开始时,教师有选择地展示挂图、实物、标本、模型,或做一些启发性强的实验、练习,最好也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也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知识直观形象地进入学生头脑的一种导课方式。6、创境导课,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 7、冥想导课,为了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有时候他请同学们起立,然后口中念念有词道:“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脚掌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眼,以眼观鼻,以鼻对口,以口问心。然后意念想丹田之处(肚脐以下三寸部位为丹田),有一朵莲花盛开着。浑身放松,若感觉深呼吸舒服,则深呼吸。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思绪。三、课堂教学艺术节奏的主要表现形式答:暗示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所用手段和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语言暗示指通过语言形式进行的暗示。如教学语言的声调就可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而每一种语调都可以使对方获得某种附加的信息。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好是多采用提示语言进行暗示性鼓励。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教- 1 - 学语言艺术水平,以适应暗示教学的需要。通过言语讲授暗示,主要在于调整和改变语调和语速。比如言语讲授或朗读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语调和语速来强调和突出有关内容。一般人以为提高语调和加快语速能够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其实,降低语调和减缓语速也能产生强调和突出的效果。比如《荷塘月色》第五段描写月光有三个十分传神的动词:"泻"、"浮"、"画"。怎样突出这三个动词呢?方法固然很多,但是,如果这样来暗示看怎么样?教师朗读到这里,突然充满深情地降低语调,减缓语速读这三个字,学生就容易更认真地注意这三个字,以便于他们接受和思考。(2)形象暗示 一是指教师形象暗示。这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过程,包括多方面内容,如手势暗示、眼色暗示、表情暗示、体态暗示、服饰暗示等。二是榜样形象暗示。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就在于榜样形象能够起到行为方 式的暗示作用。(3)氛围暗示暗示教学艺术的效果,有人评价就是氛围的作用。如在暗示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配合的艺术语调,教室的气氛始终充满了乐趣、欢快、轻松和舒适。实验表明,有音乐伴随的教材介绍,比没有音乐伴随的介绍,记忆率高 2.17~1.50 倍。可见,教学氛围的暗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4)活动暗示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意图渗透其中,亦可使学生受到有益的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往往处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各种思想及个性特点都在教师面前暴露无遗,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暗示教学,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5)综合暗示 指综合了各种手段而实施全面的暗示教学形式。其中艺术是运用综合暗示最典型的例子。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色彩、韵律和节奏是通过非理性知觉打动人的全身心的。这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洛扎诺夫说“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就因为艺术是直接诉诸情感与直觉等无意识知觉的,是动员非特定心理反应的,所以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是暗示教学的技术。(6)榜样暗示 榜样暗示即行为暗示。有些课文,不太容易引起学习的兴趣,比如议论文、说明文之类。尤其在自读分析时,有的学生容易马虎从事,应付差事,教师可以寻找一个认真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同学多了不起,已经连续给三段划了层次,而且划得很准确。"当然这个学生应该具备代表性,不能挑最好的学生,因为其他学生和他比有差距,起不到榜样的作用;也不能挑最差的学生,因为其他学生不一定相信教师讲的内容,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榜样的暗示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7)权威暗示 声望高,有权威的人,其暗示作用大。要想引起学生读某一本书的兴趣,最好请在班上有威望的学生作一点介绍。或者由教师自己"现身说法",某某书非常感人,本来不想看,一看就不愿意放下来。不必要直接要求:"你们要读×× ×书,还要交读书笔记。"学生本身学习任务就很重,带着"多余"的学习任务去读书,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8)艺术暗示 洛扎诺夫认为:"艺术是最有力暗示。"当学生舒舒服服地坐着听音乐、听故事、听诗歌朗诵和看电视短片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容易沉浸音乐、故事、诗歌、和电视之中。他们在享受艺术美的时候,身心处在松弛状态,并不在理解与记忆上特别用力。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这时的心理潜力受到激发:联想翩翩,情绪起伏,思维活跃,记忆深刻。上《雄关赋》,放一段董文华的《长城长》,教《一次大型的浪石流》,编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学《祝福》放一段《祝福》的电影境头。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创设暗示教学情境的手段。四,论述课堂艺术高潮的制造方法。答:课堂中的高潮部分是整堂课最精彩的段落,是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大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① 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师主导能力。a.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被激活的思维和教师的顺势利导显得水乳交融。b. 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能导能演,在设计上要动脑子,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要在时间上把握,给高潮的到来留有一定的余地。② 通过一些具体办法把握课堂教学高潮。从艺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像一部影片,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过程,酝酿高潮就必须从导课开始,好的导课就象文章或影片的开始,看能不能抓住观众(学生)的心,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就精力集中劲往一处使。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课创设问题的主题,再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快要到达高潮时设臵悬念,通过情绪的感染,循循善诱的启导,紧张活跃的竞赛,出奇制胜的应变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感的表演等等手段,从而达到高潮,当然,一堂课可能有多重高潮,所谓高潮迭起就是这类课的体现。③ 从教学评价上去把握课堂教学高潮。教学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而且这种评价不是点状的,是网状的,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教学评价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通过自评,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则体现是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讲述时常有创造性表现,给整堂课带来惊喜而形成无数个小高潮,学生的互评体现同学之间的包容、团结协作。老师的评价提炼整堂课的质量,延伸教学内涵,此时的师生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溢于言表。这样,教学的高潮便达到了。-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