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合理营养 儿童保健学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1:55浏览次数:7 ·儿童营养需求特点 ·母乳喂养 ·部分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 ·食物转换 ·膳食与营养及其评价 儿童营养需求特点 (一)儿童营养需求特点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量(以千克体重计)高于成年人 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年龄越小,患营养缺乏症的危险性越大 (二)六类营养素的需求及特点 能量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 水 1.能量 基础代谢率 食物热力作用 活动消耗 生长所需(儿童特有)
烹调·细致、注意色香味·就餐环境安全卫生·食品安全·饮食卫生 (三)膳食与营养评价方法 1.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法·称量食物、计算每日摄入的热能和各类营养素·与相应年龄、性别的“全国推荐供给量”进行比较·一般调查 3~5 天,至少 3 天·适用于团体、家庭、个人的膳食调查记账法·适用于有详细账目的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的膳食调查·平均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的摄入量询问法·又称 24 小时回顾法·询问和记录小儿过去 24 小时或 3~5 天内每天每餐所吃所有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营养评价内容膳食构成·谷类:不宜超过总能量的 70% ·动物性食物及豆类:不宜低于 20% 总能量·正常:>90% 参考摄入量·低下:<80% 参考摄入量·过多:>100% 参考摄入量蛋白质·>80%参考摄入量·动物性:50% 总摄入量;·动物性+豆类:40-50% 总摄入量其他营养素·正常:>80% 参考摄入量·低下:<60% 参考摄入量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 12% ~ 15% · 脂 肪: 30% ~ 35% · 碳水化合物: 50% ~ 60% 脂肪·植物油的营养价值优于动物性脂肪·不低于总脂肪量 2-3%供热比例·早 30% 、午 40% 、晚 30% ·早 25-30%,午 35-40%,午后点心 10%,晚 25-30% 一般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是 A.出生后 4~6 个月 B.出生后 3~4 个月 C.出生 6 个月以后 D.只要母乳不足,随时可以添加 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是 4~6 个月。 儿童膳食达到合理营养的具体表现 A.各类食物搭配合理 B.色、香、味俱佳 C.饮食卫生 D.平衡膳食 E.合理烹饪,营养素损失少『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衡膳食是儿童膳食达到合理营养的具体表现。 婴儿添加离乳食品的一般顺序是 A.米糊、蛋黄、肉泥、菜泥 B.面条、蛋黄、肉泥、菜泥 C.蛋黄、豆腐、鱼泥、菜泥 D.米汤、肉泥、菜泥、碎肝 E.米饭、肉泥、菜泥、鸡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婴儿辅食首先添加的是米粉,据此可选择 A。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三餐总能量的合适比例 A.30% B.20% C.40% D.25% E.3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三餐总能量的 30%。 儿童一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该占总能量的比例大约为 A.30%~50% B.50%~60% C.70%~80% D.65%~70% E.40%~6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儿童一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该占 50%~60%。 关于儿童营养需求特点,正确的是 A.儿童消化、代谢与成人相同 B.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一样 C.个体之间营养需求差异不明显 D.生长高峰期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 E.年龄愈小营养缺乏病愈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儿童与成人的消化、代谢是不同的,A 错误。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病,E 错误。儿童个体之间的营养需求差异比较大,C 错误。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是不同的,B 错误。 母乳中含量较恒定的营养素是 A.钙 B.维生素 A C.维生素 C D.硫胺素 E.核黄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母乳中含量较恒定的营养素是钙。 一正常产妇住院,顺利娩出一女婴,新生儿正常,医院积极采取以下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措施,但是不包括 A.鼓励按时哺乳 B.帮助母亲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C.不给新生儿母乳以外的任何饮料和食品
D.不给母乳喂养的孩子使用人工乳头或安慰物 E.24 小时母婴同室『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鼓励按需喂养,不是按时喂养,A 错误,符合题意。 以下哪项不是人工喂养应遵循的原则 A.选择优质乳品或乳制品为主食 B.哺喂次数比母乳喂养少,时间间隔比母乳喂养长 C.奶瓶及其他辅助用具应及时消毒 D.喂养品的量和浓度要根据小儿年龄、体重计算,不能过浓 E.喂奶前要测好温度,以温热不烫手为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人工喂养的次数应该与母乳喂养是一致的。B 错误,符合题意。 6 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每日大便 5~6 次,为黄色稀糊便,但生长发育完全正常,此时应该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合理 A.应该添加辅食 B.不能添加辅食 C.口服乳酶生治疗腹泻 D.口服抗生素治疗腹泻 E.减少母乳喂量,服用多酶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婴儿,6 个月,生长发育完全正常,此时应添加辅食。 一个 4 岁儿童早餐通常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家长认为孩子的早餐非常有营养,但通过咨询营养专家,发现早餐还应该增加的食物 A.面包+蔬菜 B.蔬菜+水果 C.鱼类+馒头 D.瘦肉+米饭 E.豆腐+米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儿童早餐包含鸡蛋、牛奶,即动物性蛋白质、奶制品,还应增加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蔬果,因而此题选择的是面包、蔬菜。
排泄消耗 ①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在空腹、清醒、安静的状态下,在环境温度 18 ~ 25℃ 时的代谢 婴儿:230kJ(55kcal)每日每千克体重 7 岁:184kJ(44kcal)每日每千克体重 12 岁:126kJ(30kcal)每日每千克体重,与成人相仿。 ②食物的热力作用。 ③活动消耗。 ④生长所需:是儿童特有的能量消耗,所需能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⑤排泄消耗。 2.蛋白质 儿童从 1 岁到青春期突增开始,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 25~45g。 青春期发育阶段可达到每日 50~65g 3.脂类 年龄越小对脂肪的需要量越大,母乳中的脂肪容易被吸收。 1~3 岁: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35% 4~17 岁: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20%~30%。 4.碳水化合物 包括 糖、寡糖、多糖; 1 岁以上儿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 50% ~ 65% 。 摄入过多:因糖在肠内过度发酵而腹泻,久之可致体重增加 摄入过少:蛋白质浪费、严重者可导致氮质血症和酸中毒 5.维生素、矿物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脂溶性:维生素 A 、 D 、 E 等 水溶性:维生素 B 1、 B 2、烟酸等 极易发生某类维生素缺乏症 注意膳食搭配
维生素 D 和钙缺乏发生的婴儿手足搐搦症、佝偻病,铁缺乏引起的贫血等 人体含量大于体重 0.01% 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钙、磷、镁、钠、氯、钾、硫等 体内含量小于体重 0.01% 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铁、碘、锌、硒、铜、氟、钼、铬、钴等 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6.水 按体重计算,年龄越小,需水越多 生后 6 个月内的母乳喂养婴儿,如果奶量充足、生长发育良好,则不需要额外加水。婴儿 100 ~ 155ml 每日每千克体重 3~7 90~110ml 每日每千克体重10 岁 70~85ml 每日每千克体重14 岁 50~60ml 每日每千克体重<60ml 每日每千克体重 脱水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摄入水量超过正常需要量 增加尿量排泄;可发生水中毒,出现水肿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重要性 乳汁的产生和分泌 母乳喂养技巧 特殊情况下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对孩子 ( 1 )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6 个月全部; 6 ~ 12 个月一半; 12 ~ 24 个月 1/3 ( 2 )足够的水分 ( 3 )卫生 ( 4 )少患病:不易患糖尿病、心脏病、湿疹等,预防肥胖 ( 5 )增进情感 ( 6 )增强大脑发育、视觉发育和视力,为学习做准备 2.对母亲 (1)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促进产后尽快康复。 (2)纯母乳喂养具有避孕效果 (3)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4)母亲肥胖较少; 有助于母亲恢复正常身材 3.对家庭 (1)经济 (2)减少孩子的疾病发生,减轻家庭负担 (3)喂养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完成。 (4)增进家庭的联系
(二)乳汁的产生和分泌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四)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1.母乳量不足 2.乳头内陷或皲裂 3.溢奶 原因 ·小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松弛,加之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置,因此常常出现溢奶。 ·喂养方法不当导致气体吞入过多或过度喂养亦可发生溢奶。 方法 ·拍嗝 ·右侧卧位 ·溢奶无缓解,影响喂养,及时转诊
4.母乳性黄疸 是指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 2 周后发生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 若黄疸明显,累及四肢及手心足心,应及时就医。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 15mg/ml,且无其他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 3 天,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5.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儿喂养按照胎龄和出生体重,可将其分为高危早产儿(胎龄<32 周,出生体重<1500g)、中危早产儿(32~34 周,体重 1500~2000g)和低危早产儿(>34 周,体重>2000g)。 1.早产儿出院后首选母乳,持续 6 个月 2.对胎龄<34 周、出生体重<2000g 的早产儿,加母乳强化剂 3.适用于胎龄<34 周、出生体重<2000g 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用早产儿奶粉 4.对于>34 周的早产儿或出院后早产儿,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用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 5.其他:氨基酸奶粉等 6.上班族/外出时母乳喂养 每天哺乳应不少于 3 次,在外出或上班时要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 室温 25℃时 3 小时;冰箱冷藏室(4℃)3 天;冰箱冷冻室(-20℃)3 个月 解冻、加热方法:从冷冻室或冷藏室取出的母乳时务必要缓慢。不要用微波炉来解冻或加热母乳,可以通过流动的水或放在冷藏室过夜来解冻,再把奶瓶放在装有温水(40℃以下)的容器里加热。给孩子喂母乳前,务必要检查其温度。 7.母亲患特殊疾病时母乳喂养 母亲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 )、患未治疗的淋病、乳头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疱疹病变时不应进行母 乳喂养。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临产或分娩时,乳汁的传播风险低。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应在生后 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00IU ,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10μg ,可以进行 母乳喂养。 8.不宜进行母乳喂养情况 ①母亲正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患活动期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患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应停止哺乳(结核病接受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②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消毒后哺喂 ③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能母乳喂养 ; ④患有枫糖尿病或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在密切观察下可部分母乳喂养 部分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 (一)部分母乳喂养 (二)配方奶喂养次数生后 3 个月内可不定时喂养; 3 个月每 3 ~ 4 小时一次 方 在婴儿清醒状态下,采用正确的姿势喂哺,并注意母婴互动交流。应特别注意选
法用适宜的奶嘴,奶液温度应适当,奶瓶应清洁,喂哺时奶瓶的位置与婴儿下颌成45°,同时奶液宜即冲即食,不宜用微波炉热奶,以避免奶液受热不均或过烫。冲调按比例量3 月龄内婴儿奶量约 500~750ml/d,4~6 月龄婴儿约 800~1000ml/d,逐渐减少夜间哺乳。治疗性配方奶水解蛋白配方;无乳糖配方;低苯丙氨酸配方 食物转换 (一)原则 婴儿期若断离母乳,仍需维持婴儿总奶量 800ml/d 左右。 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环境三个方面。 1.在适宜的年龄开始辅食; 2.继续母乳喂养 3.一种到多种; 4.由少量到多; 5.由细到粗 6.单独制作; 7.按需喂养; 8.积极喂养。 (二)食物转换方法 月龄:从 6 个月开始,单一食物逐次引入的方法 初始阶段1)继续母乳。每天约 800 ~ 1000ml 2)辅食种类:易吞咽和消化,不易过敏3)餐次食量:开始 1 天 1 次,每次 1~2 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每次只添加一种,注意观察婴儿添加辅食后的反应。观察 5~7 天无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 1 天 2~3 小餐。食物应用勺喂养,帮助训练吞咽功能第二阶段1)继续母乳。每天 3-4 次,约 700 ~ 800ml 2)辅食种类: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富铁食物、深色蔬菜优先;红肉、肝泥、动物血等3)餐次食量:每天辅食喂养 2 次;可为其提供手抓进食的机会第三阶段1)继续母乳。每天 2-4 次,约 600 ~ 700ml 2)辅食种类:各种谷类食物如软米饭、手抓面包、磨牙饼干,豆类食物如豆腐、动物性食物如蛋黄、畜禽类、鱼类食物以及常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3)餐次食量:由泥状、碎末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指状食物;一般每天 2~3 次,
加餐 1 次;让幼儿与家人同桌吃饭,在父母帮助下练习用勺进食,用杯子喝水第四阶段1)继续母乳。每天 400 ~ 600ml 2)辅食种类:普通食物(辅食)已经占据食量的一半以上。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鸡蛋白、贝壳类(如:虾、蟹)、花生和坚果类(如:杏仁、腰果和核桃)等食物已经可以尝试添加。3)餐次食量:每日 3 餐,每餐 1 碗,另加餐 2 次。鼓励幼儿用勺、手拿等方式自主进食,以期到 2 岁时幼儿能够完全自主进食。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 20 分钟内,最长不超过 30 分钟。避免吃饭时玩游戏、看电视等干扰活动 膳食与营养及其评价 (一)平衡膳食 合理搭配各类食品 合理加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色、香、味 饮食卫生 (二)合理营养能量与各种营养素· 蛋白质: 12% ~ 15% · 脂 肪: 25% ~ 35% · 碳水化合物: 45% ~ 55% 膳食品种 ·食物品种应多样化餐次·学龄前:四餐制,各餐间隔 3~4 小时;·学 龄:三餐制,各餐间隔 4~6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