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4:02浏览次数:8
第九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一、A11、医疗卫生机构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A、1 小时<B、立即<C、2 小时<D、12 小时<E、24 小时<2、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A、张某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B、2003 年在某地发生的井喷硫化氢事件<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某工厂发生的苯中毒事件<E、某医院的放射源丢失事件<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下列哪类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事件A、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流行<B、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C、环境污染<D、寄生虫病疫情<E、水灾、地震等严重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二、A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有关专业技术机构的人员进入突发事件的现场,不配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并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A、警告<B、吊销执照<C、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D、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E、追究刑事责任<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下列需要报告情形之一的,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②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③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④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该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2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属性:影响的是公众的健康,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 【该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2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该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30,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②未依照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③未依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④拒绝接诊病人的;⑤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该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3531,点击提问】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