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地籍管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

发布时间:2023-10-30 10:10:15浏览次数:1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地籍管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1.地籍:即在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2.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或空间3.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4.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表格、图件及文字记录,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状况以及这些情况的动态变化,进行有系统的调查、整理、分析和预测的部门统计工作。 5.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二、简答题1. 界址标志?① 界标是界址在实地的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② 可防止权属调查、勘丈绘制宗地草图与地籍测量对界址点的判别差错,保证准确勘丈、绘制宗地草图、2. 地籍测量;③ 便于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实地检查;④ 便于土地使用者依法利用土地,能减少违法占地和土地纠纷;⑤ 有利于地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3.土地分等定级应持有怎样的质量观? 针对性观点、效益性观点、综合性观点、动态性观点4.我国土地登记类型有哪些? 土地总登记、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5.土地权属登记的审核标准与步骤各是什么?标准:根性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步骤:初审、复审/审核、批准6.《宗地代码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宗地代码编制方法是什么?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 6 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 3 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 3 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代码为 1 位,用 G、J、Z 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 6 位,包括 1 位宗地特征码和 5 位宗地顺序码。其中:1  B.当行政界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地籍号变更后,应利用变更后的街道、街坊编号取代原街道、街坊编号 C.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 D.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加支号顺序排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大宗地号加支号表示四、简答1. 简述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应该循的原则。答:地籍管理是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工作措施。现阶段为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地籍管理应该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 1) 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2) 必须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必须保证地籍资料的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4) 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可完整性。2. 简述现代地籍的概念及其作用。答:现代地籍是有关土地的自然状况,土地的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的权属状况的调查记录,法权登记,地籍图件和数据的综合性记录。现代地籍包括文字型,图形资料,人文资料,自然资源资料和经济资料等,并运用信息工程,光电,航天技术,网络等的一个综合性的动态的数据库。 现代地籍的作用不仅是为产权和税收服务,而且还为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土地规划,交通,管线建设等各方面提供信息和基础资料,为广泛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3. 简述当前土地权属变更的几种类型。答:1.征用集体的土地, .2.划拨国有土地 3.出让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4.继承土地使用权 5.交换土地使用权 6.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7.承包集体或国有土地使用权五、综合分析题假定你是海淀区土地局土地登记的工作人员。该区 A 学校于 2002 年 10 月 1 日经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用途为教育用地,现 A 学校提出土地登记申请,要求办理土地登记。应该如何办理?在权属审核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办理土地登记需要: 1) A 学校应申请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申请人为 A 学校法人及法人代表。 2) 应提交的资料:a)、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表;b)A 学校法人证明、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用地批准书;d)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e)委托代理的应提交土地登记委托及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3)!划拨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权属审核要点:a)对申请人的审核。要注意土地登记申请人与政府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批准的土地使用者是否一致。b)对土地权属来源文件的饿审核。要注意对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机关及批准权限的审核。c)对土地用途的审核。要注意是否与批准用途一致。d)对宗地面积的审核。要注意地籍调查结果是否与建设用地面积一致。10 作业题六一、 名词解释1 地籍:是记载土地位置、土地界址、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土地权属和用途等土地基本状况的簿册。2 初始地籍调查: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的第一次普遍调查。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为查清土地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国土地资源的调查,也是国家重要国情国力的调查。4 土地所有权:是指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5 地籍档案:凡是在地籍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磁带、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称之为地籍档案。二、 填空1 城镇地籍调查时的宗地编号以(行政区,街道,街坊,宗地)四级编号。2 地籍调查按照调查的时期和任务可分为(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3 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地类是按(土地的用途)为划分标准;二级地类是按(土地利用方式)为划分标准的。4 按照地籍的发展阶段,地籍可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不定项选择(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 1 个正确项,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 C )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A.地籍图片 B.地籍卡 C.地籍资料 D.地籍表册2.(B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A.地籍图       B.宗地图C.宗地草图      D.房产图3.以下哪种宗地变更情况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可以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直接应用原测量结果(C )。A.宗地分割 B.调整边界新增界址点C.宗地合并且没有增设界址点 D.新增宗地4.变更地籍测量是在(C )的基础上进行。A.权属调查 B.地籍调查 C.变更权属调查 D.变更地籍调查5. 地籍调查表的填表要求有(ACD ) 。A. 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得空项B. 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整个表作废C. 填写时,需要使用蓝黑墨水,字迹工整、清晰、整洁D. 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11 E. 地籍调查表按一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也是填写一份调查表,但在说明栏中说明各自的独有和共有情况6.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A )为自己所用。A.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B.加工过的地籍信息C.经过初始加工的地籍信息       D.经过多次加工的地籍信息7.在宗地图变更时,原宗地图处理方法是(C )。A.直接在原宗地图上划改,继续使用B.复制原宗地图保存,直接在原宗地图上划改C.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加盖“变更”字样印章保存D.复制原宗地图,在复制宗地图上划改8.(C )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A.土地条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 D.边界确定9.下面选项中,需要重新进行界址调查的是(C )。A.继承土地使用权 B. 交换土地使用权C. 城市改造拆迁 D.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10.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ABCD )。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C.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四、简答1.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答:(1)查清各级行政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按行政辖区统计各类土地面积; (4)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权属界线图; (5)总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2. 简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目的。答: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的目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数据的现实性; (2)形成系统的动态分析、历史分析和趋势分析,揭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 (3)建立预警系统,为政府管理服务; (4)反馈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3. 简述初始土地登记主要步骤。答:初始登记是土地权属单位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第一次基础性、普遍性的土地登记。即在规12 定的期限内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土地进行普遍的登记。 初始土地登记的运作步骤,一般分为:公告,申请,收件,调查,审批,登记,收费,发证,归档九步。五、综合分析仔细阅读下图,论述宗地草图的内容。同时分类说明图中数字的含义,并在图上加以表示。如果你认为图中信息有缺失或错误也请一并说明。宗地草图1.!宗地草图是宗地图的一种,它是权属调查中形成用以描述宗地界址等情况的图件。宗地草图通常包括: (1)宗地编号,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及界址线,相连宗地编号,土地使用者名称; (2)用以确定界址点或界址线的必须的建筑物与构筑物;(3)界址边长,界址点到用以确定界址点或界址线的必须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 (4)土地用途; (5)指北针,概略比例尺; (6)调查员姓名,调查日期。13 ——宗地特征码用 A、B、S、X、C、D、E、F、W、Y 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宗地顺序码用 00001~99999 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7.当前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具体有哪几种(4 分)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8.土地登记登记时,申请人需要提交哪些资料?(7 分) 土地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其他证明材料。三、论述题1.请你谈谈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业题二一、填空题1.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主要有(因素法)、(样地法 )。2.产权地籍重要的特点是实施了有法律效力的(土地登记)。3.我国的土地日是(6.25)。4.土地登记分为(地总登记、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等种类。5.地籍按主要功能变化可以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6.城镇土地定级时,通常采用(多元统计聚类判别法)、(剖面图法)、(数轴法)等方法进行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7.土地统计通常包括(土地调查总面积、质量、分布、权属、利用状况)等内容。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2.宗地图包含哪些内容?① 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土地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②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③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④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⑤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⑥指北方向和比例尺;⑦宗地图制图2 审核者及日期3.说明多用途地籍与产权地籍相比是否只是增加了对土地用途的记载,即增加了土地利用的内容?不是。多用途地籍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原产权地籍的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土地空间利用、地下利用及其相应权属关系的内容。从地面土地权属向多维的法律、经济、技术综合的方向发展。在手段上不断引入光电、遥感、电脑以及缩微等技术,精度也越来越高4.土地总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是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总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是完全相同的一种登记制度。错。土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具有普遍性、全面性,一次性的特点。初始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具有特殊性、分散性和个别性的特点。5.《宗地代码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宗地代码编制方法是什么?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 6 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 3 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 3 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代码为 1 位,用 G、J、Z 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 6 位,包括 1 位宗地特征码和 5 位宗地顺序码。其中:——宗地特征码用 A、B、S、X、C、D、E、F、W、Y 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宗地顺序码用 00001~99999 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三、判断对错题1.地籍档案应该永久保存。✖2.土地证书是土地登记卡部分内容的副本。✔3.农用地质量的基础是土地的生态安全。✖4.更正登记只能由权力人申请。✖5.土地登记的权力机构是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四、论述题1.请你谈谈当前地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 答:一、当前地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籍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 (二)、地籍内容存在着失真和不完整的情况 (三)、土地登记不规范 (四)、地籍管理手段落后二、地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一)、优质服务提高地籍档案工作效能 (二)、培养高素质队伍 (三)、加强地籍管理工作创新  (四)、强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土地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质基础,而地籍管理作为国家土地管理的基础,所以加强地籍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地籍管理工作开始向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作业题三一、 名词解释1. 地籍:是指国家为了一定的目的,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图簿册。依据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由界址线包围的土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或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2. 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制度。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二条规定,我国的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包含土地承包经营权)3. 地籍档案管理:是以地籍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报告、统计、提供利用和编研等各项工作...4. 地籍调查: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数量、质量、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5. 土地条件调查: 对土地的自然与经济属性的影响要素进行的调查,包括土壤、植被、地貌、地形、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以及对土地的投入、产出、交通、区位等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的调查。目的是摸清土地分布的地学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的质量分布等 ,以满足土地评价、估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质量指标的要求。也称土地要素调查。二、 不定项选择(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 1 个正确项,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地籍最初是为( B!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A.产权 B.征税 C.登记 D.法律4 2. 地籍的特点包括 (!!ABDE )A. 空间性 B. 法律性 C. 复杂性 D. 连续性 E. 精确性3.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B! )。A. 权属调查 B 土地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4.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 B )普通调查。A.常规性 B.区域性 C.法定性 D.行政性5.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应按( C!! )调查并标注地类。A.一级地类 B.二级地类 C.三级地类 D.实际需要6.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中, 调查人员要对(!AB ) 的内容一致性进行调查、核实。 A. 土地实际用途 B. 批准用途C. 土地原用途 D. 申请书上填写用途 E. 土地转变用途7.界址认定的要求有(!!!ABCD ) 。A.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B.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C.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D.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E.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8. 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做(!!!C )。! A.坐标面积计算法     B.解析法! C.图解法         D.图解坐标法9.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 146 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 1032 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 平方米。该权利人分摊基地面积为(!!!B )。! A.459.36 平方米  B.46.40 平方米 C.40.46 平方米   D.495.36 平方米10. 14-2 号宗地与 6 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A! );如 14-2 号宗地与 21 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C )。! A.14—3!!!!!!!!!!!!!! B. 15—1 C.6—1!!!!!!!!!!!!!!!! D. 7 E.21—1三、 简答1. 简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答:(1)保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数据的现势性; (2)形成系统的动态信息,利于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和趋势分析,改进土地利用; (3)揭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4)预警系统 为政府服务; (5)反馈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2. 简述地籍调查的内容。5 答:(1)土地权属调查(包括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 (2)地籍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原图绘制、地籍面积量算)3. 简述土地统计的任务。答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构成、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加强土地管理提供可靠资料。4. 简述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答:数据采集、图形处理、制图功能、属性数据的管理功能、空间查询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四、论述假设北方某省 A 县山区面积 70%,于 1992 年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计划于 2006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并建立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库,试论述基本程序和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及注意事项。答:1.!准备阶段(申请、组织准备、资料准备); 2.!室内预判(境界和权属界、地类、线状地物、零星地物), 3.!外业调查 4.!内业(修正、转绘、面积量算等); 5.!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6.!验收。作业题四一、名词解释1. 税收地籍:以税收为目的建立的土地信息的簿册。2. 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的方法,依照有关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册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3. 宗地:封闭的权属界线包围的自然地块。4. 地籍档案:地籍档案是指在地籍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文字、图表、磁带、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5. 地籍信息系统:地籍信息系统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为核心的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储存、检索、处理、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二、填空1. 土地调查工作通常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调查。2. 我国目前的土地分类体系是根据土地的(土地用途,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覆盖的特征。 )建立的综合分类。3. 我国的土地登记一种兼容(权利登记,托伦斯登记)式登记的综合体,但更偏重于(权利登记)登记。三、不定项选择(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 1 个正确项,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 地籍的各个要素中, 最重要的要素是 (A ) 。6 A. 土地产权 B. 土地价格 C. 土地质量 D. 土地用途2. 地籍的特点包括 (ABDE )A. 空间性 B. 法律性 C. 复杂性 D. 连续性 E. 精确性3.地籍测量是指在( D )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A.土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4.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C )两大类。A.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 B.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C.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D.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5. 地籍编号的原则包括(ACDE )。A. 适应性 B. 多样性 C. 统一性 D. 实用性 E. 可更新性6.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有(BCD )。A. 数字、注记、字头向南、向东书写,斜线字头垂直B. 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C. 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D. 建筑物边长在内E. 所有边长都必须实地丈量,不得涂改、复制7.(C )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A.土地条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 D.边界确定8.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满足变更土地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 A ),对宗地变化信息的调查。A.现势性 B.精确性 C.完整性 D.规范性9.地籍街坊划分后,应填街坊号,其编制应考虑( D )。A.相关性 B.比较性 C.时效性 D.统一性10.界址桩的设置应该注意(ABCE )几个基本点。 A.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 150m B.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 C.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 D.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 E.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四、简答1. 简述我国现阶段地籍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答:(1)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3)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7 (5)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6)为土地管理服务。2. 简述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答:初始地籍调查内容:以宗地为对象,包括初始权属调查、初始地籍测量。具体包括:准备工作初始权属调查初始地籍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 3. 简述地籍档案的特点。答:1) 地籍档案数量大,形式多样,保存分散;!(2) 地籍具有成套的特点:!例如,土地现状调查中,从准备到最终成果,从技术到相关的政策,规程,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 地籍档案具有跨年度,形成周期长的特点; (4) 地籍档案具有动态性和现势性; (5) 地籍档案的兼容性与技术性; (6) 地籍档案的材料具有与地籍资料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特点; (7) 地籍档案具有越到基层工作量越大的特点。五、论述目前,北京市正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如果你被分配到以山地为主的延庆地区。请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同时说明你的主要工作步骤并简要阐述及各步的注意事项。答:(1) 农村地籍主要调查的对象是城郊集体所有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国营农场用地等。主要调查行政境界、土地权属界等,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进行。 (2) 农村地籍调查具有范围广、精度略低等特点。 (3) 由于该地区山地为主,为了提高效率和精度,须采用现代调查手段。比如采用遥感的方法等。 (4) 具体实施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作业题五一、 名词解释1 宗地草图:土地权属调查过程中现场绘制的依附于地调查表中有关宗地的权属、用途等的图件。2 契约登记:指对于土地权利的变更的行为,只要当事人意见一致,订立契约即生效力的土地登记。3 地籍测量: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等地籍要素而进行的测量于面积量算工作。4 土地使用权:是指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5 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制度。 二、填空1、现阶段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地籍信息系统。)几个方面的内容。2、地籍调查按照调查的时期和任务可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3、地籍调查的单元是:(宗地)-。8 4、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对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三、不定项选择(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 1 个正确项,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 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D )。A.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调查 B.土地使用者单位性质调查C.地籍测量 D.权属调查2.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ABCD )综合分类A. 土地用途的差异 B. 利用的方式 C. 经营的特点 D.覆盖的特征 E. 土地的等级3. 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ABCD )。A. 大比例尺地形图 B. 放大尺寸的航片C. 草绘宗地位置关系图 D. 旧的地籍图 E. 原始尺寸的航片4.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 B )出席指界。A.房管人员 B.法人代表 C.后勤管理人员 D.技术管理人员5. 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正确的是(AC )。A. 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B. 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C. 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D. 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30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E. 如双方缺席,调查人员须重新确定指界日期并通知双方指界人6.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C )。 A.一检一验制 B.二检一验制 C.三检一验制 D.三检二验制7.市批次用地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一般用(C )作为工作底图。 A.宗地图 B.宗地草图 C.地籍图 D.地形图8.权属调查的特点是(ABDE )。 A.针对性强 B.政策性强 C.调查范围大 D.发生频繁 E.任务急9.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时应该注意(ABCD )等基本点。 A. 图上面积量算要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 B.图上两次独立进行的面积量算较差限差:Δ≤0.0003M 倍根号 P C.几何图形法计算面积的误差应满足:Δ<2.04ml 倍根号 p D. 图上面积量算应遵循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逐级汇总的原则 E.与实地相符的原则10.地籍编号的变更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有(D )。 A.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除行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档案的变更外,所有地籍号不变更9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