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以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23 17:06:01浏览次数:52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以高校为例摘要:论述了高校开展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垃圾回收分类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普及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有效甄别并妥善处理有害垃圾、易腐垃圾,规范执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藏工作。分析了高校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的问题:垃圾收运频率的设置,分类垃圾箱的投放与配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校园基础设施的改建,垃圾回收设备的利用率。提出了高校垃圾分类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健全监督体制,加强考评工作,以提升高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成效。关键词: 垃圾分类;调研;建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对于改善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城市中拥有学生数量众多的场所,可容纳上万甚至几万学生,按照每人每天产生 1.5 kg 垃圾进行估算,高校每天需处理的生活垃圾达数万吨。其中,生活垃圾大部分是可回收处理的,垃圾变废为宝的空间潜力巨大。同时,很多垃圾是不能自行分解的,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变为无害物质。大学校园是人口集中的大型社区场所,校园生活垃圾数量的骤增,使垃圾分类问题成为校园管理部门和师生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行实施方案。高校实施垃圾分类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胡乱丢弃产生的二次污染。如何有效制订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提升师生垃圾分类参与意识,营造文 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一、高校垃圾分类实施背景与现状高校师生众多,每天产生的垃圾数以万计,高校生活垃圾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此类物品一般属于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纸质包装、金属制品和印刷制品等,且多覆盖在教学楼、公寓楼、实验区和生活区等场所;二是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和有害废弃物,主要包括剩饭菜、瓜果蔬皮、重金属(如废旧电池)和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等需要特殊处理的垃圾废弃物。此类垃圾不可随意丢弃,且分布区域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食堂和实验区等场所。高校垃圾与普通的城市垃圾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产生的区域遍布全校范围、回收范围相对集中、回收时间相对固定、回收渠道单一、运送集中、可回收数量占比较大等。高校大多配备相应的垃圾清运人员和车辆,每天在固定时间段清运各类垃圾。相关调研发现,高校垃圾构成中,塑料、废旧纸箱、厨余等垃圾占比最大,约占垃圾生产总量的 80%,其中塑料、废旧纸箱等可回收物占比高达 55%。因此,学校应集中区域安放可回收物垃圾桶,用于回收各类塑料制品和纸质回收物。此外,还应设置专门的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用于放置各类厨余垃圾。对于占比较小的废旧电池、电器和有害废弃物应考虑在固定区域设置相应的垃圾桶进行专门处置。二、高校开展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垃圾分类工作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为主导,各学院、其他相关行政部门落实宣传教育等相关职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实现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是一个全员参与、逐步创 新并完善相关体系、协同推进的过程。(一)建立健全校园垃圾回收分类管理制度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在各个省份已有诸多表率,高校在推进具体行动方案之前,应编制相关治理行动计划,协同制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并调研走访相关院校,学习其先进经验,制订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促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实施。(二)大力宣传、普及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归根结底是理念问题,宣传指导和育人工作应放在首位。高校应重点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大力培养青年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好校园的绿色橱窗、绿色网站、公共展板等公共区域,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创建绿色校园、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动理念根植于师生心中。(三)有效甄别并妥善处理有害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针对不同种类的有害垃圾,应遵循便利、便捷、安全原则,分门分类正确处理。对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品种,应按要求设置临时存贮场所。易腐垃圾主要包括食堂、小吃店、水果店等产生的厨余垃圾、瓜果等。这类垃圾容易腐烂,滋生有害细菌,不宜长久存放。对于厨余垃圾,应请专 人清理,避免混入废餐具、塑料、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同时,易腐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应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到专业单位处理,运送过程应加强对泄漏、遗撒和臭气的控制。三、高校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高校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高频问题包括垃圾收运频率的设置、分类垃圾箱的投放与配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校园基础设施的改建、垃圾回收设备的利用率等。(一)垃圾收运频率的设置高校分为师生生活区、教学区、餐饮区、实验区、校园绿化公共区域等功能区,应根据其垃圾产生的数量、种类、易腐性质做好垃圾收运频率的设置。师生生活区、教学区、校园绿化区域、垃圾桶统一由垃圾清运人员利用校园保洁车收集,运送至校园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校园保洁车一般为全封闭装置,且容积较大,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此类垃圾清运一般采用日清的方式。教学区的垃圾由楼内保洁人员清运。餐饮区的垃圾多为厨余垃圾,应由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干、湿分离的特殊处理,厨余垃圾多为易腐垃圾,对运输时间、收运频率的要求较高。师生生活区域配备大量独立的垃圾桶,由于师生居住相对集中,且垃圾数量、种类较多,因此采取每栋楼轮流清运的模式,每日需运送 4~5 次。教学实验区产生的垃圾,包含实验废弃物等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物等不同种类的垃圾。实验区垃圾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种类比较复杂,需要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配备专门的人员采取稀释法、中和法、氧化法等方法进行专门处理,收运频率不高,但是处理程序较为复杂。 (二)分类垃圾箱的投放与配比由于高校内部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具备区域性差异,因此要考虑到不同的功能区,做好分类垃圾箱的投放与配比。例如,在学生公寓区,应做到每栋楼或相邻两栋楼之间配置 1~2 台智能分类垃圾箱;在楼宇、校园绿化公共区域等地点应考虑布设双体收集箱,并保证相邻楼宇至少配备一组;在食堂、教学实验区、校园道路边、公寓周边也应考虑设置少量的智能分类垃圾箱。(三)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高校配备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以减缓设备的老化和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需要投入较高的维护成本做阶段性维护和预防维护,以保证设备的高效使用。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以保证维修的时效性和用户体验。四、高校垃圾分类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高校垃圾分类行动任重而道远,但高校同时具备自身优势:一是综合素质优势。高校人口综合素质较高,且存在志愿者团体,有助于进行宣传和引导;二是学生的可塑性强。实施垃圾分类的难度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较小。因此,高校应加强管理,健全监督责任体系,推动高校早日实现师生自觉实施垃圾分类的良好局面。(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高校应制订科学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内部管理职责。加大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 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经费到位。建立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多方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各部门、各科室、各学院要明确职责,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将其作为建设文明校园、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做好实施和推进工作。(二)做好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各部门要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三)健全监督体制,加强考评工作学校领导小组应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价。各部门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构建垃圾分类工作评价体系。领导小组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记录和自评报告、随机抽查等方式,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于在此项工作中不担当、不落实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既是工程技术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团体,师生需要共同努力,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促进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逐步趋于健全,提升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成效。参考文献:[1]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及资源化方案选择[J]. 靳晨曦,孙士强,盛维杰,杨殿海,马亚东,贺 文智,李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22(03)[2]高校校园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初探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为例[J]. 张悦,王渊.清洗世界. 2021(08)[3]优化高校垃圾分类管理效果的研究[J]. 金虹,田忠晗,李志远,彭洋铭,石雨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21(23)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