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09:05:02浏览次数:38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将对外贸易带来的生态成本限制在一定水平。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增长,取得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和持续扩大的国际分工利益。一、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初步实现了从封闭型模式向开放型模式的转变并逐步融人到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我国进出口总额从 1980 年的 378 亿美元增加到 2006 年的 17606.9 亿美元,增长了 46.58 倍。外经贸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不断上升,己经升至第三位。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仍处在成长基础较为脆弱、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贸易环境日趋严峻的状态,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具体地讲,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贸易发展从近年的经济增长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幅较高,二、三产业间结构还不很合理。首先,从总体来看, 我国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由于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富余等原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急待完善。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再次,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加工工业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质量较低、效益较差、人均生产水平不高。最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是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出口商品结构亟待改善我国己经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大国,但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己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尽管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不断改善,但仍然很不合理。从世界范围来考察,我国的货物贸易结构中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出口所占比重还是过小 。2006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 2815 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 16%,但美国 2000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已达到 44%,世界十大出口国平均为 40%左右。‘政变我们用 100 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三)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货物贸易,大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服务业是否发达是判别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起步较晚,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仍 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差;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由化程度较低;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有关立法严重滞后。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严重失衡,已使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受严重制约。(四)缺乏环保理念,绿色壁垒问题严重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环保己成为与和平、发展并列的三大主题之一,环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强大影响与日俱增”。中国用短短的 20 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所罕见。但是,我们在发展中走的仍是传统发展之路,能源、资源消耗大,效益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少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走的仍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环境保护视为经济建设的绊脚石,为赚钱而损害、污染环境,降低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因而,发达国家便利用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处的领先地位设立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以此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从而造成产品在国际流通上的不平衡。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举步维艰,面对诸多要求,我们很难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因此,随着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二、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不同产业分类指导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今后我们要更重视二次产业问内在的支持机制,在政策引导过程中,将产业调整放在二个产业协调、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和定位。具体方针: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要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加快制造业调整和优化重组,提高发展水平。三是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使其比重增加、结构齐备、功能优化。只有尽快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绩效得到有效提高。(二)进一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主要是传统制成品与高科技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是商品质量结构的差别。所谓科技兴贸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二是运用高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提高商品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四是贸易手段的现代化。可见,要实现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外贸的战略性结构转换的核心因素是实行科技兴贸战略,这是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能否顺利融人国际贸易体系,最大限度地享受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尽快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获取国际交换的最佳效益。(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对外贸易整体结构 2006 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1917.5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22%。虽然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由此也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要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对于那些尚处于“锄稚”状态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以适当保护,促进其尽快发展并渐进地对外开放。同时,有选择地输人一些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带动服务业中的薄弱部门,尽快缩小差距。今后中国服务出口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由以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到两者并举,最终到以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此外,除了国家对服务业应增加投入外,还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服务业,打破某些服务部门的国家垄断和地区封锁 。服务业不仅要对民营企业开放,同时应扩大对外开放,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公正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体系。参考文献:〔1〕卜爱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辽宁经济,2007(3).〔 2 〕 曹助 力 , 论 绿 色 贸 易壁 垒 对 我 国 对 外 贸 易 的 影 响 及 对策 分 析 ,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2008(7).〔3〕刘磊珂,试论我国的服务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当代经理人,2008(5).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