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地质学基础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8-14 07:08:05浏览次数:33第 3 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4 分,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变质矿床和变成矿床的区别是 ______ 。2. 按滑坡的成因可以把滑坡分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3. 滑坡稳定性评价主要包括 ______ 、 ______ 。4. 冰碛地貌主要包括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5. 矿物的化学式包括 ______ 、 ______ 两种。6. ______ 是风化作用的内因。7. 常见的岩石的构造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8. 目前世界上深井记录为 ______ 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2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1. 水平岩层2. 岩石持水性3. 围岩4. 冰体不同部位的搬运物的名称。5. 岩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某岩块实体体积为 75cm 3 , 空隙体积为 25cm 3 ,那么该岩块的裂隙率是多少?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36 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1. 地球内部的物质压力变化是怎样的?计算公式如何?2. 简述变质作用的特点。3. 简述矿物的集合体形态。4. 防治崩塌产生的方法是什么?5. 崩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6. 冰碛物具有什么特点?答案:一、填空题(24 分,共 8 题,每小题 3 分)1. 参考答案:工业用途是否改变解题方案:从工业用途方面进行回答评分标准:
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2. 参考答案:工程滑坡 自然滑坡 工程复合古滑坡解题方案:注意分类标准评分标准: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3. 参考答案:滑坡稳定性分析 滑坡稳定性验算解题方案:理论分析与安全性评价评分标准: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4. 参考答案: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解题方案:冰碛地貌主要包括四类评分标准: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5. 参考答案:实验式 结构式解题方案:矿物化学成分评分标准: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6. 参考答案:岩石性质解题方案:评分标准:7. 参考答案: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解题方案:回答常见的四种岩石构造,注意区分构造与结构的含义
评分标准:每空答案唯一,回答准确得全分;缺字、错字、多字等均不得分8. 参考答案:12000解题方案:评分标准:二、名词解释题(25 分,共 5 题,每小题 5 分)1. 参考答案:绝对水平的岩层没有,一般将层面基本水平的,倾角不超过 5°的岩层看作水平岩层,主要分布于未发生明显构造变形的地区。解题方案:回答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回答出基本概念即得满分,如有错别字、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酌情扣 1—2 分2. 参考答案:岩石持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仍有部分水滞留在岩石中的现象。 持水性能用持水度表示,岩石中仍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下公式确定。 式中: F——岩石持水度; Vi——岩石中滞留的水的体积; V——包含空隙的岩石体积。解题方案:回答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回答出基本概念即得满分,如有错别字、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酌情扣 1—2 分3. 参考答案:是指矿体周围没有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解题方案:回答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回答出基本概念即得满分,如有错别字、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酌情扣 1—2 分4. 参考答案:位于冰川表面的物质称为表碛;陷入冰体的内部者称为内碛;位于底部者称为底碛;分布在冰川两侧者称为侧碛。两条冰川汇合后,相邻的两条侧碛在汇合点以下并合成一条,称为位于冰川中间的中碛。
解题方案:回答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回答出基本概念即得满分,如有错别字、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酌情扣 1—2 分5. 参考答案:岩浆是一种地下的炽热的、粘度大的、含有一定量的水和气体、化学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解题方案:回答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回答出基本概念即得满分,如有错别字、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酌情扣 1—2 分三、计算题(15 分,共 1 题,每小题 15 分)0. 参考答案:[P_65CA9132358466B36214C6AC47A44839]解题方案:评分标准:四、问答题(36 分,共 6 题,每小题 6 分)1. 参考答案:[P_DE44C0A9DB15E0FA97876438F19E4575]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一方面受原岩控制而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另一方面由于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程度不同,而在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上具有新的特征。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1)粒状集合体 (2)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 (3)致
密块体状(4)晶簇(5)杏仁状和晶腺(6)结核和鲕状体(7)钟乳状、葡萄状、乳房状集合体(8)土状体(9)被膜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 参考答案:1、遮挡:对Ⅲ类崩塌区,采用明洞、棚洞等遮挡建筑物使线路通过。 2、Ⅱ、Ⅲ类崩塌区:当线路工程或建筑物与坡脚有充足距离时,可在坡脚或半坡设置落石或挡石墙,拦石网。 3、Ⅲ类崩塌区:对岩体中的裂缝、空洞用片石充填,混凝土灌注的镶补勾缝方法。 4、在Ⅲ类崩塌区也可采用支撑加固法,在危岩、危崖下部修筑支柱、支墙,也可以将易崩塌体用锚杆与斜坡稳定部分联接。 5、设置排水工程拦截疏导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 6、对易风化的软岩层,可用沥青、砂岩或砌石护面。 7、在危岩突出地段或岩石表面风化破碎的不稳定地段,可采用刷坡加以治理。解题方案:崩塌的防治措施评分标准:每个占 1 分5. 参考答案:1、地形条件:多发生在陡山坡地段,倾角大于 55°,不管斜坡形态如何,只要具备这一条件,就可能产生崩塌。边坡高度决定崩塌的强度和规模,边坡越高,崩塌强度和规模越大。 2、岩性条件:岩性不同,岩体的工程力学性质不同。因而,由不同的岩性组成的自然斜坡形态,坡度陡缓也相差很大。多发生在风化的坚硬岩石组成的高陡坡边坡地段,而由软弱岩石组成的低缓斜坡坡段少见。 3、构造条件:在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断层、节理发育的地区多发生崩塌。这些地区的岩体中,可存在多组结构面,将斜坡岩体切割成不连续的块体,为崩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斜坡岩体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指外力、内力引起的岩体整体性的变化。解题方案:崩塌的基本形成条件评分标准:每个方面 1.5 分6. 参考答案:1、皆由碎屑物组成; 2、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 3、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 4、无成层现象; 5、绝大部分棱角鲜明; 6、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 7、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冰碛物中的石英砂粒形态不规则,棱角尖锐;表
面具有蝶形洼坑,坑内有贝壳状断口及平行阶坎; 8、含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生物化石,如寒冷型的植物孢子等。解题方案:冰碛物特点评分标准:各占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