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0]《数学教育评价》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8 09:07:00浏览次数:32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课程名称【编号】:数学教育评价【0950】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任选如下 5 题中的 2 题做答,每题 50 分。1.简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种类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职能确认必备的技能具备与否确认源于教授方式的特点而造成的学生分类问题,确认影响不同类型学生继续学习的因素对师生做出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信息,明确单元结构的错误,以便明确地制定矫正教学的方针时机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实施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在单元、学期、学年结束时重点认知能力、情义及技能、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认知能力一般侧重认知能力,有的学科则强调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手 摸底用的形成 特别编制的正式测验 期末测试或终结性测试段性测验和终极性测验,标准学力测试、观察和检验表3.1 诊断性评价:在课程和学习开始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进行评估。3.2 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系统性评价。宽松的环境中利用多种开放式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3.3 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方式或实习作业方式进行,通常中学教学以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侧重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学生展示机会只有一次。3.简析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存在的缺陷。答:(一)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问题分析1、评价范围过窄;2、评价手段单一;3、考试评价功能不全面。(二)数学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应该取决于评价目的,依据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目的,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不但要包含终结性评价,更要有以发展为目的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而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数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一、二级指标确立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科学依据;评价指标权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实践中评价人员难以操作;同时,往往用同一个指标体系与标准,去评价所有的数学课,- 1 -
不能全面反映各类层面的数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发展潜能。因而,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局限于局部的、静态的评价方式,缺乏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学教学评价新体系。(三)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传统评价的问题分析1、评价目的:以甄别与选拔为主,数学学科成为甄别、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2、评级方式:测验与考试为主;3、评价内容:只是技能为主;4、评价主体:学校和教师为主。(四)数学教育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分析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发展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应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观。1、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进而实现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2、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特点(1)基本理念① 评价理念多元化;② 评价过程动态化;③ 评价主体互动化。(2)发展评价的功能① 反馈调节功能;② 展示激励功能;③ 反思总结的功能;④ 成长记录的功能;⑤ 积极导向的功能。-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