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第十二节

发布时间:2025-02-07 09:02:32浏览次数: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以疾病暴发或聚集性疫情的形式出现。暴发不仅见于传染病,也常见于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暴发是指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增多的性质相同的病例。    常见暴发的种类  1.同源暴发 是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露于某种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而引起的暴发。  2.连续传播性流行 是指致病性病原体从一个受感染者体内传至另一个易感者体内,并不断形成新的感染者的过程。该病原体的传播转移往往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3.混合型流行 是同源暴发与连续传播性流行的结合型,其特点为开始多表现为一次同源暴发,而后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而继续流行。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规范地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采取处置措施,防止疾病流行与危害扩大。  一般先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掌握疾病的三间分布、确定高危人群和提供病因线索以建立病因假设,再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设,研究疾病自然史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有时需要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来验证病因假设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暴发调査的实施步骤  暴发调査的实施步骤  1.准备和组织 区域的确定和划分、人员选择、技术支持、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实验室支持等。准备工作一旦完成,调查队员应立即奔赴现场。  2.核实诊断 到现场后,通常先到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对流行过程做出简单描述。同时,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査,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3.确定暴发的存在 疾病暴发的信息最初可能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疾病监测点、常规和紧急报告;或来源于实验室、药房、兽医站;还有可能首先被教师、居委会主任等人员发现。  接到暴发信息后,必须核查信息的真实性排除疫情被人为夸大和缩小的可能性。  4.病例定义 目的是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可比性,并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的要求。  病例定义一般可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可能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现场调查中的病例定义应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包括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分布)信息;临床信息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体格检査、临床检查和治疗效果等信息;实验室检查包括抗原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病原分离培养,以及化学毒物等其他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等。定义病例时最好运用简单且客观的方法。  5.病例发现与核实 大多数暴发或流行均有一些容易识别的高危人群,需利用多种途径发现病例,如询问医师、査阅门诊日志和住院病历、电话调查、走访村民、入户调查、血清学调查等。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疾病监测系统搜索病例,或者建立主动监测系统,提高发现病例的能力。  发现病例后要开展对病例的个案调查,了解病例是怎样被传染的,是否为输入性病例;调查病人的活动、饮水、饮食、动物接触和各种危险因素暴露,有利于发现可疑线索;个案调査时还要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以便明确诊断。  6.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 在暴发调查中,通过描述疾病的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重点,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还能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7.建立假设及验证假设 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和信息产生假设。建立假设后,需要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来检验和验证假设,干预效果评价也是验证假设的手段。  8.完善现场调査 为使现场调査更加完善,需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査,用多种方法调查高危人群,以期发现更多的病例,并力求发现准确、真实的受累人群。对于新发或不明原因疾病,要进一步了解其自然史、病原学、来源和传播模式;对于已知疾病要掌握其更多特征,如分析危险因素、评价诊断方法和测量控制措施的效果等。  9.实施控制措施 现场调查最终目的是为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施控制措施与现场调查应同步进行,如有些疾病病人一旦被发现就须隔离治疗。   在现场调查中一定要提出可操作的、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排除暴露源,减少人群暴露机会或防止进一步暴露,及时保护高危人群,同时要考虑怎样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0.总结报告 调查过程中和调查结束后,调査者应尽快将调查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暴发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査与控制同步进行 暴发控制是现场行动的真正目的。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应及时调整控制措施,直至疫情平息。只顾调查暴发原因,而不采取措施,必会招致工作失败,公众反感,甚至是法律诉讼。  2.充分运用法律武器 法律赋予了流行病学工作者调查疾病暴发的权利和公众合作的义务。对于少数不配合调查者,可依法采取措施,强制其接受调査和提供必要的资料。  3.伦理道德问题 主要包括知情同意、尊重当地习俗文化、信息保密、尊重调查对象和及时沟通调查结果等。  4.广泛合作 暴发调査应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各部门的协作,获得群众的支持,消除有关人员的顾虑,方能保证调査工作顺利进行。  5.媒体沟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常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应对中需要充分把握网络舆论的规律,及时、客观、真实地发布疫情,解答群众的疑虑;同时要提高专业人员与媒体交流的能力,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例题】关于暴发调查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一定弄清楚暴发原因  B.调查者应尊重当地习俗文化、信息保密  C.调查与控制同步进行  D.尽可能发现所有病例,并进行个案调查  E.充分与媒体沟通,与多方展开协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调查与控制同步进行是暴发调查首要注意的问题。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