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对机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18 09:04:25浏览次数:12
二、工作过程对机体的影响一、A11、静态作业氧消耗最突出的特点是A、氧需少B、氧消耗水平不高C、供氧少D、出现氧债E、作业停止后氧消耗反而升高2、动态作业的特点是A、能量消耗水平高B、易疲劳C、能量消耗水平不高D、不易疲劳E、能量消耗水平高,不易疲劳3、静力作业时肌肉的收缩方式是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间断性收缩D、持续性收缩E、稳定性收缩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静态作业的特征A、能量消耗水平不高B、易引起肌肉关节损伤C、维持的时间较长D、效率低下E、易疲劳5、VDT 作业的主要职业性危害为A、身心紧张B、精神疲劳、四肢酸痛、视力下降C、视觉疲劳,骨骼肌、心理紧张D、心理、躯体紧张E、视觉疲劳、坐姿静力作业6、参与劳动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 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 次/分钟,这种作业称为A、静力作业B、动力作业C、反复性作业D、持续性收缩E、间断性收缩7、静态人体测量是测量人体A、安静坐姿状态时的尺寸B、睡眠状态下的尺寸C、安静状态下人体尺寸及重量D、静态站立时的尺寸E、静止状态各部分的固定尺寸8、以下关于人体测量尺寸的正确说法是A、与作业场所设计有关B、与作业场所设计无关 【答案解析】 首先可以排除血液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比较之下,呼吸系统的能力远远高于心血管系统,例如:心脏的最高输出量为每分钟 35L,可供给组织 4.2L 氧,这相当于有的锻炼者的最大摄氧量。为摄取 4.2L 氧需有 70~84L 空气通过肺(空气给予血液的氧约为空气的 5%~6%)。而有的锻炼者的最大肺通气量为 120L/min 或更高,远超过摄取 4.2L 氧所需的空气量。答案只能是 D。【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11,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产品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值作为上限值或下限值,此种情况称单限值设计,题中描述属于此类设计。【该题针对“人体测量与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6,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种作业活动,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复合条件反射使得各器官和系统更协调、反应更迅速、能耗节省而效率提高,这种状态称为动力定型。【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3,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相应的劳动强度指数为≤15、~20、~25、>25)。【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4,点击提问】 C、与机器设计有关D、与机器设计无关E、A 和 C9、参照人体尺寸进行设计的工具、机器设备,一般要求适合于A、85%的人B、90%的人C、从低到高 90%的人群D、95%的人E、99%的人10、人体测量最主要的目的是A、了解职业人群的身体状况B、为工作场所和机器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C、确定是否有职业有害因素影响作业人群的发育D、确定是否有职业有害因素影响作业人群的健康E、确定此工作是否适合此人群参与11、人类工效学的研究中心A、以人为中心B、以环境为中心C、以教育为中心D、以机器设备为中心E、以管理为中心12、人体动力单元主要包括A、神经、肌肉、韧带、血管B、血管、肌肉、骨骼、神经C、肌肉、骨骼、关节、韧带D、神经、肌肉、关节、骨骼E、神经、肌肉、软骨、血管13、人类工效学的目的包括A、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B、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C、提高工作效率D、A+B+CE、以上都不是14、对动力单元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力单元可以完成复杂动作B、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等组成C、一般来说,组织劳动生产时,要尽可能多地动用动力单元D、两个以上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E、胃、肠蠕动也属于动力单元运动15、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有A、血管、肌肉、关节B、血管、肌肉、骨骼C、血管、骨骼、关节D、骨骼、肌肉、关节E、骨骼、肌肉、韧带16、重复作业的特点为A、参与作业的肌群少,收缩频率高B、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频率低 C、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频率高D、参与作业的肌群少,收缩幅度大E、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幅度少17、劳动能力鉴定是指A、健康监护分析的结果B、对生产劳动者作业能力的分析C、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确定D、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评定E、对生产劳动者能力的确定和评价18、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A、ATP-CP 系列B、需氧系列C、乳酸系列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9、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哪个系统的功能A、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C、骨骼肌肉系统D、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E、循环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20、劳动时人体所需的氧量取决于A、劳动强度B、劳动时间C、作业类型(动、静)D、习服程度E、动力定型程度21、肌肉活动依靠体内贮存的 ATP-CP 系统供能特点是A、迅速B、产生乳酸较多C、非常迅速D、提供能量较多E、氧的需要量较少22、氧需是指A、劳动 1 分钟所需要的氧量B、1 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C、劳动 5 分钟所需要的氧量D、劳动 1 小时所需要的氧量E、劳动半小时所需要的氧量23、劳动时直接供给机体能量的物质的是A、三磷酸腺苷(ATP)B、二磷酸腺苷(ADP)C、磷酸肌酸(CP)D、肌酸E、糖原24、乳酸供能的特点不包括:A、一般出现在大体力劳动中B、不能持久 C、易疲劳D、消耗脂肪供能较多E、速度较快25、评价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主要依据是A、心排出量B、排汗量C、能量消耗量D、心率E、直肠温度26、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制订的依据是A、能量代谢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C、肺通气量和心率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E、通气量和排汗量27、中等强度作业时供氧情况是A、氧需超过氧上限B、氧需不超过氧上限C、氧需等于氧上限D、几乎是在无氧条件下E、B 和 D28、在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是A、角色特征B、工作特征C、人际和组织关系D、人力资源管理E、以上都是29、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A、社会和心理因素B、个体因素C、环境因素D、工作条件和性质E、以上都是30、从事过度紧张的作业,可出现瞳孔直径变大、焦虑、感情冷漠、抑郁或兴奋、易怒,这些可归纳于A、行为表现B、性格表现C、心理反应D、生物反应E、生理反应31、紧张反应表现为A、躯体不适、心率加快、睡眠不好B、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异常C、精神紧张、全身不适D、血压升高、行为异常E、疲劳、倦怠、抑郁、易怒、感情淡漠32、疲劳的确切定义应该是A、正常的心理反应 B、正常的生理反应C、正常的精神反应D、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E、倦怠的感觉33、个人体力劳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A、呼吸系统B、排泄系统C、血液系统D、心血管系统E、神经系统二、A21、某机场通道两侧需要安装护栏,以保证旅客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了有关资料,按照最大百分位数的人体重心高度确定了护栏的高度,从工效学的角度讲,这种设计属于A、最大值设计B、最小值设计C、安全度设计D、单限值设计E、中位数设计2、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复合条件反射使得各器官和系统更协调、反应更迅速、能耗节省而效率提高,这种状态称为A、一时性共济联系B、静力定型C、动力定型D、生理协调E、神经协调3、某服装厂工人的劳动强度指数经过测定为 21,按照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该工人的劳动强度属于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Ⅴ级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但却很容易疲劳。在作业停止后数分钟内,氧消耗反而先升高后再逐渐下降到原来水平。这是由于肌肉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无氧糖酵解产物乳酸等不能及时清除而积聚起来形成氧债。当作业停止后,血流畅通,立刻开始补偿氧债,故呈现出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76,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动力作业是指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做功的劳动。不容易引起疲劳。【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46177,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静力作业又称静态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收缩完成作业。【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78,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静力作业能够维持的时间取决于肌肉收缩力占最大随意收缩力的百分比,只有肌肉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的 15%~20%以下时,静力作业才可维持较长时间。静力作业是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不做功的劳动。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却很容易疲劳。【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79,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VDT 作业为视频显示终端作业,VDT 作业者受荧光屏本身的闪烁光(直接眩光)和荧屏反射光(间接眩光)的作用,以及不断的改变视焦,造成视觉疲劳;由于频繁操作键盘,导致颈、肩、腕部骨骼肌紧张;由于工作速度过快和工作压力大,造成心理紧张。【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0,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反复性作用又称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 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 次/分钟。【该题针对“工作负荷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1,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静态测量是被测者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测量,测量静态时人体各部分的尺寸。【该题针对“人体测量与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2,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人体尺寸与工作场所的设计和机器设备的制造都有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行业。【该题针对“人体测量与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3,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工具、工作场所等都要参照人体尺寸进行设计。最常见的设计是使产品适合于 90%的人。即要求适合第 5 百分位数至第 95 百分位数的人。比如机器或中央控制室内的控制柜的设计。【该题针对“人体测量与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4,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体测量是利用适宜的仪器、设备和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整体和局部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探讨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职业工效学中人体测量数据主要用于人机界面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机器设备、实用工具等的设计。【该题针对“人体测量与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5,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人类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和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是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7,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人体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8,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人类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和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是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89,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一个动力单元可以完成简单的动作,两个以上的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完成复杂的动作。在组织生产劳动时,应尽可能选用较简单的动力链。【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0,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其中肌肉是主动部分,骨骼是被动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肌肉收缩,牵动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位置变化,完成运动过程。【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1,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重复作业又称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 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 次/分钟。【该题针对“作业过程的生物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2,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5,点击提问】 18、【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途径主要有三条:ATP-CP 系列、需氧系列、乳酸系列。【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6,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系统的功能。【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7,点击提问】2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强度愈大,需氧量愈多。【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8,点击提问】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ATP-CP 系列:由肌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解直接提供能量,能非常迅速供应能量,但维持时间很短,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至一分钟。【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199,点击提问】2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劳动 1 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系统的功能。【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0,点击提问】2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直接供给机体能量的物质是 ATP。【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1,点击提问】2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在从事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时,ATP 分解非常迅速,需氧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产生 ATP 的速度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因此,必须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来提供能量,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故乳酸系列提供能量不经济,也不能持久。【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2,点击提问】2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能消耗量或心率可以用来划分劳动强度的大小,它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但能量消耗与心率相比,能量消耗更加的具体和直观,并且要比心率更加的准确,所以本题的最佳答案选择 C。【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3,点击提问】2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GBZ2.2—2007),按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相应的劳动强度指数为≤15、~20、~25、>25)。劳动强度指数Ⅰ=7M+3T(M 为能量代谢率,T 为劳动时间率)。【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4,点击提问】2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中等强度作业是指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该题针对“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5,点击提问】2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在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有:角色特征(如任务模糊、任务超重等)、工作特征(如工作进度、工作重复、工作换班等)、人际关系(如个体间或上下级间关系下降)和组织关系(组织结构、个体地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如培训、业务发展、工资待遇等)。【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6,点击提问】2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和性质、疲劳和休息、锻炼和练习。【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7,点击提问】3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紧张作业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不满意、躯体不适感、疲倦感、焦虑、感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增强、易怒等。【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8,点击提问】3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紧张反应的表现:1.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不满意、躯体不适感、疲倦感、焦虑、感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增强、易怒等。2.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髙,心率加快,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 17-羟类固醇增多,尿酸增加等。3.行为表现:如怠工、缺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药物依赖等。【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09,点击提问】3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疲劳是指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疲劳当然也属于机体生理甚至心理的正常反应,但这个说法太笼统,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D。疲劳的确切定义应该是:疲劳是体力和脑力效能暂时的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该题针对“职业心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46210,点击提问】33、【正确答案】 D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