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章节练习答案

发布时间:2023-06-26 09:06:41浏览次数:52
第一章 基本原理一、填空1.关于儿童文学的定义主要有( )、( )、专为论等三种观点。解答:本位论、工具论2.儿童文学的欢愉美表现为( )、( )、可笑等形式。解答:幽默、滑稽。3.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把握( )、( )情感性等原则。解答:直觉性、非功利性二、判断4.( )儿童文学作品在主题呈现上更具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的特点。解答:√5.(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写一群流落荒岛孩子的冒险故事,属儿童文学作品。解答:× 说明:这部作品思想内涵过于深邃,不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所以不属于儿童文学。6.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与其游戏、娱乐功能并不矛盾。解答:√7.( )下列作品属于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有:A 《海的女儿》 B 《皮皮鲁和鲁西西》 C 《西游记》 D 《寄小读者》解答:C三、选择8.( )以下属于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有:A 纯真 B 稚拙 C 变幻 D 深沉 E 戏谑解答:ABC四、简答9. 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解答:A 语言学习的范本;B 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素养;C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获取各种知识。10. 什么是人格,儿童文学对于培育小学生人格有何作用?解答:A 人格是指做人的根本之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统一体,是现实中体现个体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即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情态等表现出的为人的品味或格调。 B 儿童文学所塑造的丰富艺术形象对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丰富地包括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第二章 历史和今天一、填空1. 儿童文学诞生初期一个重要的文学依托是( )。解答:口传童话2.民间文学一个十分典型的特征是( )、形象和结构的( )化与程式化。解答:母题、类型3.迪斯尼公司改编自童话的动画片是( )。解答:《白雪公主》4.新媒介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导致了一种( )方式的产生。解答:浅阅读5.新媒介反映在信息呈现层面上的特征是具有( )的特点。解答:声像整合二、判断6.( ) 新媒介加强了儿童参与儿童文学创作于接受的主动性。解答:√三、选择7.( )西方儿童文学的黄金期出现在:A17 世纪 B18 世纪 C19 世纪 D20 世纪 解答:C8.( )1982 年由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于正在弱化的童年读写能力担忧的著作是:A《关于视觉识读能力的思考》 B《童年之死》 C《童年的消逝》D《电子媒介中的儿童经典》解答:C四、名词解释9.新媒介解答:狭义的“新媒介”指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广义的“新媒介”则指与印刷媒介相对的概念,包括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五、简答10.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天然联系?解答:A 民间文学,是人类祖先为了相互间精神沟通的需要而创作了散文、韵文的叙事作品和各种口耳承传的谣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幻想色彩深浅不等的故事。B 民间故事的特点如下:开头活泼轻松、来龙去脉清晰,有悬念、呼应、回环、重复造成严密结构,动作性强;多半氤氲着幽默趣味;能唤起正义感,内容经常是惩恶扬善;人物类型化;通常有魔法;有一个明确的,令人满意的大团圆结尾;常插有可唱得韵文。而这些特点也正符合儿童的接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民间文学孕育了儿童文学。第三章 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一、填空1.从创作动机区分儿童文学的成人作家可分为( )( )两类。解答:自觉型 自发型2.儿童文学作家的生活经验就是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和( )。解答:向往、守护3.当下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主要集中于( )文学和( )文学。解答:青春、玄幻4.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是( )、心理和( )三个层面的有机构成。解答:生理、文化5.幼儿文学最突出的是( )倾向。解答:游戏化二、 判断6.(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年龄、智能、心理个性、文化方面。解答:× 说明: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还有一个重要体现是性别。7.( )儿童文学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从 0 岁到 15 岁的儿童。解答:× 说明:从 3 岁到 15 岁。8.自觉型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包括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和娱乐型。解答:√三、简答9.儿童写作有何意义?解答:A 满足了儿童的表现欲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表现能力。B 使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出现了新的创作家族,儿童自已书写自己的生活,使儿童文学创作显现出新的希望。C 对传统的写作形式形成冲击,促成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对新的创作现象进行新的思索,从而重新思考定位儿童文学,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的心灵。10. 小学教师创作儿童文学的优势和局限分别体现在哪里?解答:A 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特点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可以让他们体察儿童的心理、个性、语言、行为细节等,这些都成为教师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活泉源。B 小学教师创作时,从心理意识方面存在着双重性既是教师又是作家,教师的教育者意识在创作中与作家的创作思想常常驻会发生冲突,并且常常中占上风,因而特别易于从教育目的出发确定创作目标指向。他们儿童生活的观察、汲取和表现都会不自觉地被框定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范围内。第四章 文体特征一、填空 1. 儿童故事要靠生动的( )和( )来完善。解答:情节、细节2.儿童文学叙事技巧中强化传奇性的主要手段有偶然、( )、夸张、( )等。解答:巧合、幻想3.儿童文学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拟人、( )等。解答:比喻、夸张4.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主要体现在运用朴素、( )、( )的语言。解答:简练、准确精当5.儿童诗的音乐性体现为鲜明的( )、和谐的( )。解答:节奏、韵律二、名词解释6.故事元解答:指故事发生的中心,故事的母体,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其服务的。7.悬念解答: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有创作技巧,是作家在情节发展中所铺设的悬而待解的疑端。8.三迭式结构解答:也称“三段法”,指故事情节安排遵循三段式发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为开端、发展、结局进行陈述,或在人物事件的配置上以“三”为单位,或重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三、简答9. 比较寓言和童话中故事性的不同。解答:A 童话凭借故事性增强自身的奇幻性、可读性和吸附力,对童话中的人物而言,这些人物在故事中完成了自身性格和形象的塑造。B 寓言用故事性来荷载思想。寓言的故事强调一点,有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而所顾及的一点,目的很明确为了说明寓意,因此以故事来作为思想的承截物,以能说明道理为准绳。10.简述儿童文学叙事的传奇性。解答:A 指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表现奇人、奇事、奇趣,使故事性节表现出离奇曲折,不同寻常的特色。B 是作者运用艺术想象对社会生活进行集中、夸张、渲染、虚拟的产物。目的在于反映表现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奇情异象,有利于充分显示社会生活中复杂、尖锐的矛盾。其原则是奇而可信。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一、填空1. 在古代儿歌有“婴儿谣”、“小儿语”、( )、( )等别称。解答:儿童谣、孺子歌2.从结构体式和思想蕴涵来讲儿歌的特征表现为( )、( )。解答:篇幅短小、内容浅显3.儿童诗主要表现儿童活泼的( )、不受束缚的( )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解答:天性、幻想4.《四季花》、《十二月水果》等属于儿歌当中的( )。解答:时序歌5. 从主题角度分,儿歌又可分为丰富生动的( )儿歌,寓教于乐的教育性儿歌与童趣盎然的( )儿歌。解答:知识性、游戏性二、名词解释6.摇篮歌解答: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觉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7.连锁调解答:又称连珠体、连环踢、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特殊修辞结构、用韵手法构建诗文体式的传统儿歌形式,典型如“顶针续麻”。8.儿童诗解答: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和儿童为自己抒怀而创作的诗歌。三、简答9.简述儿童文学体裁的特殊性。解答:A 儿童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中的重要 性不尽一至。B 各种文体的分类都是相对的,在幼年文学中,各种文体交叉的情形并不少见。如儿童诗吸收了儿歌的民间特征等。C 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儿童文学的新文体也不断出现。10.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征。解答:A 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体验。B 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C 塑造儿童视野中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 第六章 童话 寓言一、填空1. 童话进入现代中国的标志是( )主编的( )丛书。解答:孙毓修、《童话》2.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度的完成以( )的创作为标志。解答:安徒生3.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夸张、颠倒、( )等。解答:拟人、象征4.童话形象可分为( )体、拟人体和( )体三种基本类型。解答:超人、常人5.“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古代典籍( )。解答:《庄子・天下篇》二、 名词解释6.《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解答:英国童话作家卡洛尔创作的一部著名的童话作品。7. 《伊索寓言》解答:古希腊公元前 6 世纪存留下来的寓言总集,它们归于伊索名下,但非全部为其所作。三、论述8.试论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对童话的影响。解答:神话传说为早期童话提供了产生土壤,民间故事则为童话提供了发展流传的方式,童话直到现在依然保持了民间故事的特色,它们都较少受到理性文明的侵扰和压抑,更多地保持着一种自然本性和随意性,一切尽可能按感性想象的结果发展。A 在内容上,早期童话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B 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神话传说中奇异诡怪、气势如虹的幻想世界、极度夸张拟人的叙述特色奠定了童话的基本审美风格。无论民间童话还是文人创作童话,都会遵守这一规律。C 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童话创作在角色的选择上可以不受约束,神妖仙魔、英雄奇才、动植物 ,仍至世界上存在或不存在的物体均可。在时空上安排上,可以虚拟模糊。D 原始思维与童话逻辑的渊源关系导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对童话的深刻影响,儿童的纯真天性一直在这些流传的故事,仍在作家创作的童话中复活着。四、作品分析9.结合作品分析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征。解答:A 温暖的人道主义:首先用暖色调来歌颂人,歌颂真善美。其次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寄寓了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为他们营造了美好的天国,使不幸的结局罩上了温和的色彩。B 诗意之美:具体体现在他作品的构思、语言运用、和描述和诗意等方面。构思的意象化、画面化(《丑小鸭》等),语言的色彩感(《海的女儿》等),描述的个性化抒情等都体现着这种诗意。C 安徒生式的幽默:幽默是贯注于安徒生人作品中的独特风格。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幽默的风格通过情节的推进,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来。10.《木偶奇遇记》中主人公木偶皮诺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解答:有着真实的小孩子优缺点的拟人童话典型。在皮诺曹身上统一者小孩子常见的性格优缺点:A 优点有天真可爱、善良重义、重感情等;B 缺点有淘气、轻信、贪玩、任性等。11.林格伦塑造的长袜子皮皮形象有何审美价值?解答:《长袜子皮皮》这部童话讲述的是一个九岁的叫皮皮的女孩子的故事。她一头红发扎成两根硬绑绑 的翘起的辫子,小土豆似的鼻子上布满雀斑,大嘴里露出洁的白的牙齿,身穿一件蓝布镶红边的外衣,脚上穿一双比脚大一倍的鞋子,而她两腿上的长袜,一只棕色,一只黑色。皮皮形象因其独特鲜明的个性深受儿童读者的喜爱,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A 作品因为塑造了皮皮这样一个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形象而拓展了童话的艺术空间和儿童心理表现的疆域。B 为读者和理论研究者带来了“童话的陌生化”,是一个借童话形象释放儿童内心狂野,表现儿童真实天性的形象,在这个童话人物身上激活了儿童天性的方方面面,有效地激发了儿童读者的阅读欲望与兴趣,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第七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一、填空1.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是完整连贯、生动有趣、语言( )化和( )化。解答:口语、生活2.《阿凡提的故事》属于( )故事,而《诸葛亮》则属于( )故事。解答:民间、改编3.儿童小说的要素是人物、( )、( )和主题。解答:故事、环境4.按照题材样式儿童小说可分为( )体、( )体、系列儿童小说等。解答:传记、日记5.与成人小说相比,儿童小说的主题要求( )、( )而有针对性。解答:明朗、积极二、名词解释6.儿童故事解答:是指具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与儿童的接受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7.谜语故事解答:也叫故事迷,指以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谜面,并于其中隐藏谜底的故事。8.动物小说解答:是以动物为主人公,展示动物生存状态及生活世界的儿童小说。三、简析9.简析曹文轩的儿童小说的创作特色。解答:曹文轩的儿童小说创作具有以下三方面特色:A 忧郁的甜美。认为“忧郁不是无节制的悲苦,更不是绝望的哀号,这是一种很有分寸的情感。对于这一点,儿童文学似乎更应该把握好。他没有必要向孩子们渲染痛苦、夸大痛苦。我们不要向孩子们隐晦生活的真实,但似乎应有所充淡,对于苦难和痛苦,儿童文学更要有风度。”B 唯美追求。他的小说语言简洁、清秀、。他尤其擅长写自然景色,并与人的情绪结合在一起。在他的笔下,远山、幽谷、野村、草房子都是美的。C 运用想象、夸张与象征手法,使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三、 论述10.结合克斯特纳的《埃米尔与侦探》和《两个小洛特》论述其创作特色。解答:埃里希・克斯特纳是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和儿童文学家,《埃米尔与侦探》和《两个小洛特》是其两部有重要影响的儿童小说,表现出以下创作特色:A 描写能沉着应付复杂的生活儿童,塑造聪明大胆,勇谋俱全的儿童形象。B 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社会矛盾的角度来透视儿童生活或从儿童的角度来反映重要的社会问题。C 从儿童的接受心理出发,通过对人物典型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展示表现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儿童形象,淡化对人物形象的心理描写。D 将侦探小说的创作手法纳入他独有的幽默生动和创造性想象中,使作品情节紧凑跌宕而又富有幽默感。 第八章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一、 填空1.儿童散文在( )、( )以及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儿童化”特征。解答:叙述视角、叙事话语2.儿童散文之美主要体现在( )美、( )美及语言美等三方面。解答:情感、意境3.儿童报告文学具有( )性、文学性和( )性。 解答:新闻、评述4.与欢愉的其他儿童文学体裁相比,儿童报告文学突出( )与的( )特征。解答:直面现实、冷静思考5.台湾著名儿童散文女作家桂文亚写家庭亲情的名作有( )、( )等。解答:《阳光手》、《风景》二、选择6.( )来自云南的儿童散文作家有:A 冰心 B 乔传藻 C 吴然 D 郭风解答:B、C三、名词解释7.状物写景型儿童散文解答:指以状物绘景、叙写风情风物为主的儿童散文。其状物绘景常不同程度地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意和思想。8.儿童报告文学解答:一种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体裁,用文学手段,生动及时地反映当代社会中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足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人物、事实或现象。四、文本分析9.试结合儿童散文的基本特点,具体分析下面这首儿童散文。(300 字左右)花的沐浴郭风草地上有百里香、铺地锦、野菊和蒲公英。有一天,天下雨了。小雨点敲打着野外的树木,在繁密的树叶上敲出声音来了,好像我们学校里摇铃一样:丁当!丁当!于是,一群小野花走出来了,百里香、野菊、铺地锦和蒲公英们,一听见这雨声,都走出来了。她们好像在幼稚园里做唱游一样,排成小队,走出树林,到这草地上,站在雨中……她们要在那里沐浴小雨点为她们从头淋下,她们口里轻声地唱着歌。有时抖抖身子,让水点落下去。小雨点为她们从头淋下,她们口里轻声地唱着歌。她们摇摆着身子,用绿色的浴巾洗擦自己的头发和身子……接着,雨停止了。她们的沐浴也停止了。这时,阳光照在草地上,草地上一片光明。那些小野花们显得多么美丽!她们沐浴过了全身发出香味。解答:A 作者以拟孩子的语气,尽情描绘出一个清新向上的大自然,较多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之特作为活泼泼的孩子来写,如“小野花“走”、像幼儿园“排成小队”等等,这些动词的运作符合孩子的审美心理。在他们眼里,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都有魔术般的奇异灵气,它们的一切变化都是理所当然和自己一样的成长过程。B 本文鲜明地体现出郭风儿童散文的特色:从儿童视角出发表现童真、童趣;出色的自然描写;丰富的想象与幻想。10、结合冰心《寄小读者》分析其儿童散文创作特色。解答: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茅盾说:“在所有‘五四’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寄小读者》中:A 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冰心是世界文学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浓、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冰心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碰撞出爱的火花。B 真挚动人的情感:冰心的散文总是以情感人。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将其融汇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中,用温柔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诗一般美妙的境界。C 典雅精致的语言:冰心也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她的散文作品里,不但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文字铿锵悦耳,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和图画美。 第九章 儿童科学文艺一、 填空1.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是法国作家( )。解答:儒勒・凡尔纳 2.儿童科学文艺可分为( )、科幻小说、科学诗及( )等等。解答:科学童话、科学小品3.科普散文《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科学家( )。解答:亨利・法布尔4.我国独有的一种儿童科学文艺形式是( ),它将对科学知识的介绍寓于幽默与诙谐的对话中。解答:科学相声5.我国著名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家有( )、( )等。解答:高士其、叶永烈二、名词解释6.科学寓言解答:指运用寓言的形式,概括地、生动地表现科学知识的内容,并由此表达一定的教诲、训诫意义的文学作品,也叫知识寓言。7.科学小品解答:又称知识小品、自然小品,是指只写科学知识的某一方面或科学发展的某一侧面,并且内容精当、结构自由、篇幅短小的科学散文。8.科学文艺的幻想性解答:指儿童科学文艺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介绍充溢着超前和幻想的成分,具有一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推理前提下的前瞻性和幻想成分。三、简答9.简述科学诗的创作特色解答:A 科学诗要遵循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别出心裁的意象营构新奇的意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物象事理,传递科学知识。B 科学诗的灵魂是科学,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应该准确无误。10. 科学谜语的艺术表现有何特征?解答:知识性与形象性、逻辑性与启发性、游戏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 第十章 图画书一、填空1.图画书在日本被称为( )。解答:“绘本”2.日本学者松居直认为图画书是( )与( )两种艺术的结合。解答:语言、绘画3.图画书因( )、( )的特点称为幼儿文学的主要形式。解答:以图叙事、图文相映成趣4.孩子阅读欣赏图画书的过程可分为观图、( )与( )三个阶段。解答:读图、解图5.图画书是伴随着( )技术和( )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解答:印刷、插图6.“开创了现代图画书的原型”是碧丽克丝・波特的作品( )。解答:《兔子彼得的故事》7.图画书儿童式的画面造型以“可爱”为标准,实现途径有( )和( )手法的运用。解答:形象的儿童化、夸饰二、名词解释8.图画书解答: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十分特殊的体裁,利用图画和文字两种语言媒介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儿童文学门类。三、 简答9.图画书的审美作用有哪些?解答:A 培养良好的“图像”读者。B 给儿童以身体阅读的乐趣。C 最能够与读者对话、互动的书10.简述图画书的艺术特征。解答:可视性画面形象、儿童式画面造型、连续性画面叙事、新奇的画面创意、简洁的画面语言。 第十一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一、填空1.儿童戏剧文学的主题意蕴一般根据儿童的( )、( )、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因素来确立。解答:接受能力、文化程度2.儿童戏剧文学的冲突设置要( )。解答:集中可信3.独属于儿童戏剧文学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解答:课本剧4.儿童影视文学区别于成人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是( )。解答:趣味性5.儿童影视文学作品的情节需要一定的惊奇感和( )感,以产生( )的审美效果,更好地吸引小观众。解答:奇异,“陌生化”6.美术片可分为动画片、( )、剪纸片和( )。解答:木偶片、折纸片7. 1995 年诞生了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动画片,如( )、《恐龙》等。解答:《玩具总动员》二、 名词解释8.蒙太奇解答:指影视艺术中镜头的组合、剪接。三、简答9.美术片有哪些审美特征?A 色彩鲜艳:单纯的色彩涉及、明朗的色彩搭配。B 造型夸张:采用夸张的造型来构成变形的视觉形象,产生视觉冲击力。C 机智有趣:情节的巧智、人物性格设计力求有趣,性格特征相对夸张。D 节奏快、动感强:以快速切换来造成画面的动感,产生目不暇接的娱乐效果。10.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呈现有什么要求?A 舞台布景及戏剧内容与观众的接受心理相吻合。B 人物形象的舞台呈现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C 剧情的舞台呈现便于儿童观众感受和参与。 第十二章 阅读指导与编创一、 填空1.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环境可分为( )环境与( )环境,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解答:家庭、学校2.教师应根据不同的( )和( )的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阅读方案。解答:体裁、题材3.诗歌的( )及( )是儿童诗歌阅读指导的重点。解答:艺术构成、情感表达方式4.儿童散文的阅读指导尤应强调对作品的( )、( )及作家艺术功力的把握。解答:思想品质、审美趣味5.儿童文学改编的终极目标是对( )的丰富。解答:儿童精神文化产品6.将图画书改写为故事特别需要编者较好地调动( )和( )的功力。解答:再造想象、语言艺术7.舞台语言分为( )和( )两类。解答:提示语、台词8.儿歌创作构思应突出一个( )字。解答:“趣”二、简答9. 儿童文学阅读有什么特点?A 偏重直观感受B 易于情感投入 C 善于模糊解读D 拙于鉴别评判10.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基本策略是什么?解答:A 教师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设计的不同的阅读方案。B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保持作品带给学生的完整性和新鲜感。C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建立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推动其自主阅读。D 注意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延伸。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