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18秋《中国文化概论》离线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4-01-15 11:01:20浏览次数:43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中国文化概论》作业答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题)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C6.B 7.B 8.A 9.B 10.B11.A 12.D 13.C 14.D 15.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 2.5 分,共 2 题)1、道教的信仰特征。① 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② 道教的核心内容是神仙信仰,即不是老庄哲学,也不是符箓禁咒。③ 道教理想的境地和虚幻的追求。④ 道教乐生、重生、贵术。⑤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⑥ 万物有灵,乃至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神灵。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1)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相同(2)经今文学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扶植下,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他们治经的方法是追究调阐发六经字面背后的“微言大义”,他们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往往过于烦琐,而且任意发挥,实质上不过是借解经来阐发自己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目的是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3)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他们以记载古代礼仪的《周礼》为学说的核心,采用“通训诂,究名物”的 方法,主要是解释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字义和考证名物制度,学风较为朴实。二、论述题(每题 5 分,共 2 题)1、评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哲学观点。(1)所谓“天人交相胜”,按照刘禹锡在《天论》一文中的解释,就是天与人虽然都是物质存在,是“万物之尤者耳”,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2)所谓天人“还相用”,就是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3)总之,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社会状况与自然法则的相互关系.2、宗法制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人道亲亲”(亲爱自己的亲属)的人伦关系(2)家族本位(3)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4)宗法制和“家天下”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2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