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2-12 09:02:52浏览次数:43 绪论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大气卫生 第一节 绪 论 环境卫生学基本概念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具体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气、液、固)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环境因素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以环境介质为载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 1.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生物性变应原等。 通常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公害病、环境污染事件)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影响,严重时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近百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 据 WHO 估计,2012 年有 700 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其中约 330 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在 35 万~50 万人。2012 年我国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已高达 42.05/10 万,且城市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 GDP 的 5.8%。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主要有: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及环境的分类(★重点掌握) 环境卫生学研究内容 01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02 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03 创建和引进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04 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D.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E.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介质 A.大气 B.水体 C.土壤和岩石 D.有机体和无机体 E.生物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下列哪项不是世界环境突出的问题 A.温室效应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生物种类减少 E.地震泥石流频发『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
性锐减。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范畴不包括下列哪项 A.环境质量评价 B.公共场所卫生 C.城乡规划卫生 D.环境污染治理 E.化妆品卫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环境污染治理不是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