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声和光
发布时间:2025-03-25 08:03:12浏览次数:5中考物理考点――声和光【综合概述】 关于声这部分的考试概括起来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分类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是命题的热点。 关于光这部分,按照传统的分类,它是四大部分的一大部分,光学这部分在中考试题中将会占到1 0 分左右,其重点应该关注光的反射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以及生活中的透镜,要求同学们掌握光的直线传播条件,能正确解释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能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相关问题;能利用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并掌握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凸透镜的应用。【考点预测】 【预测 1】声音的传播例题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护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钟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解析】这是“真空铃”实验,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当空气逐渐被抽出,直到接近真空状态,声音由于缺乏传播介质不能传入我们的耳朵。【答案】B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 1.在一个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治安另一端可以听到 两 次声音,第一次是由 钢管传来的。 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密度(kg/m3)1.9 1.43 2700 7900 11300速度(m/s)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C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 〔 B 〕 A.只有空气能传声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分钟,音调发声了变化 【预测 2】乐音与噪声 【例题 1】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解析】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低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的快),音调高。但牛叫比蚊子响度大些。【拓展】对于声音这部分知识强调应用:例如:吹笛子音调的变化、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以及如和防治噪声等。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和问答的题型出现。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
1.关于声音,某人有以下论断,其中正确的是 〔 B 〕A.某一人的嗓门大,所以声调高B.女高音歌唱家的频率比一般人的都大,所以她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C.声音强度大,响度一定大D.人耳能辨别出是谁的声音,是因为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男低音独唱是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3.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正确的是 [ D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小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D.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C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预测 3】光的直线传播及光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例题 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分析】因为阳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夏日的晴天,站在马路边看到路上行驶的汽车飘忽不定等现象,都是由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化,而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所以选项 B 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此题正确答案是 B。【拓展】1.由此题可以看出:(1)人要想看见物体,必须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才能引起视觉。(2)月食、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现象。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1.关于月食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 〕A.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B.月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上 D.月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2.下列事例中,能用来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 AB 〕A. 月光下的树影B. 站在高大的楼房前看不见它身后低矮的平房C. 湖面上映出岸边垂柳的印制D.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就看见了它3.使用步枪射击时,强调“三点一线”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的规律。 【预测 4】光的反射及其应用 一、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经常出现的试题 1.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夜里,用灯光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2.小丽晚上学习时,把橡皮掉到了桌子底下。桌子底下很暗,看不清橡皮在哪里,于是他找来一面镜子放在 A 处,调整镜面的方向后,照亮了位于 B 处的橡皮,你能在图 2 中画出镜面的摆放位置吗?三、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及应用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射引起的 〔 〕
图 4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银幕上的像 D.在烈日下看到不来上发出的刺眼的光2.观察停车场上的汽车,你是否注意到汽车驾驶室的前窗玻璃一般都是倾斜的,而不是竖直的?如果是竖直的,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面平面镜,车内乘客通过前面的玻璃所形成的虚像正好落在玻璃窗的正前方。汽车行驶时,驾驶员会把虚像误认为是车前方的行人,把车外行人与虚线混淆,导致视觉错误造成交通事故。【预测 5】光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不时地“眨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D 〕A.星星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它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大气层折射的结果2.观察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C 〕A.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B.眼睛有一种错觉C.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 D.冲洗照片的质量有问题【预测 6】生活中的透镜一、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判别成不同性质的像的条件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 40cm 的地方,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格正立的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 小于 20cm 的地方。二、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19.如图 3 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 D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 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 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 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 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三、区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20.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说 〔 D 〕A.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B.倒立的、放大的虚线C.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D.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四、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21.如图 5 表示的是物体的光进入眼睛后的情况,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B.此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C.此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D.此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