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第六节 土壤卫生
发布时间:2025-01-05 12:01:41浏览次数:4 土壤的污染与自净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超过一定限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土壤承载一定的污染负荷,具有一定的环境容纳量。污染物一旦超过土壤的最大容量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土壤中生存的动植物,最后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危害牲畜乃至人类健康。 1.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土壤环境具有多介质、多界面、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的特点。 ( 1 )隐蔽性 ( 2 )累积性:胶体 ( 3 )不可逆转性: POP ( 4 )长期性:污染源 2.土壤污染源 (1)农业污染 (2)工业污染 (3)生活污染 (4)交通污染 (5)灾害污染 (6)电子垃圾污染 电子垃圾污染 电子垃圾含有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与传统垃圾相比电子垃圾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①染物成分复杂、危害严重
②增长速度快、拆解处理方式落后 3.土壤污染的方式 (1)气型污染:由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至地面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有铅、镉、砷、氟、酸雨、汽车废气等。 (2)水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灌田对土壤的污染。 (3)固体废弃物型污染: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壤的污染。其特点是污染范围比较局限和固定,也可通过风吹雨淋而污染较大范围的土壤和水体。 污染源众多,污染成分复杂,污染方式多变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土壤环境的开放性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壤重金属、农药、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致使土壤酸化、营养元素流失,进而破坏土壤生态系统、降低作物产量。并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形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 是主要土壤无机污染物之一,主要是由于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有的甚至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铊( TI )污染 铊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光电管、合金、低温温度计、染料、焰火等,剧毒,危害性要高于镉、铅。 人体内肾脏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肌肉、骨骼、肝。 铊污染主要为慢性危害:①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表现为双下肢麻木、痛温觉和运动障碍;②视力下降甚至失明;③毛发脱落,呈斑秃或全秃;④男性生殖障碍等。此外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性。 2.铬污染 铬在土壤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铬(Cr3+和 CrO2-)和六价铬(CrO42-和 Cr2O72-)等形式存在。 六价铬因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又有透过生物膜的作用,容易进入细胞内对人体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其毒性比 Cr3+毒性大 100 倍。长期接触六价铬所引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肿瘤,主要是肺癌和鼻癌发病率的增加。 3.电子垃圾污染的危害 通常采用破碎、焚烧、酸洗等比较原始的方法提取贵重金属,致使电子垃圾中的重金属、化学阻燃剂、二噁英等释入环境。 电子垃圾拆解从业人员出现头痛头晕、皮疹瘙痒、恶心、失眠、记忆力下降、结膜充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已形成以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主要特征的高污染暴露环境,对当地人群特别是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慢性镉中毒 慢性镉中毒是人群长期暴露于被镉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与土壤镉污染和由此导致的稻米与鱼贝类食物镉含量增高,造成摄入者体内镉大量蓄积而引起的以肾脏和骨骼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日本痛痛病就是典型的慢性镉中毒。
>>农药污染的危害 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菊酯类化合物等几大类。 农药具有高毒性、高生物活性、在土壤环境中残留的持久性以及农药滥用引发的问题,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作用可使体内浓度提高数千倍甚至上万倍,引起急性、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常用农药有 200 余种,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菊酯类化合物等几大类。可造成急性、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等。 1.土壤污染引发急性中毒 毒鼠强污染的土壤。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可抑制人类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 3.对内分泌系统和生殖效应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等,干扰体内 17-雌二醇等内源雌激素作用。既可直接与激素受体结合,还可与内源雌激素竞争受体,从而导致某些生物体的雄性化。 4.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喷洒了 4000 多万升含二噁英的脱叶剂,导致当地居民及其后代的出现众多健康问题如癌症、出生缺陷及其他疾病。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1.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人体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土壤,人生吃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蔬菜瓜果等而感染得病(人-土壤-人)。 痢疾杆菌存活 25~100 天,伤寒杆菌存活 100~400 天,肠道病毒可存活 100~170 天,蛔虫卵在土壤中存活 7 年之久。 2.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 含有病原体的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病原体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得病(动物-土壤-人) 。 钩端螺旋体的带菌动物有牛、羊、猪、鼠等。 炭疽芽胞杆菌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 1 年以上,家畜一旦感染了炭疽病并造成土壤污染,会在该地区相当长时间内传播此病。 3.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天然土壤中常含有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人接触土壤而感染(土壤-人)。这两种病菌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 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通过农作物等间接地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土壤中的测定值,又要考虑其背景值,还要考虑农作物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食用后对健康的影响等。 以下对土壤污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土壤污染来源很复杂,有来自空气、水、废渣、垃圾、粪便等 B.土壤污染物以间接影响人体为主,主要途径是土→植物→人,或土→水→人 C.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与人的直接接触而影响人体健康 D.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很多样化,有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 E.土壤受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后,很难消除,污染期很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与人的间接接触而影响人体健康,C 错误,符合题意。 含有病原体的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通过皮肤传染或黏膜进入人体而得病,这病可能是 A.血吸虫病 B.炭疽病 C.破伤风 D.蛔虫病 E.痢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是由于含有病原体的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病
原体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得病。 痛痛病就是 A.慢性汞中毒 B.慢性铅中毒 C.慢性铬中毒 D.慢性镉中毒 E.慢性镍中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导致的疾病。 土壤卫生防护 >>粪便无害化处理 1.粪尿混合发酵法 是指在厌氧环境中密闭发酵,由厌氧菌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大量氨。腐化后的粪便是良好肥料。 2.堆肥法 是把粪便和有机垃圾、作物(蒿)秆、叶等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使病原体死亡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3.沼气发酵法 是将人畜粪便、垃圾、杂草、污水等放在密闭的发酵池内,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沼气)。病原菌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死亡,寄生虫卵减少 95%以上。获得大量沼气和良好肥料。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 (1)垃圾的压缩、粉碎和分选 (2)垃圾的卫生填埋 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局限性: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产生大量渗滤液;填埋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隐患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3)垃圾的焚烧 垃圾焚烧可产生二噁英。 2.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 城市垃圾是丰富的再生资源的源泉,大约 80%的垃圾为潜在的原料资源,可以回收有用成分并作为再生原料加以利用。 “密封发酵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时,杀死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的主要因素是 A.高温 B.缺氧 C.氨气 D.缺乏营养物质 E.生物拮抗作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密封发酵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时,厌氧菌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大量氨杀死病原菌与寄生虫卵。 焚烧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工业废物 A.含汞化合物 B.含氰化合物 C.含铬化合物 D.含镉化合物 E.工业废渣『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焚烧法可使含氰化合物分解,降低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