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课程考试[1175]《仪器分析》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9 07:07:26浏览次数:5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药学 课程名称【编号】:仪器分析【117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述下列术语的含义(20 分,每题 5 分)1. 荧光光谱: 气态金属原子核物质分子受电磁辐射(一次辐射)激发后,能以发射辐射的形式(二次辐射)释放能量返回基态,这种二次辐射称为荧光或磷光,以荧光或磷光强度对波长作图既得荧光光谱。2.红移: 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是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3.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4.保留体积: 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二.具有何种结构的化合物能产生紫外吸收光谱?(10 分)答:含有 π-π*,n-π*官能团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光谱是电子光谱,表现特征是带状光谱。三.红外光谱中,C-H 和 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何者强,为什么?(10 分) 答: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强,因 Cl 的电负性比氢强,导致 C-Cl 键的偶极矩比 C-H 键的偶极矩大,因此 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强。四.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法,是否火焰温度越高,测定灵敏度就越高?为什么(15 分)答:不是。因为随着火焰温度的升高,激发态原子增加,电离度增大,基态原子减少。所以如果火焰温度太高,反而可能会导致测定灵敏度降低。尤其是对于易挥发和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应使用低温火焰。五.乙苯的1H-NMR 谱中共有几组共振信号,试描述它们的化学位移值,氢分布及峰形(20 分)答:乙苯中-CH2CH2 基团构成 A2X3 自旋体系,CH2 质子化学位移值约为 2.6,裂分为四重峰,各小峰强度比为 1:3:3:1,氢分布为 2;CH3 质子化学位移值约为 1.2,裂分为三重峰,各小峰峰强比为:1:2:1,氢分布为 3;由于取代基为乙基,苯环上 5 个芳香- 1 - 质子所处化学环境基本相同,在低分辨率仪器测定时,呈现单峰,在高分辨率仪器测定时,呈现多重峰,氢分布为 5.六.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哪些(10 分):答: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利用保留值定性(包括对照品对照法,利用文献数据-相对保留值或保留指数定性,加入对照品峰高增加法定性等),利用选择性检测相应定性,两谱连用定性(GC-MS, GC-FTIR, LC-MS, LC-NMR, LC-FTIR)七.请简述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15 分)答:当色谱条件一定时,不同的组分拥有不同的 K 值。K 值小说明该组分被固定相吸附得不牢,易被流动相解吸附,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短,移动速度快,先流出色谱柱;若 K 值大,说明该物质被吸附得牢固,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移动速率慢,后流出色谱柱。要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实现相互分离,它们得 K 值相差应该足够大,K 值差距越大,这种分离越容易。-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