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赏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08:05:48浏览次数:25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赏析一、思想内容此词是一静写杨花的咏物词。但是词人吟咏的主角不只是杨花,还有似杨花的思妇。首句“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写出了杨花的情状和“可怜”。它是有名有姓的杨花,但是却没有作为花的芳香和色彩。“无人惜”说明了杨花的可怜,它是无人怜惜无法引人注目的小角色。接着“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紫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似是在写杨花无目的地漫天飞舞、流落路旁,其实也是在写满腹愁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思妇。“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不就是词人在向读者展示一幅思妇因愁思而困倦的画面吗 ?那么思如为什么愁她又是在思什么呢?接着读本文,我们知道了答案,原来思妇是在想念她远在万单的夫君,因为不能与其相见,于是想在梦中与其相会,而美梦又偏偏不巧地被啼莺搅黄。这时候,本来一心想要梦见心上人的思路便被打断了。只觉周身伞是被打断的思念碎片,漫无日的地在空气中飘荡。这也正是那“抛家傍路”满天飞舞的杨仡的写照。接着下阕“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本来美梦被打断已经是很恼人了,再看着满眼百花凋败的残春景象更是加重了愁思,这时候令人生恨的哪里还是什么杨花呢?是那残春啊!一夜风雨过后,漫天飘荡的杨花变成了一池破碎的浮萍,多数葬身泥尘,少数随流水东逝。那飘呀荡呀的杨花终于尘埃落定。这像极了思妇孤苦的身世,一生都是在苦苦等候,到头来还是窄等候。再看那池中斑斑点点的已经不是什么杨花厂,那是思妇的}H 滴啊!杨花能够随风飘逝,但思妇的愁思却不能够,反而愈发的愁了。整首词传情曲折。词人
起笔写杨花,转而写思妇然后义辗转到杨花。最后杨花与思妇合为一体。让我们体味剑无根的杨花即是无依的思妇,孤苦的思妇亦即可怜的杨花。词人在吟咏的过程中间时完成了两主角的形象描绘。综上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的分析,町以看到有独到之处。词人把思妇的感情糅合到所咏物象“杨花”之中,咏物手笔功力可见一斑。例如,同样是咏物词。柳永的一首名篇《望远行长空降瑞>所展现的思想内容与之相比就稍显逊色了。“长空将瑞,寒风翦,浙淅瑶花初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此词是一首吟咏瑞雪的词。全词是在赞扬灵动高浩的雪花把傍晚的景色装点得如诗如画,凸显了雪花的不畏寒冷和清新喜人。全词溢满了词人的喜悦之情,但这是我们从词意之下体味到的,它不同于苏轼的《水龙吟》。柳测描绘的主角是物象“杨花”,而苏词描绘的主角有两个:物象杨花和人象思妇,并只.物象与人象是合二为一的。再如苏轼的一首《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乳燕毪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一⋯石榴半吐红中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苏轼·首咏人兼咏物的名篇。上片写一位孤独高洁的关人,下片转而咏不与“浮饱浪蕊”为伍的榴花。虽然这首词咏人义咏物。且两两互比,互为象征,但词人是分别来吟咏的,咏完美人才义吟咏了榴花,这与《水龙吟》不同。在《水龙吟》中作者在咏杨花的时候也是在吟咏思妇物与人已经完全重合了。《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的思想内容是与众不同的,它包含有杨花的思有思妇的愁还有词人那心中的情,所有的都熔成一炉了。二、表现手法《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能够冠芳群词之首,还在于它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通常的咏物
溯大都是把所咏之物比喻成人.运用拟人、象征的手法去塑造形象和寄托感情。而《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中词人运用的是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共同米完成杨花与思妇形象的翅造。“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词人把没有思维能力的杨花写成有情有思的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这是典型的拟人表现手法。杨花本是一普通的植物,没有生命活力,但是词人把它比喻成思妇以后 ,它就有了活力,由原来的静物变成了能思考有心理活动能力的人了,多么牛动传神!“萦损柔肠,困酣娇眼”这里词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词人把柔弱无力的柳枝比喻成思妇被愁思缠绕的柔肠,把细细狭长的柳叶比喻成思妇半开半合欲开还闭的娇眼,形象的比喻使得所咏之物形象牛动传神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词人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自然之春色词人把它分为部分 ,在春之景即将要“归去”的时候,渊人说一分春色葬身泥尘,一分春色随流水东逝。这种夸张是大胆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是符合词人当时的心境的。此词是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二年写的,词人当时是愁绪满腹的,所以在他眼中所有春色都是哀伤的归去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词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池塘巾如破碎浮萍的杨花正是那斑斑点点离人泪的象征。杨花色白形状是斑斑点点的,而思妇脸上的泪是晶莹点点滴滴的,词人用杨花象征泪滴既点出了杨花又凸湿了思妇。多种表现手法结合运用是这首词的特别之处,很多训都无法与之相比。例如婉约之大家李清照的名篇《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是易安的咏梅名篇,测人
把高洁的梅花比喻成自己,然后运用拟人的手法尽情地描摹了梅花的娇、艳、傲、清,词中虽有比喻拟人但却没有象征夸张之法的运用。再如柳永的《望远行长空降瑞》词人用雪花象征高沽之士,但却没有拟人比喻夸张的运用。三、朴素自然、细腻的语言晚唐五代的婉约词丐艳情的颇多,因此,那些作品的语言就无口了避免地会出现些俗蚓艳语,难登大雅之常。到了柳永,他力求改变这种语风现状,率先写了不少改俗艳为清丽的婉约词,开后代之先风。但他的某些吟咏歌妓的词中仍出现了浮词艳语。如他的一首《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此词香泽之态浓厚,词风俗艳。及到苏轼才算釜底抽薪。苏轼豪放词语言旷达这就不须细说,与其豪放词相比,苏轼的婉约词语言较为含蓄,常用清新朴素自然的语言,没有俗不町耐的淫词艳语。例如《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杨花”与“思妇”意象承载了词人太多的情思,于是此测的语言含蓄婉转。但是词人在抒胸臆的时候,语言虽婉转却又是朴素自然的,无一点矫揉造作之态,象是词人信手拈来,无需思考,更没有雕凿苦心经营的痕迹。可见词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参考文献:〔1〕唐圭璋.宋词兰百首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3,54.〔2〕王水照.苏轼选集(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2009.311,312.〔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