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
发布时间:2024-08-19 08:08:35浏览次数:122014 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材料 材料 1: 随着网络和电视制造业的发展,全球电视剧市场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随意按动鼠标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样在看的剧集。观众可以坐在家里尽享顶级剧集的极致体验,“追剧”俨然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作为 2014 年最为火爆的美剧代表,《纸牌屋》一经推出便极度受宠,引起全民热议,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纸牌屋》的忠实粉丝。有观众看完《纸牌屋》后,表示对美国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权利和爱情更有了新的认识,甚至翻出以往讲述美国政治历史的书籍、影片来观看,参与到这部剧的讨论。 2011 年,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总出口额是 143 亿美元,畅销 100 多个国家。2012 年在法国播出美剧多达数十部,其中 30 多部单集观众超过百万,《超感神探》还一举成为当年的电视剧收视冠军。在德国,美剧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占据约 90%以上的播出份额。韩国 2011 年也从美国引进了 122 部电视剧。 “美剧《纸牌屋》这类全球剧的热播趋势有目共睹,它们真正开创了电视剧‘24 小时全球联播’的奇迹。”英国某传媒的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梁华军如此评价。专家认为,电视文化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应从中借鉴经验,提升电视剧制作水平,同时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 《纸牌屋》的热播并不影响《来自星星的你》赚取过亿眼球。由于两部电视剧对受众有明显的划分,出现了同期上映却“平分天下”的局面。《来自星星的你》在韩国播出时,网络最高收视率达68.9%。 美剧、韩剧在全球热播并非偶然。“以受众为导向,创新电视剧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全新的制作模式给了电视剧全新的生命。”S 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唐锡光认为,与中国电视剧传统意义上的播出模式不同,美剧大都按“季”播出,通常一星期只播一集,边拍边播。由于美国电视剧播放平台不多,每年能在季播期黄金时间段播出的不到 2000 集,因此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韩剧也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来自星星的你》每周播出两集,每次网上更新剧集都会引发下载热。 这种开放的模式可以使制作方充分感受到观众对剧集的关注程度,根据每周更新的收视率和观众的反映,及时调整创作方向。美剧《越狱》第一季播放时,收视率曾高达 1800 万人次;而《生活大爆炸》主人公谢尔顿的性格就是根据观众的反馈几经改变才定型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热播剧大多高水准、大投入,保证质量精良。季播和周播的模式本身就拉高了电视剧制作成本。而对制作团队、剧本、导演、演员、道具等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热播剧拍摄成本很高。 对比艾美奖得主《广告狂人》、《斯巴达克斯》等美剧每集 200 万美元左右的制作费用,《纸牌屋》近 400 万美元的单集平均成本大大超过了一般制作标准。2011 年美剧《史前新纪元》,重金打造的首集拍摄费用就接近 2000 万美元,甚至超过众多电影的投资成本。 这些热播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同于中国的“武侠剧”“清宫剧”“名著剧”,而以现实为题材,用写实手法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观众不疏远。除科幻剧外,美剧大多务求内容真实,有时涉及技术层面还要请顾问或相关专家亲自操刀。《生活大爆炸》剧组甚至拥有一个真正的“科学顾问”,专门负责剧本中关于科学部分的内容创作。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制播能最充分地反映电视剧生产流程的市场化属性。《来自星星的你》尽管有科幻成分,但人物感情进展、尊老爱幼优良传统贯穿其中,传递出韩国普世价值观。 唐教授说,美剧和韩剧都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与谈话交流传递价值取向,剧中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问题、生活细节问题的揭示,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在贴近生活中的文化输出才容易被外国观众认同。 在国产电视剧产量猛增的背景下,专家建议中国应加强对产品质量把关,积极探索并生产出既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又符合国际主流“文化经验”和“感觉结构”的电视产品。 材料 2: 针对近日在中国内地掀起的追韩狂潮,政协委员 G 在 2014 年 3 月 2 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文化自尊的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韩潮来袭,韩迷们自然是喜不胜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如同 G 这样的文化人士则不免有些心存疑虑。担心韩流损害我们的文化自尊。一方是欢迎,一方是反对。究竟谁说的更有道理?有网站发起“我们该如何面对韩剧热潮”的讨论,引发大量跟帖,有网友把帖中的核心观点摘录如下: 观众喜欢韩剧,当然有其理由,比如情感细腻,演员养眼,制作精良等。相比于国内电视剧而言,这些都是韩剧的优势所在,在这个文化多元开放的时代,其实不管是韩剧还是好莱坞的电影,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原因很简单,观众自然是什么好就看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观众所看中的更多的是韩剧的娱乐功能而非文化入侵。有人认为,韩剧逻辑性较差,观看时无需动脑子,可以单纯的“感情发泄”。换而言之,观众在看韩剧时绝不会去想韩国文化怎么就伤害了中国文化这样的宏大命题。在他们看来,只要故事精彩就够了。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不断成功回应各种危机和挑战中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韩国的电视剧,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这些都是外来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外来的“文化鲶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并非是从韩剧或者是好莱坞电影开始,因为自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开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一直在与西方文化的斗争中不断延续和发展,不可否认,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式微,有些好的传统,好的习惯,好的做法,都被抛弃了,但中华文化或者说华夏文明依然一脉相承。 不可否认,韩剧是韩国文化的一种体现。韩剧热无形中会带来韩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带来一定伤害。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伤害程度究竟有多深,没有准确的实证数据。韩剧在大陆风行已不是一两天了,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穿韩版衣服说一两句“欧巴”、“思密达”,吃几次韩餐,可并
没有见到谁取韩国名字或移民韩国。韩剧的影响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说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则未免太高估了韩文化的影响。 看看韩剧,天不会塌下来。文化自尊也不一定会受到伤害。换句话说,我们既要正视韩流的影响,更要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 3: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彩色剪纸为特色。是集绘画、色彩、镂雕于一体的手工艺术品,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2009 年,广灵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灵剪纸传到高清红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也许是广灵青山绿水赋予了她灵巧的心思,也许是祖祖辈辈的匠心造就了她杰出的基因。从 4 岁起,她就跟着外祖母和母亲学剪纸窗花,年纪轻轻就能独立完成设计巧妙构思独特的剪纸作品了。 高中毕业后,高清红进入县水泥厂工作。后因厂倒闭下岗。在得知以剪纸艺术为主业的广灵文艺美术厂倒闭的消息后,高清红心底埋藏多年的“剪纸梦”轰然萌动起来,于是,她注册成立了“青红剪纸艺术有限公司”,开始走上一条民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青红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层次越做越高,单色变成多彩的,民间变成民族的。由她创新的“剪纸加减法”让构图跃然纸上,出图力透纸背,把传统的广灵剪纸艺术推到了创新新阶段,在众多的剪纸中独成一家,据了解,广灵剪纸中难度最大的多层剪纸,高清红已经达到 8 层,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民间,她的多幅作品市场价达数万。 “中国剪纸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但发展道路却很艰难,多年来难登大雅之堂。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也为了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带领全县上万农民从事剪纸事业,还专门建立了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用市场的力量唤醒传统文化”,高清红告诉记者,她们与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共同创办了“国际青年就业培训基地”。组织培训剪纸人才 1 万多人!同时成立了剪纸民间艺术协会,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力图将中国民间艺术推向国际市场。 青红剪纸愈剪愈美,也愈剪愈远。如今的广灵青红剪纸公司被山西大同指定为“民间手工艺术专业公司”和旅游产品定点生产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了 10 余个展厅和办事处。而青红剪纸不仅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也随着中国文化开放走向了国际舞台。每年实现产能 1500 万元,出口创汇100 万美元。2013 年 7 月,高清红带着 《清明上河图》 全卷走入联合国,收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莉娜 博科娃的高度赞赏。当看到高清红为其创作的剪纸肖像礼品,潘基文赞不绝口。连连说:“太神奇了,比我本人还漂亮”。 “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但这条路并不好走,规模也比较小。市场认可度仍有待提升。”高清红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民间文化,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创造更多的对接平台。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发扬光大。” 材料 4: 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的 M 看来,近年来,伴随着与世界各国经贸领域的合作日渐深入,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拓氛围不断加强。“不仅出口企业数量在增加,输出产品的种类也日渐聚多,他以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例说国图集团出口业务已经从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实物出口领域扩展数据加工和物理加工为一体的增值服务贸易出口,并开展了国外展览业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才有走出去的资本和空间。”某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丁说。“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公司,中国
人的身影是文化输出的经济和人文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渐增多的国际间经贸合作也在倒逼文化输出的速度。” “经济合作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合作。随着合作深入,我们必然要与不同人群进行深层次交流。文化产业有义务承担起建立沟通,化解误会的责任。”丁说“文化输出不仅具备了经济基础,也成为经贸深度合作的必然需要。” 当前,在中国企业迅速增加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面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差异,文化背景天壤之别的海外合作者,我们如何实现无障碍交流? “在没来到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主要是:美食,长城,秀水街等等,但基本都是些片面的概念。”英国女孩娜娜说“但在北京生活了 3 年后,我反而不知道怎么概括这里的印象了。因为了解越深越觉得有很多文化是我不知道的。” “这是对中国文化理解片面化的个例。如果本土文化产品没有大量投入海外市场,当地消费者只能面对极有限的选择,而这部分产品由于不具备生产规模,难免存在内容片面等问题,传递给国外消费者的“中国印象”也不能完美”丁说。 于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反而一些细枝末节的文化枝桠被广泛认知。比如,伴随着海外华人数量的急剧增长,养生、菜谱等种类书籍因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广泛传播。 “但这些枝桠根本无法还原中国文化的全貌。久而久之,就导致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印象的片面化、表面化。更严重的是文化领域的误解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辐射至各个领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选择性误解你时,你更需要澄清自己。但为何我们屡次遭遇误解却难以澄清?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丁说“目前,国际舆论导向仍牢牢把握在欧美媒体手中。我们难以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形象。” “近年来,中国文化作品艺术展演在海外亮像,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反响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满足了艺术爱好者的需求。一方面也纠正了部分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文化输出的本质,是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化解误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仍有很多需要改善之处。”某新闻学院院长 Y 说。 “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市场经验缺乏,优质品牌不足,积极意识不成熟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属于软件上的缺失。”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的许律师说。 “种种政策导向都在释放信号:文化输出必须接受市场规则,顺应海外市场特点,以此提高本土企业的软实力。”丁说,“有一些地区因为发展心态浮躁,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比如,一些地区盲目设立发展目标,导致政策制定和发展现状脱节。” “要真正实现文化输出的目标,文化企业不仅得学会运用资本手段,武装企业硬件,更应创造出多元化,理念先进的文化产品。”Y 说,“日本漫画、韩国偶像剧等都是营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手段和符号。在通往国际市场的文化快车上,我们虽然起步晚了点,但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一定能赶上世界的步伐。” 材料 5: 当前,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着逆差,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在数量质量上都难成比例。为了扭转这种逆差,有学者提出了中国文化输出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引进”,而且要“输出”,有学者认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须有自己的创造性输出,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国当代文化需要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产点,籍此从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来,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文化输出。 从 1934 年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到当前我们提出文化输出,已经整整过去 80 年了,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和“输出”相结合,不仅要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而要也要适合文化建设,就是说,我们的文化要坚持“拿来主义”与“文化输出”相结合。 学者指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从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虽然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是,我们的文化输出不能为输出而输出,而是应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们拿来的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的文化输出也必须输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队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输出应以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过去,我们也有一些文化产品的输出,我们也输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作品,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输出的有些文化产品却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狭隘需要,贩卖的是一些中国文化落后的,丑陋的东西。这种文化输出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损害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因此,中国当代文化解决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现象,就必须在努力解决现存冲突的过程中大力创造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人类的健康向上的发展中做出自己应有的独特贡献。这种“有价值的产品”,首先就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套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 鉴于有人提出从文化拿来主义走向文化输出主义的理念,有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少提“主义”,一提主义往往会走向极端;二、在文化上还是要“拿来”与“输出”并举。文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做进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则根本不符合世贸协定。“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而且是必要的;“拿来”也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而是咀嚼消化,为我所用。“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文化上的伪劣产品应该杜绝出口,以次充好,必然败坏名声,后患无穷。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时代和世界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所以在输出什么,创造什么文化产品和怎样输出等方面,还需要作通盘的规划,并付之行动。 材料 6: 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日本和食、地中海饮食和海国大餐都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昆曲、古琴艺术、福建南音、珠算等 30 项……其它国家更关注生活化的东西,和中国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不走出去,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影响,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体系就永远处于不被人了解和理解的状况。 如何让中华文化加快走出去?江西省文化学者 Y 研究员提出了如下认识: “与中华文化的悠久与厚重相比,与中国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相比,中国文化走出去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传统的多,古代的多,现代的少;二是舞台的多,表演的多,其他类型的少;三是展示的多,宣传的多,有市场竞争的少。”
“比如长城,故宫等古代建筑,京剧,龙灯,舞狮等传统文化,国外可能知道,了解,但中国现代的东西还没有形成显著标志,还不能让人在看到时就能一眼识别出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中国在国际上拿奖的电影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反映过去的事情,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到,如何反映当代文化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再比如我们的文艺团体出去演出多,还有一些文化展览,包括中华文化年的活动,多是以展示,演出为主。有些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实际上都是自已出钱赚吆喝,不仅传播中国的文化的效果不佳,还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觉得走出去必须走进去,走进去必须走到心里去。” “我认为不仅仅是世界各地有中文电视落地,有中文书刊发行,不仅仅是在五大洲开办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能被接受成为异域的文化肌理。这是更为艰巨和长期的过程。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关键是要有国际视野。” “首先,要认真研究对象国的需求和当地文化习俗。目前在国外举办的一些中国文化活动,多是为了提高作者或一些机构在中国的知名度,国内媒体炒得轰轰烈烈,举办国却很少有人关注。只有围绕对象国主流社会的需求,才能在举办地引起关注和影响,才能把中国文化走出去落到实处。中国文化的传播,也需要运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新的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这里要特别注意全国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避免误闯雷区。”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唐人街’这个平台。各国的‘唐人街’是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的良好平台,要争取通过华侨华人圈,让中国文化进入当地主流社会。” “第三,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文化走出去’是一种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方式,‘请进来’也是。一方面,现在中国文化对外‘发声’的渠道更为广阔,对外传播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和便捷,对外交流的舞台更为丰富,特别是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自然而然地把中国文化传统带到世界。另一方面,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工作或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比如说留学生。来赣外籍留学生去年已突破 3000 人,来自五大洲 113 个国家。2013 年,江西省又出资设立‘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赣学习。这些留学生不仅自己学习了中国文化,也让亲朋好友对中国文化增加了了解。” “第四,更要多地从日常生活文化入手。文化走出去,要改变过去那种宣传,说教的方式,找到和外国人生活能够相通的东西。比如说外国人在喝茶的时候,我们可以展示我们的茶文化,传播我们的文化观念。当然,这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中国文化能否走向国际化,取决于中国文化的实力,取决于中国文化能否适应世界的需要,能否在化解,协调现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获得世人的认同。” 三、作答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 1”中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经验。 (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100 字。) 2、请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你对“文化鲶鱼”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全面、言语简练,不超过 300 字。)
3、请根据“给定资料 3”围绕高清红剪纸事业的发展经历,以“如何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为主题写一份政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概括完整、清晰、简明;对策全面、有效、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言语流畅、格式正确、不超过500 字。) 4、“给定资料 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阐述充分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参考答案: 1、结合“给定资料 1”中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经验。 (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100 字。) 参考答案: 经验:1、保证质量精良,提升制作水平,加强对外输出能力。2、以受众为导向,创新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对接市场;以现实为主题,与观众不疏远。3、承载本国文化价值观,符合国际主流文化经验和感觉结构。 2、请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你对“文化鲶鱼”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全面、言语简练,不超过 300 字。) 参考答案:文化鲶鱼是指: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巨大冲击(4 分),刺激中国文化在回应各种危机和挑战中得以存续和发展(4 分)。实质是激活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动力(4分)。 因此,我们要正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好的传统和做法,建立高度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3 分)。 3、请根据“给定资料 3”围绕高清红剪纸事业的发展经历,以“如何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为主题写一份政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概括完整、清晰、简明;对策全面、有效、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言语流畅、格式正确、不超过500 字。) 参考答案: 关于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的建议尊敬的领导: 剪纸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广灵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的经典代表,高清红既是名下岗工人也是一位广灵剪纸的传承人。为了圆多年的“剪纸梦”,高清红注册成立剪纸公司,伴随着公司规模的
日益扩大,剪纸这门艺术走到了北京、上海甚至是享誉海内外,不仅发扬和传播了我国传统文化,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就如何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本人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重视民间艺术,适时创新。青红创新剪纸形式“剪纸加减法”,在众多的剪纸中独成一家,把传统的广灵剪纸推到了新阶段。 二是,发挥地方优势,创新组织形式。青红采用“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带领农民从事剪纸行业,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园。 三是,加强组织合作,重视人才培养。青红与联合国青年技术组织共同创办了就业培训基地,培训了大批量的剪纸专业人才,同时成立了剪纸民间艺术协会,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 四是,加强媒体宣传,营造保护和重视民间文化的社会氛围。 4、“给定资料 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阐述充分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参考答案: 文化丝绸之路的“凿空” 丝绸之路的开辟将中国古代先进的文化传输到亚欧大陆每一个角落,同时让西方知道在世界的东方有个强大的帝国。后人将此次文化输出称为“凿空”。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国先进的技术传入亚欧大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华文化的输出。但反观现在,我们的文化却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正如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中华文化如此尴尬的局面值得每一位国人进行反思。我们现在如何进行文化输出,我们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文化强国是文化输出的前提。当前我们的文化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正是我们缺少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问题的表现。比如韩剧既《大长今》后再次推出《来自星星的你》风靡中国,日本也是通过他们的动漫向中国的青少年输出日本的文化。针对以上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以学习的心态向他国学习文化输出成功背后的经验。比如韩剧美剧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根据观众的关注程度及时调整创作的方向。这种拍摄模式可以借鉴到我们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输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文化输出的质量,积极探索并生产出既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又符合国际主流“文化经验”和“文化结构”的文化产品。只有增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走出文化丝绸之路的第一步。 推进文化创新,是文化输出的关键。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开始,中国向世界输出着先进的文化,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晚清政府的国门,我们不仅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遭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甚至在文化上我们也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有文化输出到文化被入侵,归根结底就是,在晚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下,国人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缺少文化的创新。针对缺少文化创新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创新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文化创意人的培养。中国不缺少文化人,却缺少文化创意人。比如充满了中国元素的文化,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反而却被国外充分的利用,在国外掀起一股中国风,造成“墙里开花墙外香”局面。所以只有重视文化创新,才能为我国的文化丝绸之路迈出坚定的一步。
统筹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文化输出的必经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着“逆差”现象。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更多的是“拿来主义”,缺少的是“文化输出”。面对“文化逆差”,一方面我们应该探索出不仅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要适应文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拿来”并不是全盘的西化,“输出”也不是文化糟粕的盲目输出。“引进来”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走出去”是将中华文化优美向世界展示。只有统筹好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才能为我国的文化丝绸之路画上完美的句号。 近代以后,我们的文化是在不断成功回应各种危机和挑战中得以存续和发展。通过“凿空”,将中华优秀文化传输到世界各国,让世界知道中国不仅仅是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同时也是文化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