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26 09:05:05浏览次数:25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一、国际货币体系简述及其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对货币兑换、国际收支的安排、调节等所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是从国际金本位制开始的,黄金充当国际货币,这种比较稳定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在黄金不足的情况下,各国实行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制,二战后至今,共建立了两个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发挥国际货币和职能。目前,世界运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从汇率制度看,形成以浮动汇率为主体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格局,并且主要依赖于美元,但是汇率的决定本不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在当今世界货币缺位而少数经济、军事强国的本国货币替代的状况下,很多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往往被迫直接或间接的钉住美元;第二,从国际储备构成来看,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但是美元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看,现行体制继承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原则,完全由逆差国家自我调节,事先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预防逆差的出现,事后制度上也没有有效约束或设计来促使你查过或帮助你查过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第四,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作用来看,IMF 仍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他的某些职能已发生异化且日益成为美国的经济工具。二、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对于国际货币国家来说,本币可以无限创造,或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但发展中国家则不能用本币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一旦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就会发生债务危机,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储备资产、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被动性。(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能有效制约大规模无序的国际资本流动,一种崇尚金融自由化的货币体系,使得资本跨国流动出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从而扩大了资本流动的陷阱,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虚假繁荣。(三)现行国际体系中单一储备货币的阴影仍然存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心扔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金融的依赖。(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金融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国际金融机构被少数发达国家操纵,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难以发挥作用。缺乏有效性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并且缺乏灵活性,其作用仅仅局限于事后调节,事前并没有对走向危机的国家进行早期预警。三、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中国政府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关键取决于中国政府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方向的判断。周小川提出要创建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来替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可以考虑由IMF 的 SDR 来担任。如果周小川的看法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方向的最终判断,那么中国政府可以从如下层面来推动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创建:第一,支持 IMF 进一步增发 SDR;第二,积极认购 IMF 发行的以 SDR 计价的债券;第三,敦促 IMF 扩大 SDR 的代表性与适用范围,这包括将以人
民币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纳入 SDR 的定值货币篮,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外汇储备记账、投资与企业记账中使用 SDR 作为计价货币,扩大 SDR 在全球贸易与投资领域的使用范围,特别是推动在私人部门的国际结算中使用 SDR 等;第四,积极支持 IMF 启动替代账户计划,并将相当规模的美元资产存入 IMF 的替代账户并改为用 SDR 计价,等等。然而,我们认为,要创建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并最终取代美元,将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更为现实的前景,是欧元与亚洲货币逐渐成长为能够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国际货币,即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如果这反映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趋势,那么中国政府的任务就在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人民币发展为未来的亚洲货币的重要支柱:或者人民币直接成为未来的亚洲货币,或者人民币与日元等其他东亚货币组成一个亚洲货币篮。中国政府提升人民币区域地位与全球地位的具体措施将包括:第一,央行降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汇率更多地由市场力量决定;第二,中国政府在可控前提下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第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功能;另一方面,扩大境内外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发行数量,这又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与企业在中国国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与股票;允许中国金融机构与企业在香港等离岸市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第四,通过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来提高人民币在区域货币合作中的地位,尤其是应注意在未来亚洲货币基金的份额与投票权问题上与日本的竞争;第五,中国政府应加速发展结构转型,变出口导向的发展策略为内外平衡的发展策略。我们必须看到,
一个存在持续经常账户顺差的国家的货币很难真正成长为一种国际性货币,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通常具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四、中国如何参与 IMF 改革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中国政府应该在 IMF 改革问题上有更加鲜明的表态与主张。IMF 应该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应提高 IMF 贷款的及时性与灵活性,增加 IMF 的资源以增强 IMF 应对全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应改善 IMF 的监测功能等。中国政府关于 IMF 的具体主张应包括:在 IMF 的治理结构改革方面, IMF 按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与投票权,符合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鉴于中国目前是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其他国家对中国向 IMF 注资抱有很大希望,中国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将对 IMF 的注资与 IMF 的份额重新分配相挂钩。目前美国的份额与美国经济的相对比重是相符的,大幅让渡份额的可能性不大。针对欧洲国家不愿意出让份额的状况,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是,让欧洲国家将自己分散的份额合并成两个份额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欧洲国家,欧元区国家因此可以获得与美国相同的一票否决权。在此前提下,合并后的欧洲国家可以适度让渡富余的份额。在 IMF 的份额改革方面,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大国具有共同利益,应该形成集体行动。值得赞赏的是,在 2009 年 9 月 4 日召开的金砖四国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金砖四国提议 IMF 应该将 7%的份额由发达国家转移给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保证后者在 IMF 中的份额与其在全球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体持平。在 IMF 的监测功能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与金融的日益全球化,IMF 仅局限于双边监测,可能难以发觉或者容易低估全球体系中酝酿的
系统性风险。因此,IMF 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多边监测功能上来。在对全球金融市场进行监测时,IMF 应加强与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以及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IMF 在发表监测结果方面应该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从而使得监测结果对发达国家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在 IMF 的贷款条件性与反应速度方面,尽管 IMF 目前的贷款条件性有很大的问题,但贷款条件性对于保障贷款安全以及帮助借款者进行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IMF 应该改变而非取消贷款条件性。IMF 的贷款条件性应该与华盛顿共识脱钩,变得更从借款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其目的在于短期内有助于维护借款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稳定,长期内有助于增强借款者还款能力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此外,应该提高 IMF 的危机反应能力,提高 IMF 贷款的支付速度。最近 IMF 提出的弹性信贷机制表明,它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增加 IMF 的资源方面,中国政府应鼓励 IMF 增发 SDR,支持 IMF 发行以 SDR 计价的债券,支持 IMF 激活替代账户等。此外,中国政府也应该敦促 IMF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一个逐渐融入金融全球化、金融体系处于不断开放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作为二十国集团成员与金融稳定委员会成员,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未来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并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 BIS、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金融多边组织的活动,尽快融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中去。鉴于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度成长性,以及中国政府持有国际净资产规模的增加,其他国家也将非常欢迎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1〕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新闻网,2009.〔2〕张燕生.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北京日报,2010.〔3〕卢锋.追赶一危机一变革.财经,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