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伦理的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4 11:06:08浏览次数:50
基于管理伦理的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摘要:将管理伦理与和谐企业文化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各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互助、互补直至共赢都是建立在和谐发展的企业哲学上。管理伦理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出发,和谐企业文化从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两者相互统一与结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对管理伦理的概念进行介绍,指出管理伦理对和谐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关键词:管理伦理;和谐企业文化;影响 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主题成为社会的发展方向。经过十年的发展,和谐发展己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企业文化是业自身的文化形象,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样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进行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又顺应社会发展的主题。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管理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种,研究组织行为的对错问题,即研究在组织环境中如何决策。一、管理伦理的概念 企业成立以后,管理伦理就渗透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从外部控制到内部管理都离不开管理伦理。管理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种,研究有关组织行为的对错和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决策的问题。其涵 盖了管理学、伦理学和哲学方面的内容。管理伦理是研究如何使管理活动符合伦理以及怎样的管理方法符合道德规范的学科,是指任何商业团体或生产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营利时所应遵守的伦理规则。二、管理伦理对和谐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一)管理伦理对企业人性的影响和作用 管理是人类进行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总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从而使组织成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管理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类活动,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离不开人性。和谐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以人为本思想。管理活动为人类服务,这里的人包括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西方学说中,人道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hu-manus,其中包含着人性、文明等内容。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张每一位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平等自由的权利,承认其自身价值和尊严,把员工当作企业的生命而不是当作企业的工具对待。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人性管理的重要特征。人本原则又称之为人道原则,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三方面的主要特征。(二)管理伦理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和作用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共同持有和接受的观念,是支撑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长期发展积累产物。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得出来的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的精神导向。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是联系全体员工的精神纽带,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范管理制度的重要保证。 管理伦理与企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是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且是企业组织和社会上下共同面对的问题。企业价值观不是单一员工的行为,它能影响到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精神风貌及观念,进而影响组织的整体行为。管理伦理是企业管理中符合伦理规范的管理方式。对内管理伦理是企业面对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内部成员的伦理问题。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主要是对内管理伦理的作用。价值观是形成态度和促发行为的重要信念,能够时刻引导企业员工及管理者在任何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工作和管理的精神观念。 管理伦理与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携手并进。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不相同的一面。管理伦理要求在是非对错之间作出选择和判断,是管理者和员工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作出选择时所进行的思维过程。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发展而总结出来的企业精神。当不同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管理伦理能够为管理者和员工通过适当的原则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三)管理伦理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战略选择是经营战略的选择过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对日新月异的状况,企业资源和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进行识别选择。因此,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企业战略的选择以市场供需关系为主导,需要考虑自身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状况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运用管理伦理进行战略的选择,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伦理经营对企业战略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企业决策者进行战略决策时,通过运用伦理经营原则,能够避免单一化、有害化、集中化的不利因素,从企业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市场供求和政 策导向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和谐发展战略。在战略选择过程中,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使用率和开发新能源替代品以降低总成本;通过提高员工认同感和综合素质,开发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独有的消费体验:对市场进行合理细分和充分调查,为某一特定区域或群体提供企业主力产品和服务以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四)管理伦理对企业制度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创新,建立一种具有与当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管理制度。所谓制度建设,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需要企业上下共同遵守并按章执行的制度体系,是人们行为准则的综合形态。从伦理学上分析,产权是人类对物质占有权的支配,是人格在物的归属权的延伸。权责是哲学范畴的一对对立统一概念,拥有相应的权力的同时既拥有相对的责任。政企分开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上,强调物权主体和法权主体的统一。管理科学需要运用规范合理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 伦理化建设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个人行为,规范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准则,为我国企业科学化制度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参考世界 500 强企业的伦理制度建设不难发现,在管理过程中贯穿伦理内容,通过外修、内控的方式,提高对企业成员的伦理修养,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文化品质,改善了企业社会形象,为企业立足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内涵。(五)管理伦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社会不同主体的责任,其实质是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管理学家多德在 1932 年提出来的。他指出:“公司董事必须成为真 正的受托人,他们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其他利益主体,如员工、消费者,特别是社区整体利益。”对于公司而言,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包括企业内部相关者如员工、管理者 、科技水平、生产效率等和企业外部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债权人等。由此可见,企业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和发展的整体,两者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通过管理伦理的哲学思维对企业内外关系进行处理,是当今企业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方法。参考文献[1](美)迈克·霍夫曼.价值观驱动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毕靖牛妞.和谐企业文化的伦理原则探索[J].经管空间,2013 (6)[3]曹刚锋,孙健.对美国次贷危机的伦理学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1 (10)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