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例子说明“囚徒困境”的含义与解决方式
发布时间:2023-06-13 09:06:16浏览次数:29举一例子说明“囚徒困境”的含义与解决方式一、 “囚徒困境”理论的产生“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 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 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而如果他
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 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二、浅析囚徒定律的解决办法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谈判、人际关系、强制性的合同和其他许多因素左右了当事人的决定但囚徒的两难境地确实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看看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将自己锁定在一场 40 年的军备竞赛中,其结果对双方都毫无益处还有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永恒倾向,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都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是何种机制促使生物体或者人类进行相互合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归功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位叫做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人爱克斯罗德是一个政治科学家,对合作的问题久有研究兴趣为了进行关于合作的研究,他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策略编入计算机程序,然后他们的程序会被成双成对地融入不同的组合分好组以后,参与者就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三、二者矛盾的根源现实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总是存在着矛盾:个体理性必须以集体理性为基础,但集体理性的获得或保障却可能是以个体的非理性为代价,集体理性必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但个体的理性行为却未必能保证集体的理性状态。由于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个体理性总是有限的,从而导致决策时
往往忽视一些长远的,公共的利益。著名的“囚徒困境”、“公用悲剧”、逆向选择理论、不可能定理等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背离的重要佐证。其实,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基本根源在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集体利益和集体理性不过是个体利益对立与冲突的建制化,组织化的表达。个体利益的冲突来源于资源的稀缺,稀缺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利益的冲突也就不能消除。在现代社会中,利益冲突比较文明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竞争本身也存在合作性竞争和非合作性竞争两种。合作性竞争可能导向集体理性,非合作性的竞争则必然导向集体的非理性。四、结语理性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效率、稳定、公正公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从“公共品供给不足”和“公地悲剧”两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其根源在于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个体没有约束的最大化自己的偏好,个体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不信任,结果导致行为决策的不合作。这就需要在组织的框架下个体之间形成一套有效率的公正公平的制度,完成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