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卫生

发布时间:2025-04-20 09:04:32浏览次数:11
三、大气卫生一、A11、通常高度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A、0.55℃B、0.65℃C、0.75℃D、0.85℃E、1.00℃2、臭氧层位于大气垂直结构哪一层内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E、外大气层3、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出现在A、平流层B、电离层C、对流层D、逸散层E、同温层4、新鲜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N/n)应是A、≤1.0B、≥1.0C、<50D、>50E、≥1.25、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A、色素沉着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6、光化学烟雾发生时受害者的主要症状是A、咳嗽、胸痛、呼吸困难B、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C、头痛、恶心、皮肤潮红D、恶心、呕吐、呼吸急促E、咳嗽、头痛、胸痛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A、O3B、颗粒物C、SO2D、NOxE、多环芳烃8、对眼睛具有最强烈催泪作用的光化学烟雾剂是A、O3B、PANC、PBN 【答案解析】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不同。大于 5μg 的多沉积在上呼吸道,通过纤毛运动这些颗粒物被推移至咽部,或被吞咽至胃,或随咳嗽和打喷嚏而排除。小于 5μg 的颗粒物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2.5μg 以下的 75%在肺泡内沉积。【该题针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8,点击提问】2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对个别污染源调查时,一般以污染源为中心,在其周围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的地点设置采样点,主要依据工厂的规模、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和排放高度、当地风向频率和具体地形,并参考烟波扩散范围、污染源与周围住宅的距离和植物生长情况来布置采样点。【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9,点击提问】2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确定调查现场:应根据大气调查监测结果及有关资料来选定调查现场。暴露现场的条件应符合调查目的,尽可能避免各种混杂因子,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确切性。同时,也必须重视对照区的选定。必须尽可能查实对照区内不存在排放该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源,也不可能来自其他环境介质(水、土等)。【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0,点击提问】2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婴幼儿解毒酶系统尚未成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老人生理、生化、免疫等功能降低,DNA 损伤修复能力降低,所以婴幼儿与老人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有更高的易感性。可以选择作为调查对象。所以 D 是错误的,是本题的正确答案。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这类人群和普通的调查对象接触暴露的水平是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的,要避免选择这类人群。没有人群暴露,也就不存在危险。因此暴露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健康调查中选择调查对象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人群中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以获得暴露与健康效应之间的联系,但要避开职业暴露人群。【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1,点击提问】2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若要测得最大一次浓度(污染最严重),要选择生产负荷最大、气象条件最不利、污染最严重的时刻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为 10~20 分钟,最长不超过 30 分钟,应在污染源的下风侧。由于风吹向下风侧,污染源上风侧的污染物被带到下风侧,上风侧的污染浓度被稀释。所以一次最大浓度采样不能在污染源的上风侧。【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2,点击提问】2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调查对象必须选自在当地居住年限不少于 5 年的居民。要选择暴露机会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甚至可选择老人、儿童等体弱人群。同时应避免职业暴露、服用药物、吸烟、饮酒等嗜好、室内空气污染等混杂因子的干扰。对照人群也必须同样按上述要求严格选定,而且在性别、年龄、居住年限、职业种类、生活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经济水平等均应大致相同。【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36463,点击提问】2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生产车间卫生标准主要是保护劳动力,都是成年的健康人群。而且在车间内的暴露时间是每天 8 小时。而大气卫生标准保护各种年龄组的人群,包括老、弱、幼、病、孕等敏感人群,而且这些人群都是长年累月持续性暴露在该大气环境中,因此标准应更严格。【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4,点击提问】2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生物材料计算暴露量是指污染物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它可以反映该污染物被吸收到体内的实际含量。【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5,点击提问】2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大气卫生基准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它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因而选择 D。【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66,点击提问】2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PM2.5 又称细粒子,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 的细颗粒。因此本题选 E。【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75,点击提问】2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辐射逆温是由于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形成的。一般在无风、少云的夜晚,地面无热量吸收,但同时不断通过辐射失去热量而冷却,近地空气也随之冷却,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形成逆温。因此本题选 B。【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76,点击提问】3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大气颗粒物按照粒径分类时,粒径≤100μm 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颗粒物,可长期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称为总悬浮颗粒物。而粒径>100μm 的颗粒物称为沉降性颗粒物,因此本题选 E。【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77,点击提问】3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我国石油含硫量一般较低,大约在 0.1%~0.8%,而中东地区一般为 1.5%~2.5%,有的甚至高达 4%以上。因而选择 B。【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78,点击提问】3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与污染源的距离: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的 10~20 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79,点击提问】3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当地面受高压控制时,中心部位的空气向周围下降,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反气旋。此时天气晴朗,风速小,出现逆温层,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因而选择 B。【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0,点击提问】3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与其所含的杂质种类和含量有关。而煤中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因而本题选 E。【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1,点击提问】3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空气动力学直径≤10/ pm 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称为可吸入性颗粒物(IP)。因此本题选 D。【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2,点击提问】3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排放量: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燃料的种类、消耗量、燃烧方式、燃烧是否充分有关;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受工业企业的数量、生产性质、生产规模、工艺过程、净化设备及其效率的影响。因而选择 A。【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3,点击提问】3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常见的有 S02在大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的硫酸盐;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4,点击提问】3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状都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或原发性污染物,如汞、SO2、可吸入颗粒物、NOX、CO、CO2等。【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5,点击提问】3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最容易发生在冬季。【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2136486,点击提问】4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垂直温度递减率大、风速高、地面起伏程度大,则湍流运动就强。湍流运动使气体充分混合,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7,点击提问】4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常见的有 SO2在大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的硫酸盐;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8,点击提问】4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我国主要的工业燃料是煤,而煤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89,点击提问】4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例如在无风、少云的夜晚,夜间地面无热量吸收,但同时不断通过辐射失去热量而冷却,近地空气也随之冷却,这样气层不断由下向上冷却,形成气温下低上高。冬夜陆地由于比热较小,地表温度很低,因此容易形成逆温。因而选择 E。【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90,点击提问】4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 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够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也被称为飘尘。【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91,点击提问】4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环境二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介质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甲基汞是由排放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无机汞在某种细菌(如产甲烷菌)作用下提供甲基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其他选项均为一次污染物。因而选择 C。【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92,点击提问】46、【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气象因素——风和湍流:风和湍流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起着决定性作用。【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93,点击提问】47、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 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之。因而选择 C。【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94,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根据空气离子的大小以及运动速度可分为轻离子和重离子,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可作为空气清洁的评价标准。当比值<50 时,可认为空气较为清洁。本题中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50,说明重离子较多,所以引起该情况的污染物最有可能的是悬浮颗粒。【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0,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该室内污染物应为煤的燃烧产物,据此排除选项 C。一氧化碳、可吸入性颗粒物不具有明显的呼吸道刺激作用。NO2较难溶于水,故对上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小,主要作用于深部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SO2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水溶性的刺激性气体,易被上呼吸道和支气管黏膜的富水性黏液所吸收,转化为亚硫酸或硫酸,产生刺激作用,因此本题选 A。【该题针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6,点击提问】 D、PPNE、NO9、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D、雨雪水减少E、绿地减少10、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危害是A、加速酸雨形成B、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生长繁殖C、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D、不利于植物生长E、光敏感性皮肤病发病率增加11、我国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燃烧石油B、烧煤C、森林失火过多D、硫酸厂排出废气过多E、硝酸厂排出废气过多12、属于温室效应气体是A、COB、SO2C、H2SD、HClE、CH413、过去美国洛杉矶、纽约和日本东京、大阪曾多次发生急性中毒烟雾事件,其污染物是A、煤烟烟雾B、酸雾C、光化学烟雾D、异氰酸甲酯毒雾E、SO2与金属粉尘混合性烟雾1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间接危害的是A、温室效应B、臭氧层的破坏C、酸雨D、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E、致癌、致畸作用15、下列哪种化学物可产生光化学烟雾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甲烷E、氯化物16、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臭氧B、NOXC、过氧酰基硝酸酯 D、醛类E、酮类17、属于环境中变应原的物质是A、多环芳烃B、一氧化碳C、炭粒D、花粉E、香烟烟雾18、氮氧化物是多种氮气氧化产物的总称,其中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是A、NO2和 NO3B、NO 和 N2OC、NO 和 NO2D、N2O3和 N2O4E、NO2和 N2O519、气管注入染毒适用于A、气体B、液体C、颗粒物D、蒸气E、油性物20、对个别污染源调查时,采样点的设置不应考虑的条件是A、工厂生产规模B、工人数量C、附近地形D、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及高度E、当地风向频率21、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时,现场选择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应根据大气调查监测结果和有关资料来选定调查现场B、暴露现场要符合调查目的C、暴露现场要尽可能避免各种混杂因子D、要设立对照区E、对照区与暴露现场环境条件要一致22、以下健康调查中有关调查对象的选择条件哪一条是错误的A、居住年限不少于 5 年B、尽量避免职业暴露C、尽可能选择高暴露人群D、不可选择老人、小孩等体弱人群E、对照人群除暴露情况与研究人群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大致相同23、有关一次最大浓度的采样,错误的是A、选择生产负荷最大B、在污染源的上风侧C、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D、采样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分钟E、在气象条件最不利污染物扩散时采样24、在进行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时,所选择调查对象应在该地区连续居住A、1 年以上B、3 年以上C、5 年以上 D、7 年以上E、10 年以上25、大气卫生标准比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原因是A、大气污染影响的范围广,包括老、弱、幼、病、孕等敏感人群B、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受生产周期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经常变动C、各种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类型不同D、有些大气污染物能对人或动植物产生急性危害E、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有联合作用26、进行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调查时,能更确切反映空气污染物对机体实际暴露的观察指标是A、设点监测日平均浓度B、设点监测月平均浓度C、设点监测年平均浓度D、个体采样计算日平均浓度E、生物材料计算暴露量27、不属于大气卫生基准制定方法的是A、流行病学研究B、危险度评价C、环境毒理学研究D、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E、快速计算方法28、PM2.5 是指直径A、<2.5/μm 的颗粒物B、>2.5~<10μm 的颗粒物C、>2.5~<5μm 的颗粒物D、=2.5μm 的颗粒物E、≤2.5μm 的颗粒物29、辐射逆温是由A、外来射线产生B、地表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量小于散出量产生的C、大气污染物阻挡太阳辐射产生D、地表物体的辐射产生E、反气旋产生30、沉降性颗粒物的粒径一般为A、5~10μmB、>10~50μmC、>50~75μmD、>75~100μmE、>100μm31、我国的石油多为A、无硫油B、低硫油C、中硫油D、高硫油E、极高硫油32、一般来说,有害气体的着陆点距烟囱的距离是有效排出高度的A、3~5 倍B、6~8 倍C、9~10 倍 D、10~20 倍E、>20 倍33、与反气旋有关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B、风速大C、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D、天气晴朗E、出现逆温34、煤杂质中对大气污染影响最大的元素是A、氟B、砷C、钙D、铁E、硫35、粒径≤10μm 的大气颗粒物称为A、TSPB、气溶胶C、细颗粒物D、IPE、降尘36、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因素是A、排放量B、排出高度C、距污染源距离D、气象因素E、地形37、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的是A、COB、SO2C、CO2D、H2SE、SO338、不属于一次环境污染物的是A、SO2B、可吸入颗粒物C、甲基汞D、NOXE、CO239、一年之中常发生气温逆增的季节为A、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E、四季无差别40、有关空气湍流的论述哪些是错误的A、空气不规则流动称为湍流B、湍流风速大小不定,具有阵发性C、地面起伏大,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大,湍流运动越强 D、湍流强,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E、湍流强,不利于污染物自净41、下列污染物哪个不属于二次污染物A、硫酸雾B、硝酸雾C、O3D、SO2E、NO242、煤的主要杂质是A、氮化物B、硫化物C、铅化物D、含镉化合物E、砷化物43、逆温增多发生在A、天气晴朗的日子B、春夏之交的白天C、夏夜D、秋冬之交的白天E、冬夜44、可吸入颗粒物(IP)粒径为A、≤0.1μmB、≤10μmC、≤5μmD、≤1μmE、≤100μm45、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铅B、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C、光化学烟雾D、氟化物、氰化物E、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6、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气象因素是A、风和湍流B、气温C、气湿D、气压E、热辐射47、生活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是A、≤0.1μmB、≤1.0μmC、≤10.0μmD、≤100.0μmE、>100.0μm二、A21、经测定,某居室内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50,引起这种情况的污染物,最有可能的是A、COB、SO2 C、CO2D、悬浮颗粒物E、NO22、某地妇女冬季喜围坐在煤炭炉旁做家务,致使其中部分中老年妇女经常出现鼻咽部、眼睛等刺激,与这些症状出现有关的最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是A、SO2B、COC、甲醛D、IPE、NO2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流层内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大气温度的这种垂直变化常用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表示。它的定义是:高度每增加 100 米,气温下降的度数通常为0.65℃。因此本题选 B。【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3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平流层内,在高约 15~35km 处有厚约 20km 的臭氧层,其分布有季节性变动。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这些射线的危害,能够生存繁衍。因而选择 B。【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3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能量所致。【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1,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为空气离子,根据其大小以及运动速度可分为轻离子和重离子,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可作为空气清洁的评价标准。当比值<50 时,可认为空气较为清洁。【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2,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可见光综合作用于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能提高视觉和代谢能力,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与工作效率,是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 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该题针对“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3,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光化学烟雾明显的危害是对人眼睛的刺激作用。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PAN、甲醛、丙烯醛等产物对人和动物的眼睛、咽喉、鼻等有刺激作用。所以本题答案是 B。煤烟型烟雾: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痛、呕吐。【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4,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多种强刺激性气体。其中尤以 O3的含量最高,约占85%以上,故 A 是正确答案。【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5,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光化学烟雾对眼睛的刺激作用:主要作用物是 PAN、PBN、甲醛、丙烯醛、各种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等;其中 PAN 是极强的催泪剂,其催泪作用相当于甲醛的 200 倍;而 PBN 的催泪作用更强,比 PAN 大约强 100 倍。【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6,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大气层中的某些温室气体,如: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含氯氟烃(氟里昂,CFCs)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因此本题选 B。【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7,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以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功能,造成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的增加,对地球上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杀伤作用。据估计,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 1%,UV-B 辐射量将增加 2%,人群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 3%,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 0.2%~1.6%。因此本题选 C。【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8,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我国的酸雨中硫酸根和硝酸根之比约为 10:1,表明酸雨主要是由 SO2污染造成的。而我国主要的工业燃料是煤,而煤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因而选择 B。【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49,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些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含氯氟烃(氟里昂,CFCs等)。因而选择 E。【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0,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在世界许多大城市都曾经发生过:如美国的洛杉矶、纽约,日本的东京和大阪,其中以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最为著名。因此本题选 C。【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1,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包括:直接危害、间接性危害。其中选项 A、B、C、D 均属于间接危害,选项 E 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中慢性危害的一种。【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2,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3,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中的 NOX和烃类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氧化力和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为臭氧(约 85%)、过氧酰基硝酸酯(约 10%)、醛类、酮类等。【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4,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一氧化碳和炭粒均不具有变应原性。多环芳烃主要的健康危害为致癌性,不具有变应原性。烟草燃烧产物对机体呼吸、神经、循环、内分泌、生殖系统以及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但不具有明显变应原性。花粉是环境中强变应原,因而本题选择 D。【该题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5,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氮氧化物(NOx)是 NO、N2O、NO2、NO3、N2O3、N2O4、N2O5等含氮气体化合物的总称,其中,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是 NO 和 NO2,因为 NO 和 NO2形成比较容易,而且毒性大,其中 NO2的毒性比 NO 高 4~5 倍。【该题针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 102136457,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 C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